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稻為桑初心是好的 為什麼推行不下去呢

window。DATA。videoArr。push({“title”:“朝廷下令改稻為桑,不料機器百姓反心,下秒大人做法簡直殘忍!”,“vid”:“r32395us1yk”,“img”:“http://inews。gtimg。com/newsapp_ls/0/13400520519_640480/0”,“desc”:“朝廷下令改稻為桑,不料機器百姓反心,下秒大人做法簡直殘忍!”})

封建時代的政策推行都有一個問題,即聽起來理想的政策,實施起來效果卻是為與民爭利。

在那個吃不飽飯的年代不像現在科技這麼發達,萬一大旱,水災,糧食即便收益低,也可以勉強餬口,不至於餓死。

就好比21世紀吃喝不愁的各位,都明白不能把自己僅有的房田賣掉去買股票,基金,比特幣,生活有了基本保障才能去博取更高收益。

兩千年前有桑弘羊的均輸法,一千年前有王安石的青苗法。

這兩條法,其核心皆離不開一句”損有餘而補不足”。

在豐年國家收購產品,在歉年出售產品或國營放貸,聽起來很美好是不是?

但歷史告訴我們並非如此。封建官僚不受制約的權力,落到百姓頭上就是一座摧毀一切的大山。

均輸法到最後,是百姓在豐年只能無限賤賣糧食,因為官府層層盤剝。在歉年則務必高價購糧,因為官府要KPI創收。

而青苗法更離譜,理想中的歉年官營放貸,變成了”你不缺也得借因為我們要收利息”。

官府上下吃的盆滿缽滿,百姓一年不如一年。

改稻為桑初心是好的 為什麼推行不下去呢

改稻為桑也是如此。且不論改為桑樹減少了糧食總產量,光是下面的執行從開頭就出了大問題。

首先是種桑樹的百姓缺少糧食,只能跟官府大戶借糧,於是出現了被坐地起價的現象,這是供求關係決定的。

接下來是,即使有足夠的糧食熬到收絲,定價權呢?是否在自己手裡呢?

最關鍵的是,百姓有沒有選擇、可不可以不改?

答案是不可以。

於是從官府到大戶,各個知曉今年缺糧,人人明白來年收絲;於是從頭到尾吃幹抹淨的偉大計劃自然而然出爐,甚至不用花時間思考,只需要順勢佈局。

均輸法、青苗法和虛構的改稻為桑,實實在在頗有幾分相似之處。

其一是開支無度的帝王。漢武帝要開疆拓土超越高祖,朝廷需要白花花的銀兩來實現他的宏圖大志。

宋神宗想勵精圖治千古留名,朝廷需要漂亮的稅收資料來印證他的偉大。

嘉靖皇帝慾望滔天妄求永生,朝廷需要養著斂財能手滿足他的虛榮心和長生夢。

其二,這三件事中,朝廷無不把百姓當傻子,然而百姓是不是傻子呢?

均輸法的時候,大概百姓是不懂的,也許做過夢——像朝廷畫的大餅那樣的夢。

青苗法時,百姓將信將疑,也許還指望著”主要是地主大戶的利益被剝奪了朝廷的初心還是好的”。

轉眼到了1566,百姓再也不相信這一套了。

傻子不傻了,朝廷怎麼辦呢?劇裡面告訴了我們答案——他們如果不傻,那就用拳頭把他們都揍成傻子,或者逼他們裝傻。

改稻為桑初心是好的 為什麼推行不下去呢

改稻為桑初心是好的 為什麼推行不下去呢

江浙一帶推行“改稻為桑”的時間是桃花汛之後,田中青苗已成,如果這個時候改,整個季度農民毫無收成,而且國家不會給予補貼。

浙江知府是怎麼做的?

帶兵踏苗!

改稻為桑初心是好的 為什麼推行不下去呢

遇到百姓抵抗,直接誣陷為通倭罪!

改稻為桑初心是好的 為什麼推行不下去呢

趁著汛期,不管抗汛官兵和當地百姓的死活,嚴黨一派竟然決堤毀田!

改稻為桑初心是好的 為什麼推行不下去呢

先決堤淹田,毀了你的口糧,然後壓低田價,趁你病再要你命。

什麼?你還不賣田?那我借賑災之名,禁止市面上的糧食買賣。

要糧,拿田來換。四十石起步的良田,只出價八石,不得不說這些富商官僚打的好算盤。

何況糧田改桑,三年不上稅,這其中利益,常人難以估量。

改稻為桑初心是好的 為什麼推行不下去呢

總算還有個沈一石,總算還有個海剛峰,總算還有個胡宗憲!

其三,三件事中一個巨大的共同點是官府高度介入與破壞現有的價格體系。

而官府是好是壞,定義權也不在百姓手裡;官府是對是錯,百姓說了不算,皇帝說了算。

而對於劉砌、趙頊和朱厚熜,百姓如何並不重要,百姓不反很重要。順民才能夠給國家不斷創造價值,從而填飽自己的私慾。

改稻為桑初心是好的 為什麼推行不下去呢

所以,說到最後,最重要的共同點,依舊是法治體系的腐朽和權力缺乏制約。

封建時代的帝王,權力永遠不來自百姓,也不受百姓制約。

龍椅誰來坐,從來都是內閣丞相、門閥世家、王公貴族關起門來開個小會,也許這個小會歡聲笑語,也許這個小會刀槍錚鳴。

但無論如何,他們的歡聲是白銀落袋的喜悅,他們的錚鳴是家族沒落的悲歌,從來、從來與百姓沒有一點關係。大漢、大宋再到大明,從來、從來就不曾變過。

於是所有的權力,自然會從下到上逐層遞增,並以此保證帝王的至高無上。

而至於法治,封建時代有過真正意義上的法治嗎?

封建時代有的不過是基於”聖君無過”的一套家法罷了。

不講平等的大明律,算什麼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