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最後一天:正在參加酒會突然往後倒去,如他所願死的非常舒適

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人死不過是順著一條路走到了盡頭,所以無需害怕,也無需想念。生命漫漫長途的酸甜苦辣,自己已經全然體會,所以在臨走之際,更無需痛苦。

“人死如同燈滅,而我在中年時期在文學上耗費了太多的精力,或許這讓我的生命已經燃燒了大半。我逐漸感覺已經命不久矣,

人死是天道輪迴,只是這死亡的方式倒需我自仔細斟酌,我希望自己如同傅斯年那樣走的乾脆利落,走的瀟灑

。所以如果我真的躺在病床上數著日子等死時,我定會自殺,只希望那時你們不要攔我。”

這是胡適先生對朋友所述的遺囑,而也正如他所言,上帝在這位大作家逝世之際,仍是滿足了他最後一個願望——走的乾脆利落且舒適。

生命開篇

1962年2月24日下午5點,胡適應邀前往參加一場宴會,在宴會上他與許多老友不期而遇,胡適對他們紛紛舉杯示意,也在一起吃了眾多點心。傍晚6點30分,宴會接近尾聲,胡適與朋友們陸續握手告別。

胡適微笑看著他們頻頻點頭示意,突然他的臉上一陣猙獰,接著手中的酒杯掉在地上破碎,一頭倒在地上。朋友們見狀趕忙跑過來去扶他,並喊來了醫生。

但是一切都為時已晚,胡適就這樣因為心臟病突發悄然逝世了

。正如他所希望的傅斯年的死法一樣,走的瀟瀟灑灑,十分舒心。

1891年12月17日,一代文豪胡適出生於江蘇省松江府州沙縣,在兩年後與母親一同前往臺灣。甲午戰爭爆發後,胡適便一直在私塾中就學。

聰慧的胡適在文學道路上的天賦在這時便開始嶄露頭角,他的學習從小就在私塾中名列前茅。在一帆風順的學業上,

他1917年就受陳獨秀的邀請,來到了北京大學擔任教授,成為當時整個中國最年輕的北大教授

胡適對於傳統文學的熱愛是超出常人的,早在九歲時他就熟讀《水滸傳》與《詩經》等著名傳統文學,之後又讀了《天演論》與《革命軍》等等。

從小閱讀傳統文學的胡適對於當時的文學是又愛又恨,他在那時就意識到傳統文學的改革已經一觸即發,勢在必行。想要讓中國文學再度在世介面前璀璨奪目,那麼靠枯澀難懂的文言文是萬萬不行的。

胡適的思想

1908年,胡適就開始用自己的努力嘗試改變中國文學格局,他在報紙上陸續發表白話文文章,但因為當時名氣不大,並沒有引起廣泛的關注。

直到1916年,從美國留學歸來的胡適此時有所名氣,開始在報紙上刊登白話詩。並在此後與魯迅等人一直為助力白話文的發展而努力奮鬥著,為推動中國文學傳播與文化影響作出了舉足輕重的貢獻。

在胡適的邏輯思維─百年孤獨中,曾鮮明地提出過,只有獅子才是各自為伍征戰草原的,狐狸才會三五成群地圍在一起。

而胡適一生的政治思想都是保持著絕對的自我獨立,他始終堅守於自己的理念與思想,即使在眾人面前不被認同,不被理解也會貫徹始終,敢於在眾人面前挺身而出講,出自己的理念。

五四愛國運動爆發初期,全中國的青年學者都成群結隊的一致罷課,走上街頭宣傳抗議,抵制政府的無能。一時間街頭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到處都是慷慨激昂的學生。

而胡適卻在這時批評了學生們盲目的愛國運動,他指出“多研究問題,少談論主義”的中心思想,

認為學生們不應該在這時將自己的滿腔熱血白白灑向街頭,把精力全力以赴的用在學業的建設上才是正道。等到學有所成之後,再來談對祖國的貢獻,才能將個人能力最大化。

胡適的這一席話在當時引起了軒然大波,以魯迅為首的郭沫若,茅盾等人士迅速對胡適的言論進行抨擊,聲稱這是阻礙學生愛國思想與熱情的表現。

胡適能在文壇有如今的地位,自然不是一個書呆子,他也心知肚明自己的一番言論將引出怎樣的水花。但可惜自己名叫胡適,胡適一直都是一個堅持思想底線的獅子,所以在這些事情上胡適不想解釋,不願爭鬥,提出來後無人支援心中也落下光明坦蕩。

胡適的人品

在思想上的先進絲毫不會影響胡適性格上的優秀,胡適的人品是在文壇聞名的優質。一位良友愛上了一名妓女,並與她結為夫妻。周圍的朋友明面上不言語,但在背地裡卻議論紛紛。

只有胡適寫信給予支援:

既然如今已然結為夫妻,那以往之事皆為風塵,你不應為此耿耿於懷,更不應以此事瞧不起人家,家境不同淪落風塵,才更要你認真彌補,好好愛惜

朋友聽了後十分感動,他沒想到胡適不僅沒有看不起他,反而是唯一一個站出來給予他鼓勵與幫助的。

胡適和工作下屬囑託工作,語氣從不強硬,十分柔和。一直都是以“我想請你辦件事,你有空嗎”的語氣與他人溝通。在下屬操辦完此事後,胡適都會用“真是太謝謝你了,太麻煩你了”這樣的話語道出最真摯的感謝。

就連平日裡忙碌無比閱人無數的車伕,也不由得感嘆到:“他是我所有顧客中,遇到的最沒有架子,最尊重我的那一個。”

遇人不卑不亢捨身相助,待人彬彬有禮優雅得體,這就是胡適的性格,也是他在文壇作為一個受人歡迎與愛戴的原因。

小結:

享年71歲的胡適到老至死,仍是文壇中那位玉樹臨風彬彬有禮的翩翩公子,他優雅端莊,彷彿此生一直潔白如紙。他立場堅定,從不隨波逐流,這才是讓整個文壇都為之敬佩的胡適。

而在中國文化傳播與白話文的進展影響中,胡適無疑是奉獻出巨大貢獻的那一位,甚至可以說他是中華白話文除魯迅之外的第一人。

中華文學正是有了這樣的文豪櫛風沐雨,砥礪前行,才能有如今的規模與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