闢謠:明中後期天子不見群臣?從明朝大臣實錄入手,反駁這一說法

趙翼是清朝著名學者,他的著作《廿二史札記》對許多史籍中記載的歷史事件進行考證,記述了一些歷史事件的演變過程和歷史真相,其中顯示出其獨到的見解,對後人的史學研究有著重要的影響。

闢謠:明中後期天子不見群臣?從明朝大臣實錄入手,反駁這一說法

《陔餘叢考》是他的另一部札記,也是《廿二史札記》的成書基礎,這部作品中同樣有很多獨具慧眼的結論,但也有一些觀點受到其他史學家的質疑。《陔餘叢考》的卷18中有一句結論“有明中葉天子不見群臣”就十分值得推敲。

“有明中葉天子不見群臣”,很顯然是對明朝中後期皇帝與臣子相見頻次的議論,意思是皇帝在退朝後很少額外召見大臣,但也包含天子不上朝的情況在內。這句話前後的段落,用筆犀利,流傳甚廣,後來的很多學者用以表達明後期帝制的弊病。其實這個結論應該仔細推敲,否則很容易得出錯誤的引導,讓讀者過分貶低明後期的皇權政治。

闢謠:明中後期天子不見群臣?從明朝大臣實錄入手,反駁這一說法

明代中期的皇帝與清代相比,普遍被認為不夠勤勉,主要原因就在於清朝皇帝與臣子的見面頻率更高。其實皇帝勤政與否,評價標準並不唯一,首先要看其是否遵從禮制按時參加上朝等常規活動,其次是觀察其對奏章的處理效率。仔細探究趙翼“有明中葉天子不見群臣”的結論,對於探究明中葉的皇帝勤政情況有著重要意義。

趙翼在“有明中葉天子不見群臣”這一卷中,開篇就說“前明中葉以後,諸帝罕有與大臣相見者”,而文末又說“自成化至天啟一百六七十年,期間延訪大臣,不過弘治之數年,其餘皆‘廉遠堂高,君門萬里‘”。

闢謠:明中後期天子不見群臣?從明朝大臣實錄入手,反駁這一說法

在這裡趙翼混淆了兩個概念,即“不見群臣”和“延訪大臣”。皇帝與大臣相見,並不侷限於上朝時,比如祭祀時、經筵等場合,臣子都有機會見到皇帝。以祭祀舉例,明朝有明確的制度規定,大臣達到一定級別即有資格陪同天子祭祀。

《明史》記載:“凡天子所祭祀者,天地、宗廟、社稷、山川”,“凡陪祀,洪武四年,太常寺引《周禮》及唐制,擬用武官四品、文官五品以上,其老、疾、瘡疥、刑過、喪過、體氣者不與。從之。後定郊祀,六科都給事中皆與陪祀,餘祭不與”。另外,還有很多官員陪同皇帝祭祀的例證資料。

闢謠:明中後期天子不見群臣?從明朝大臣實錄入手,反駁這一說法

除了祭祀,朝講也是君臣見面的機會,可是《明憲宗實錄》、《明孝宗實錄》與《萬曆起居注》、《明熹宗起居注》的記錄方式不同,因此並不是每次朝講都詳細記載。朝講時,君臣不僅談論經史子集,更重要的是討論國事。還有冊命、視學、大射等場合,也都是君臣相見的時機。

趙翼曾經提到,朝講是明代官員面見皇帝的機會,但又把針對明世宗、明神宗在位後期面見臣子的論斷推來強加到憲宗等皇帝身上,實為不準確。

闢謠:明中後期天子不見群臣?從明朝大臣實錄入手,反駁這一說法

況且,計算明代中後期皇帝連續不見臣子的時間,最多不過世宗與神宗後期的六七十年,也沒有趙翼所說的“一百六七十年”。光宗“嗣服一月,天不假年,措施未展”,可見在位時間極短,所以不在考慮之列。可見趙翼所說的“前明中葉以後,諸帝罕有與大臣相見者”並不適合於憲宗等六位皇帝,而只是針對世宗和神宗在位時的中後期。真正準確地表達,世宗、神宗之後,應該是有明中葉天子多不特別召見群臣。

闢謠:明中後期天子不見群臣?從明朝大臣實錄入手,反駁這一說法

在研究實踐中,歸納法的重要性自不必言,但是也有其侷限性。首先是得出的結論未必充分可靠,二來不便看到歷史事件的本質,容易產生認識偏差。過於迷信歸納法,必然會導致論斷的失真。王樹民對《廿二史札記》是充分肯定的,但是也不否定其中的一些問題:“但錢(大昕)王(鳴盛)二氏態度比較嚴謹,書中錯誤較少,尤以錢氏之書為精密,是受經學遺風之惠。趙氏則粗率疏闊,多具體性謬誤,成為其書之嚴重缺點。”

鄭天挺也說:“《廿二史札記》卷31《明史》趙翼的評論有許多是中肯的,錯誤也不少。所謂是非取得了一致,事實並非如此。清人對《明史》的批評也有一些,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魏源《清夜齋文集》、包世臣《藝周雙輯》、李慈銘《越縵堂日記》均有所涉及。但是給《明史》以公允的評論,則是我們的任務。”鄭天挺此處所批評的雖然是《廿二史札記》,但是《陔餘叢考》是其成書基礎,所以其中牽連到錯誤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闢謠:明中後期天子不見群臣?從明朝大臣實錄入手,反駁這一說法

林延清曾經說:“嘉靖二十一年十月宮婢之變後,嘉靖皇帝移居西苑。他從此不上朝,不出席郊廟典禮,不舉行經筵,以便有更多時間從事焚修齋醮之事,於是朝臣與他處於長期隔絕的狀態。”根據南炳文的說法,神宗放鬆政事最早是在萬曆十四年秋末冬初。原因大概是他身體不好,因此上朝的次數越來越少,接見大臣的次數也越來越少,發展到後期,群臣基本上難得與之相見。

世宗與神宗不見群臣,大都是因為身體狀況不佳。不過這並沒有使世宗放鬆對皇權的掌控,反而愈加強烈,甚至比很多每天上朝的皇帝效果更佳。作為終日不出深宮的封建帝王,想要了解治下民情,最重要的途徑就是透過奏章。雖然身體漸差,但世宗還是親自批閱奏章,從來沒有答覆滯後誤事的情況。

闢謠:明中後期天子不見群臣?從明朝大臣實錄入手,反駁這一說法

神宗初即位時,深受太監馮保和首輔張居正的控制,不能自由施展皇權。及至到親政時,他依然對此前狀況念念不忘,並且深為忌諱。不過到了中後期,由於深受疾病折磨,神宗漸漸放鬆,對於奏章延遲迴復的情況時有發生。但是他所放鬆的部分大多是言官之間互相爭論,或者是日常事務請安等等奏章。對於軍情之類的大事,神宗從來不會延遲,向來十分重視。

明朝史官有言:“上明習政事,超綱獨攬,予奪進退莫可測識。晚頗厭言官,奏章蓋置不報。然每遇大事未嘗不折衷群議,歸之聖裁。中外振聳,四封厭如。”這段評價神宗的話雖然頗多溢美之詞,但也算有理有據。神宗在位時遇到缺官的情況往往不及時補上,而是另其他官員兼職代管,這使得官員的工作更加繁重。到他駕崩之後,後朝矯枉過正,不僅將缺官補齊,反而形成了國家機構冗員過剩的情況,不得不進行裁撤。

闢謠:明中後期天子不見群臣?從明朝大臣實錄入手,反駁這一說法

穆宗去世之前,深受疾病困擾的痛苦,隆慶六年強出皇極門結果病情加重,不得不立即返回。武宗南巡時溺水嚴重,正德十五年還堅持參加祭祀活動,結果活動剛開始就嚴重吐血。看來,對於身體狀況不佳的皇帝,不參加這些活動是可以理解的,而神宗與世宗後期就很少參加。

雖然這兩位皇帝就不上朝,但是他們對朝政的把控恰恰是最嚴格的。

久不上朝,神宗與世宗更擔心大權旁落,對朝政的控制格外留心,因此反而不會耽誤國事。而有的皇帝經常上朝,卻不能很好地管理臣子,造成朝局混亂。比如武宗就放權於劉瑾等人,熹宗則過分信任魏忠賢,這些人仗著執掌大權,大肆毒害朝中與自己政見不一的忠臣,一心只為發展己方的勢力,造成混亂的局面。

闢謠:明中後期天子不見群臣?從明朝大臣實錄入手,反駁這一說法

孝宗總體上是一位勤政的皇帝,雖然中後期有時候會遲到,但很少有不上朝的情況。不過他性格寬厚,雖然有的臣子沒有及時上朝,他也很少懲罰。反觀世宗恰好相反,對於遲到的臣子懲罰非常嚴厲。

這一方面是因為他自己性格急躁,但更大的原因是他擔心臣子養成倦怠的習慣,嚴懲是為了預防。神宗與世宗都是前期經常上朝,在中後期才少見群臣的,因此這就形成一個漸變的過程,臣子容易接受。同時為了彌補就不上朝的弊端,他們還會大力發展其他手段加強管理,比如錦衣衛和東廠等等。

也有很多官員上書皇帝,說明上朝的重要性,和不上朝的弊端。比如正德年間的楊一清等等,都曾經上書直言。雖然上朝的時間很短,但是君臣相見就能知道彼此狀態,由此防止很多矇蔽的情況產生,有利於皇帝統治國家,鞏固社會的穩定。

闢謠:明中後期天子不見群臣?從明朝大臣實錄入手,反駁這一說法

在這方面,憲宗、孝宗、穆宗三位皇帝是明朝中後期做的最好的皇帝。他們在位時,幾乎沒有哪一個月是不上朝的。哪怕是被趙翼嘲諷為“童昏”的熹宗,也可以堅持在每月的三、六、九日上朝與臣子相見。雖然有的皇帝信任身邊的小人,並將大權交給他們,但是這是另外一回事。關於明代皇帝與臣子相見的情況,《明實錄》中都有記載。雖然其中很多奉承之詞,但是在皇帝駕崩之後一般評價還是十分中肯的。

頻繁的與臣子相見並是皇帝是否合格的判斷辦法,而皇帝不常見臣子也不能就此斷定皇帝不合格。只有及時的批閱奏章,對臣子提出的問題儘早給出正確的決斷才是稱職。比如明太祖朱元璋,從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短短八天時間,就處理了3391件事,平均每天是處理奏章207份,大小政事424件。

闢謠:明中後期天子不見群臣?從明朝大臣實錄入手,反駁這一說法

而到了明朝中後期,皇帝每次上朝只處理數件事務,更多的還是要靠奏章。如果頻繁地做一些接見群臣的表面工作,恰恰耗費了君臣的精力,影響了皇帝的辦事效率。對皇帝的評價,標準不應單一,以偏概全,還是要綜合考慮,因人而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