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蕩氣迴腸的唐代書生從軍行

唐朝初期邊境戰爭持續不斷,使得當時文人有一種保家衛國,馳騁沙場以展現大唐雄風的熱血雄心。安史之亂之後唐王朝一直處於動盪時期,文人的崇武意識再次高漲起來。

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蕩氣迴腸的唐代書生從軍行

一、唐代軍隊中的文人群體

1、唐代的儒將

唐代是一個戰爭頻起的王朝,在王朝建立的289年間,戰爭一直相伴始終,沒有戰事的日子屈指可數。唐代前期的統一戰爭、邊疆戰爭,後期的農民起義、地方反叛,還有安史之亂這樣對唐王朝有毀滅性打擊的全國性軍事行為,使得軍事問題一直是唐代中央政府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軍隊的統帥往往在戰爭中起決定作用。唐王朝在頻繁的戰爭中培養了一批優秀的將領,其中那些文武兼備的儒將則更為耀眼。他們不僅有文人的儒雅,還有武人的勇猛,親臨戰場、從容指揮、披甲上陣、所向無敵。

在唐前期還有很多儒將征戰沙場,投筆從戎,為唐朝疆域的擴大與鞏固立下汗馬功勞。雖然不是人人都可以入為宰相,但是這些文人儒將卻在疆場上實現了他們的宏圖偉願。唐初文人儒將中的佼佼者當屬裴行儉、魏元忠、劉仁軌三人。在唐代的文獻記載中稱讚裴行儉“文武兼備”的材料處處可見。隋末唐初自身便是一個較為動盪不安的階段,大量的文人墨客棄筆從戎,既完成我國的平穩興盛,又能使自身事業有成,建立偉業,可謂是一舉兩得。

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蕩氣迴腸的唐代書生從軍行

這階段不斷湧現了一批文武雙全,熟練陣法的高階文人墨客名將,也慢慢產生了唐朝文人墨客帶兵戰鬥的傳統式,並在安史以後的唐王朝內部獲得承繼。從黃巢起義到唐朝末期,唐王朝一直處在內外交困當中。皇朝內部叛變迭起,外界各族人民虎視眈眈藉機內侵。相比早期的邊境戰事而言,如今也是戰火紛飛。縱覽唐代歷史,領兵的文人墨客五花八門。

在國防安全遭受威脅的情況下,他們收到任職趕赴戰場,勇敢無畏、英勇殺敵。也有一些文人墨客,他們雖未獲得政府部門的任職,可是因為本身定國安邦的使命感,在碰到大的叛逆時,自發性募資軍士參加平亂戰事。

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蕩氣迴腸的唐代書生從軍行

2、幕府文人

對於文人在唐代軍隊任職的情況,絕大多數的文人墨客進到部隊都不太可能變成統帥,只是進入了部隊的其他職位。因而在幕府中就職變成文人墨客從戎的關鍵途徑。在唐朝部隊出戰時,務必置幕,延請智囊輔助軍務。之後歷經發展,至唐中後期幕府早已變成多方節度使的常設機構。文人墨客入幕在唐朝可謂是一種流行的社會風氣。儘管每個階段文人墨客入幕的原因不盡相同,可是因為入幕做官,促使唐朝文人墨客變成唐朝國防中的關鍵一部分。他們或以口舌之利,積極主動奔波,為幕主出謀劃策。

唐朝開國以後所面臨的軍事形勢為士人提供了謀取功勳、報效國家的機會。入幕從軍、建功立業已經成為當時士人的社會風氣,他們紛紛將自己的仕途功名融入到縱橫疆場、報效國家、保衛邊塞的事業中。

二、唐代文人尚武風尚

1、唐代文人的軍事思想

在這裡只舉一人而知全貌。李籤其人在史書中可考的材料並不多,但是他的書生身份卻是確定的。他曾入仕為官,但是經歷已不可考,只是大致認為他主要是以文人身份過著隱居生活。《太白陰經》又稱《神機制敵太白陰經》是李籤所著錄的一部內容豐富的綜合性兵學專著。

這部兵書融儒、佛、道、兵等各家的軍事思想為一爐,並帶有作者本身極強的個人創新思想。李籤提倡富國強兵的國防思想,認為要想國家富強關鍵在於發展生產,獎勵農戰。

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蕩氣迴腸的唐代書生從軍行

2、唐代文學作品中的尚武、任俠

詩歌在唐代是一個逐漸發展成熟的過程,各個時期的唐詩都有其自身的特點。唐代的詩歌以其所反應的內容不同又可區分為田園詩、邊塞詩、閨怨詩等流派,而最能體現唐代文人尚武風尚的莫過於邊塞詩。唐代的邊塞詩是唐代詩歌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從初唐到晚唐,著名的大詩人幾乎都涉及過邊塞詩的範疇。邊塞詩的數量之多,內容之廣泛都是其他詩歌所無法比擬的。唐代邊塞詩的內容是非常廣泛的。

有的是反映軍旅生活,有的是反映邊疆戰爭,有的是反映飽受戰亂的農民,有的是反映作者對戰爭的態度,還有的反映邊疆景色和詩人渴望建功立業心情等等。可以說邊塞詩歌是唐代邊疆生活的一個全面的展示,邊塞詩從各個方面立體全面的展示了唐代社會的軍旅生活。唐代詩人大都有著報效祖國的熱切願望和對立功邊塞的深切向往。

楊炯的《從軍行》、王維的《少年行》、李白的《送李侍御赴安西》、高適的《塞下曲》、杜甫的《前出塞》等等都表達了這樣的主題。對於那些曾從軍邊疆的文人來說,由於有親身經歷,因此對邊疆的各部分都有詳細的描述。如軍中備戰、凱旋、日常的宴樂、打獵、比試、送別、同僚之間的勸勉等都成為詩歌的題材。像盧綸的詩歌中多歌頌將軍的威武,岑參的詩歌則善於表現戰爭的緊張過程。更有一批邊塞詩作反映出了詩人的愛國熱情和功名思想。

愛國熱情與功名思想一直是邊塞詩的主旋律,也是唐代文人尚武風尚的一個主要動因。唐代文人以漢代英雄為榜樣,熱切向往漢代班超投筆從戎、張鴦出使西域開創曠世偉業這樣的英雄之舉。由於從軍邊塞,詩人直接面對戰場,因此建立功勳格外的急迫。

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蕩氣迴腸的唐代書生從軍行

三、唐代文人尚武風尚形成的溯源

1、唐代的軍事戰爭頻繁

大唐帝國作為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一直以它的國家強大、經濟繁榮、文化昌盛著稱於世。提起唐代便會稱讚它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比起前一時期的分裂局面,李唐王朝給人留下了安定和平的形象。其實,從李淵建唐開始,到朱溫稱帝唐朝覆滅的289年間,唐代的戰事幾乎從沒停息過。面對著隋末農民起義所形成的各個割據勢力,李唐王朝開始了它從西向東,由北至南的統一戰爭。

隨著王朝統一戰爭的逐步勝利,國家的內部形式趨於穩定,原來暫時平靜的北部少數民族,以突厥為主,開始了對唐朝西北邊境的騷擾。於是統一戰爭一結束,唐王朝又開始了邊境戰爭。如此頻繁的戰爭必然會給社會帶來深刻的影響,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唐代社會軍功思想嚴重氾濫。

2、唐代社會軍功思想嚴重

南北朝至隋唐時期,是中國社會結構發生重大變化的時期。魏晉以來壟斷朝政的氏族地主階層漸漸衰弱,一大批出身寒門的庶族階層開始掌握國家重權,成為新興的政治力量。相對於文官系統的堅持守舊,軍功武職成為低門寒士躋身國家權利機構的重要手段。這一時期掌握權力的顯赫家族大都是以軍功起家,最終成為國家的主導者。由此可以看出軍功對於當時社會的巨大吸引力,同時也使得庶族地主在唐代最終成為國家統治階層的基礎力量。由於戰事頻發,在軍隊中博取功名以提高身份地位成為了一條仕途捷徑。

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蕩氣迴腸的唐代書生從軍行

在唐代,尤其是前期,中央政府對於軍功是非常重視的。當時因軍功加官晉爵、賜良田美宅的將領不勝列舉,一般士卒因功授勳者也為數不少。朝廷常以官賞鼓勵戰士。除了大量獎賞之外,獲得軍功的將士也有著優於他人的社會地位。在唐代,將士征戰沙場取得戰功,往往授予勳官。對於那些征戰沙場的將帥來說,獲取軍功不僅可以使自己加官晉爵,而且也能福及家人。

由於軍功在唐代社會中的特殊地位,使得本身就接受了少數民族影響的唐代社會掀起了一場對軍功的追逐之爭。世人追求弓馬劍戟不再是被動的接受,而是與自身的發展、前途以及整個家族的興盛繁榮聯絡到一起,使得這場尚武、習武之風越演越烈。

結語:

唐朝社會的尚武風氣在中國歷史上具有典型性,有著其深遠的意義和影響,單一研究唐代文人的尚武風潮就更具代表性。文武相對這是基本常識,中國封建社會中文武的界限是非常明顯的。顯而易見的是,在唐代文人中充斥著這樣一種尚武的熱潮,並在這個群體的各個方面表現的淋漓盡致,這使得唐代文人體現出與以往文士截然不同的嶄新面貌,更為整個唐代社會帶來了一股清新的雄健之風,對整個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參考文獻:

《全唐文》

《舊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