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退位後,中國當時的各方勢力是怎樣的?

1912年2月12日,溥儀退位。

隨即,國內的勢力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變得極為複雜。

早已成型的四個勢力

清帝遜位前後,各省保持相當獨立性,幾乎可以自成一派。

各實權人物,按照其政治主張,已分為四個政治派別。

1、保皇派。

該派死忠於清帝。

比如:陝甘總督長庚。

在清帝遜位前,曾主張清帝擺脫袁世凱,遷都西安,重整河山!

又比如:東三省總督趙爾巽。

溥儀退位後,中國當時的各方勢力是怎樣的?

在清帝遜位前,曾有宗室主張引趙爾巽入京“誅袁”,又主張清帝退入東北,維繫社稷。

此外,張勳等掌握軍權的人物,也是死忠於大清的。

2、北洋系。

該派是以袁世凱為中心的北洋軍政集團。

袁世凱復出後,雖然他已掌握大權,但其基本實力,只有北洋六鎮10萬餘人。其牢牢掌握的地盤,只有馮國璋的直隸和張鎮芳的河南。

雖其軍隊素質最強,但兵力、地盤、財政都有限。

3、同盟會。

該派致力於推翻清朝,以同盟會為核心。

這是推翻清朝的革命導師,也是南京臨時政府的領袖。

溥儀退位後,中國當時的各方勢力是怎樣的?

南方20餘萬民軍、獨立的17省皆奉同盟會領導下的南京臨時政府為中心。

4、立憲派、舊官僚。

立憲派主張君主立憲;舊官僚則是原本立場不明,但被形勢裹挾著參加起義的官僚。

二者本不應歸入一類。但是,由於他們都是原本擁護君主,卻又被裹挾著加入起義的,因此,他們在民國初年的政治立場、行為方式頗為類似。

比如:湖北都督黎元洪、江蘇都督程德全、浙江都督湯壽潛、湖南都督譚延闓等人。

總體上,各派雖有強弱之分,但各派都有很深的根基和一定的實力。

隨著清帝遜位,彼此的勢力迅速發生了變化。

保皇派:被袁世凱吞掉一半,擱置一半

清帝退位詔書明確表示:以袁世凱負責組建新政府。

溥儀退位後,中國當時的各方勢力是怎樣的?

對於保皇派來說,這無異於古代的禪位詔書。

雖然當時袁世凱尚未成為大總統,但清帝退位詔書的明確指示,使袁世凱已經擁有了接管相關地區的合法性。

由此,趙爾巽、長庚等實力總督,接受了新政府的命令,並陸續交出軍隊,退出了政壇。

儘管這些地方很長時間內仍然保持了獨立性,但是,他們按照大清留下的財政制度,繼續向新政府繳納賦稅,使北洋系的實力得以大增。

大清宗室,肅親王善耆、恭親王溥偉等人,則轉入地下,企圖策動復辟。

但是,總體上,保皇派已經不能成勢。

當初保皇黨的軍隊,有的成為北洋武裝,如禁衛軍;有的雖然仍然保持獨立,但至少不再與袁世凱為敵。

當初保皇黨的地盤,雖然一直保持一定的獨立性,但有的地方陸續為北洋系所掌握,如陝西,有的雖然保持半獨立,但成為了袁世凱的支持者,如東北。

立憲派、舊官僚:成為袁世凱的依附者

立憲派、舊官僚本來就跟革命黨玩不到一塊去,而且,他們與袁世凱歷史上關係一直很密切(除了康有為)。

辛亥革命時,他們順應大勢,聯合革命黨,加入了反清的浪潮。

由於立憲派、舊官僚多有比較豐富的實務經驗,在地方上有一定聲望,因此,在許多省份,他們成了都督。

但是,在反清時,同盟會影響下的新軍是最重要的反清武裝力量,所以,他們往往對軍隊的實際影響力不如革命黨。

在清帝遜位後,無論是出於鞏固自己利益的需要,還是他們原本的政治立場,他們都逐漸轉向與袁世凱聯合。

在袁世凱與革命黨的談判中,如定都北京還是南京等問題上,他們多支援袁世凱的立場。

更有甚者,一些舊官僚還聯合袁世凱,打擊本地的革命黨勢力。

溥儀退位後,中國當時的各方勢力是怎樣的?

比如:湖北黎元洪。

他原本是被革命黨拿槍逼著擔任都督的。

因此,儘管他擔任都督,但湖北革命黨掌握著主要權力。

黎元洪利用革命黨的內部矛盾,打擊革命黨,安插自己的親信,掌控權力,並聯合袁世凱,誘殺了起義元勳張振武等人,排斥革命黨。

黎元洪倒向北洋,對當時的格局產生了重要影響。

湖北新軍的勢力,僅次於北洋,也是武昌起義時革命軍最強的一支。

隨著黎元洪倒向北洋,湖北軍逐漸為北洋所掌握,湖北都督到後來甚至成了直系馮國璋“長江三督”之一。

這也註定了:後來二次革命時,革命軍的勢力比辛亥年要弱得多。

溥儀退位後,中國當時的各方勢力是怎樣的?

此後,很長時間內,立憲派、舊官僚們,都成了袁世凱的依附者,直到二次革命後,袁世凱徹底失去制衡,一些立憲派才開始反抗袁世凱。

革命黨:分裂、削弱

辛亥革命時期,革命黨的實力是很強的。

儘管南京臨時政府由各起義派別組成,但是,革命黨左右了局勢。

當時,起義新軍,多是由革命黨人所領導,而在南方各省,同盟會也掌握了參議院的多數席位。

可以說,當時的革命軍雖無力北伐與北洋爭鋒,但在南方各省,革命黨是佔據絕對優勢的。

但是,革命黨鬆散的組織和持續的內鬥,使其力量迅速分裂、削弱。

首先,鬆散的組織關係,使許多地方的同盟會武裝在袁世凱、孫中山之間縱橫捭闔。

比如:山西閻錫山。他一方面聯絡孫中山,試圖抵抗袁世凱,另一方面,又討好袁世凱,其目的,就是為實現其對山西的控制。

溥儀退位後,中國當時的各方勢力是怎樣的?

同時,革命黨的內鬥,使其力量削弱,逐漸失去了部分軍隊、地區的領導權。

比如湖北。

湖北是首義之地,其軍事實力也非常強大。

但是,領導武昌起義的共進會和文學社雖屬於同盟會,但一直為孫中山、黃興所輕視。

南京聯合政府成立後,孫中山沒有給與湖北革命黨人足夠的席位和政治地位。

孫武等人極為不滿,號召湖北革命黨不承認南京政府,並與黎元洪一起排斥擁護南京的革命黨人。

結果,湖北地區的革命黨不斷內訌,黎元洪得以控制湖北軍政大權,並逐漸倒向袁世凱。

此外,同盟會與光復會的矛盾也發展到“視如仇敵”。

上海、廣東,同盟會與光復會相互暗殺、排擠。結果,兩派分裂,勢同水火。

在清帝遜位後,立憲派、舊官僚多倒向袁世凱,革命黨內部分裂,南京臨時政府已經無力與袁世凱爭鋒。

孫中山在讓出總統之位時,曾提出3個條件:1、袁世凱要來南京就任;2、定都南京;3、袁世凱需服從約法。

當然,這3個條件,是束縛不了老江湖袁世凱的。

溥儀退位後,中國當時的各方勢力是怎樣的?

在政府北上後,黃興仍為南方留守,名義上仍掌握南方各軍,儲存了一定的武裝力量。

北洋系

北洋系是當時最強的一支,而且仍然在迅速膨脹。

他們原本擁有北洋六鎮10萬餘人,並掌握了直隸、河南。

軍隊指揮統一,戰力強悍,但兵力不足,地盤雖好,但不大。

清帝遜位後,袁世凱接管了大清尚留的資產。

大清當初的賦稅系統,被袁世凱完整的繼承了下來,財力大漲。

山東等地,直接納入北洋勢力範圍,而陝西等地,也在1914年前後,逐漸被北洋所掌握。

相關地區的新軍、巡防營,逐漸為北洋軍所掌握。

同時,北洋軍也得到了逐漸擴充,到1913年二次革命前,北洋的新式陸軍已經由11萬擴充到22萬,翻了一番,加上巡防舊營及歸附的張作霖等部,兵力達30餘萬!

溥儀退位後,中國當時的各方勢力是怎樣的?

同時,在刺殺宋教仁之前,袁世凱的聲望如日中天。

無論是立憲派,還是洋人,乃至革命黨人,都認為袁世凱是唯一可以安定國家的人物。

曇花一現的曙光

清帝遜位,百廢待興,民國一度出現了曙光。

1912、1913年時,北洋雖強,但尚受到各派制衡。

相互制衡之下,國家一度出現曙光。

1912年冬,第一次發生了全國範圍的國會選舉,議會政治已漸漸展開。

1912、1913年時,新聞高度自由。

當時的報紙,天天都有罵袁世凱的文章,不但批評他的政策,還翻他歷史舊賬,人身攻擊。

而且,當時的袁世凱,還不敢大肆倡導尊孔讀經,學術氛圍非常自由,學校數量爆增,尤其是政法學校大量增加。

而在實業上,民國畢竟是資產階級政權,實業也得到了相當程度的發展。

可以說,當時的中國,是歷史上最接近西式民主的時刻。

然而···這注定是曇花一現。

此路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