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一部寫給帝王的教科書

“以銅為鑑,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鑑,可以知得失,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

這句話是唐代皇帝李世民所說。因為他的大臣魏徵經常給他提意見,所以他才能開創一個政治清明、經濟繁榮的大唐盛世。

正是因為有了借鑑,才能做出正確的抉擇。這是唐太宗李世民跟魏徵的故事給與後人的啟發。也正是因此,才有了後來的由司馬光主編的史家著作《資治通鑑》。

《資治通鑑》,一部寫給帝王的教科書

司馬光,出生於宋真宗天禧三年十月十八,因父親時任光山縣令所以被起名叫做“光”。司馬光七歲時就能背誦《左氏春秋》,還能講明白書的要意,同時因為他“砸缸救友”這一件震動京洛。

寶元元年,司馬光一舉高中,進入仕途。那一年,范仲淹寫下來《岳陽樓記》,那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成了司馬光日後生涯的準則。

《資治通鑑》,一部寫給帝王的教科書

在他當官期間,他心思百姓,將百姓放在第一位。這也是他看到了當朝宰相王安石變法過程中給百姓帶來的傷害,故而與王安石交惡,成了朝堂上對立的兩派代表。隨後,司馬光連上五封札子,自請離京。

也就在他辭職離京後,司馬光有感於帝王之道,缺乏參考,於是立志編撰一部史學作品,以警醒後人,為後世人提供經驗。這就是《資治通鑑》的誕生。

《資治通鑑》共計294卷,將近四百多萬字,從發凡起例至刪削定稿,司馬光都親自動筆,不假他人之手,是為司馬光一生的心血。他在獻與宋神宗的《進資治通鑑表》中說:“臣今筋骨癯瘁,目視昏近,齒牙無幾,神識衰耗,旋踵而忘。臣之精力,盡於此書。”

《資治通鑑》成書不足兩年,司馬光就因積勞成疾,溘然長逝。

《資治通鑑》,一部寫給帝王的教科書

宋時胡三省評價此書:“為人君而不知《通鑑》,則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惡亂而不知防亂之術,為人臣而不知《通鑑》,則上無以事君,下無以治民,為人子而不知《通鑑》,則謀身必至於辱先,作事不足以垂後。”

作為中國最大的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鑑》上起戰國初期三家分晉,下迄五代末年趙匡胤滅後周,記載了中國共計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歷史。王應麟說他:“自有書契以來,未有如《通鑑》者”。清代史學家王鳴盛說:“此天地間必不可無之書,亦學者不可不讀之書。”

無數人為他嘖嘖稱奇。那麼這部史學大作,又蘊涵了多少警世的價值呢?為此,我們可以選取書中幾句話作為賞析。

“賢而多財,則損其志;愚而多財,則益其過。且夫富者眾之怨也,吾既無以教化子孫,不欲益其過而生怨。”

《資治通鑑》,一部寫給帝王的教科書

這句話說有才能的人有了錢,會失去志氣;愚笨的人有了錢,會增加過錯。而且有錢的人往往被人怨恨,我既然沒有能力讓子孫聰慧,就不可以讓他們因為有錢而被怨恨。寥寥數語,闡明瞭錢財的害處,引人深思。

“任人當才,為政大體,與之共理,無出此途。而之用才,非無知人之鑑,其所以失溺,在緣情之舉。”

這句話中指明,任用有才能的人,才是治理國家的基本原則。他還指出,統治者啟用人才,並不是統治者沒有識人善用的能力,出錯的原因大多是因為情面。

透過這句話,司馬光闡述了自己的用人觀念,指出統治者用人應當注重才能,而不是與那個人的關係。

《資治通鑑》,一部寫給帝王的教科書

“人者,邦之本也。財者,人之心也。其心傷則其本傷,其本傷則枝幹顛瘁矣。”

司馬光的這句話,再一次把人民放在國家的核心位置上。百姓是國家的根本,錢財是百姓的基礎,基礎沒了,根源也就沒了,根源沒了,國家就會像樹木枯死一樣傾倒。這體現了他以人為本的思想。

可以看出,《資治通鑑》中的很多部分都是教給統治者如何治國安邦的,如“盡小者大,慎微者著。兼聽則明,偏信則闇”就是勸誡統治者要多多聽取意見。而“法者天下之公器,惟善持法者,親疏如一,無所不行,則人莫敢有所恃而犯之也”,則是強調了法律的施行,必須做到公平公正,不偏不倚。

《資治通鑑》,一部寫給帝王的教科書

也正是因為如此,後世多稱《資治通鑑》為帝王的教科書。正如宋神宗說的“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這正是這部史學大作對帝王的作用。

其實,這部書中還包括了許多做人的道理,值得我們普通人一閱。如在《資治通鑑 陳紀》中,“得財失行,吾所不取。”一句就是在勸誡世人不要光顧著追求錢財,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

很多人反映《資治通鑑》作為一部文言文作品,閱讀起來有一定的困難,為此,我為大家推薦這套有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的《資治通鑑》,他選取書中的價值較高的部分,並配有譯文進行解析,方便讀者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