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亭失守後,馬謖有個特殊舉動,令諸葛亮徹底絕望

三國之中的經典橋段,可謂是數不勝數。其中“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的情節,更是讓不少讀者都為之津津樂道,這個故事最早見於《三國演義》第九十六回:馬謖來到街亭後,沒有及時據險而守,導致了街亭最後的失守,此舉也造成諸葛亮“一出祁山”的徹底失敗。馬謖自知罪孽深重,所以自縛於諸葛亮帳前,等待後者發落。諸葛亮為正軍紀,只好含淚將馬謖斬首。

街亭失守後,馬謖有個特殊舉動,令諸葛亮徹底絕望

這個精彩的故事,還在京劇中得到了更為細緻的演繹,從而演化成了後來的《失空斬》。但是筆者要告訴大家的是,這個故事在歷史中其實並不存在。其一,馬謖並沒有選擇自縛受降,反而在街亭失守的第一時間內,便畏罪而逃了。其二,馬謖也並非是諸葛亮斬殺,他在被緝補歸案以後,甚至沒有見到諸葛亮的面,便死在了獄中。

街亭失守後,馬謖有個特殊舉動,令諸葛亮徹底絕望

那麼這件事的前後經過,究竟是怎樣的呢?我們不妨來看看《三國志?向朗傳》的記載:“朗素與馬謖善,謖逃亡,朗知情不舉,亮恨之,免官還成都。”諸葛亮曾在《出師表》中,提到過自己很看好的那位年輕將軍向寵,便是向朗之侄。後者也算是荊州系的老人了,卻因為包庇馬謖逃亡,以至於後來的二十年內,都沒能再受重用。由此可見,馬謖這件事確實做得不地道。他畏罪潛逃不說,還連累了老友向朗。馬謖在逃亡以後,很快就被抓了回去。據《三國志?馬良傳》記載:“謖下獄物故,亮為之流涕。”可以看到,馬謖被抓回去之後不久,便因病死在了獄中。對此,諸葛亮也確實為馬謖之死留下了眼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馬謖在死之前,並沒有見到過諸葛亮。裴松之在為《三國志》作注時,便引《襄陽記》曰:“謖臨終與亮書曰:‘明公視謖猶子,謖視明公猶父,願深惟殛鯀興禹之義,使平生之交不虧於此,謖雖死無恨於黃壤也。’於時十萬之眾為之垂涕。亮自臨祭,待其遺孤若平生。”

街亭失守後,馬謖有個特殊舉動,令諸葛亮徹底絕望

可以看到,這段相似的劇情在小說中也曾體現。但不同的是,歷史上馬謖託孤諸葛亮這件事,是透過臨終前的絕筆書信來完成資訊的傳達的。也正因如此,馬謖在街亭之戰失敗以後,經歷逃亡被抓,後來死在牢獄中。在這段期間內,馬謖是沒能夠來得及見諸葛亮的。

街亭失守後,馬謖有個特殊舉動,令諸葛亮徹底絕望

值得玩味的是,在史書中的其他地方,卻明確說出了諸葛亮斬殺馬謖這一情節。據《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謖違亮節度,舉動失宜,大為郃所破。亮拔西縣千於家,還於漢中,戮謖以謝眾。”除此之外,在《三國志?王平傳》中也有過類似記載:“丞相亮既誅馬謖及將軍張休、李盛,奪將軍黃襲等兵,平特見崇顯,加拜參軍,統五部兼當營事,進位討寇將軍,封亭侯。”街亭一戰之後,諸葛亮根據眾將表現,對各位將軍進行了很嚴明的賞罰。可以看到,馬謖和他的兩個部將被處死,而及時救援的王平卻因此升官進侯。

街亭失守後,馬謖有個特殊舉動,令諸葛亮徹底絕望

據筆者的觀點,這件事情的經過應該是這樣的。在馬謖丟失街亭以後,諸葛亮為正軍紀,要將主要負責人員依法斬首。但是馬謖卻選擇了畏罪逃亡,可惜被人抓了回去。在牢獄中,馬謖受到身體和心靈上的雙重打擊,所以沒過多久就因病死在了獄中。臨死之前,馬謖又擔心到自己的家小,所以便寫了書信送給了諸葛亮。儘管馬謖罪當處死,但是諸葛亮在接到馬謖的親筆書信之後,又想到昔日兩人的情分,便因此而垂淚。

街亭失守後,馬謖有個特殊舉動,令諸葛亮徹底絕望

據《三國志?馬良傳》記載:“(馬謖)才器過人,好論軍計,丞相諸葛亮深加器異……以謖為參軍,每引見談論,自晝達夜。”由此可見,諸葛亮對馬謖是非常器重,兩人還經常討論問題到半夜,從而結下了深厚友誼。馬謖在絕筆信中,也是將兩人的關係比喻為父子之情。可即便如此,諸葛亮為了嚴明軍紀,也不得不下令斬殺馬謖。對此,《襄陽記》中也曾記載了諸葛亮的態度:“亮流涕曰:‘孫武所以能制勝於天下者,用法明也。’”

參考書籍:《三國志》、《三國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