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兵器的發展產生了三次飛躍:局座又一本書開始連載了

各位網友大家好,今天給大家連載張召忠的專著《怎樣才能打贏資訊化戰爭》

冷兵器的發展產生了三次飛躍:局座又一本書開始連載了

古典文明推進帝國戰爭

亞歐大陸的古典文明世界,從黃河流域到地中海沿岸,是以最長距離分隔著的東西兩極。在這兩極之間,自古就斷續發生了分段而又相連線的交往。陸上,逐漸形成了絲綢之路,由中國西部進入中亞,然後經大夏、波斯同波斯帝國遺留下來的驛道和通向黑海的道路相連,輾轉通往羅馬。

佛教和佛教藝術、波斯工藝圖案、伊斯蘭教和阿拉伯的星曆醫藥,先後經由此道或假道它的一段傳入中國。中國的造紙和印刷兩項對後世文化發展影響極大的工藝,可能還有鑿井法以及其他技術,也循此道傳入中亞和西亞,後來造紙術和印刷術又轉傳歐洲。

冷兵器的發展產生了三次飛躍:局座又一本書開始連載了

甘肅天水放馬灘五號墓出圖的紙地圖

公元前500年至公元1年,古代奴隸社會進入帝國擴張的時期。戰爭極大地促進了社會的鉅變,也使社會政治和經濟結構產生了相應的變化。在歐洲,公元前431年,在雅典和斯巴達之間爆發了伯羅奔尼撒戰爭。公元前264-146年,在持續進行了三次布匿戰爭之後,迦太基被羅馬殲滅。當時的地中海,出現了希臘、波斯和腓尼基人建立起來的迦太基等世界上最強大的經濟和軍事大國。

在中國,公元前221年,開始使用鐵製兵器的秦王嬴政軍隊滅六國後統一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王朝,並修建了舉世聞名的戰略性軍事防禦工程——萬里長城。公元202年秦朝滅亡之後成立漢王朝,至公元400年前,東漢解體後分裂成三個割據政權,進入三國時代。古代奴隸社會從興旺發達逐漸走向衰落。

冷兵器的發展產生了三次飛躍:局座又一本書開始連載了

秦始皇

公元400年至公元800年,進入中世紀早期的封建社會。當時亞歐軍事形勢變化很大,匈奴族從蒙古高原向西遷徙,伊斯蘭帝國成為橫跨北非、歐洲和西亞的大帝國,日耳曼民族則遷移南下,於476年滅西羅馬,歐洲成為基督教勢力範圍。

冷兵器鋪墊戰爭基石

冷兵器時代雖然是軍事裝備發展歷程中年代最為久遠、持續時間最長、技術水平最為低下、更新換代週期最慢的一個發展時期,但它在兵器的基本型制,以及格鬥、遠射、衛體、車戰、騎戰、水戰、守城等各種兵器的分類、使用、編成等方面,都為後來的兵器發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新石器革命、青銅兵器革命和鐵兵器革命,在促使軍事裝備更新換代和加速發展的基礎上,也促使編制體制和作戰樣式產生了重大變化。最初是軍民不分,閒暇時打仗,農忙時幹活。後來,隨著冷兵器水平和質量的提高,部落氏族之間的爭鬥和戰爭也不斷升級,從而促使常備軍形式出現。

有了一支專門用來打仗的軍隊,也就需要制定一套完整的體制,用來約束軍隊和發揮軍事裝備的效能。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770-476),銅兵器的發展已經達到極盛時期,數量激增,各國所擁有的軍隊從過去的幾萬迅速擴充套件到幾十萬、甚至上百萬人。一次戰役往往要投入700多乘戰車或10萬餘人的兵力。兵多將眾、戰場廣闊了,如何排兵佈陣、運籌帷幄,又成了軍事指揮家思考的一件大事。

這時,專門研究戰法和謀略的謀士隨之出現于軍中,進而發展了專門的戰術和謀略。公元前8世紀的《令典》和《軍志》,就闡明瞭戰鬥技術和原則。400年後,即公元前4世紀,古代奴隸社會出現了世界上第一部軍事理論專著《孫子兵法》,以及戰術學和戰爭指揮的《司馬法》和軍事鉅著《左傳》。秦漢之後的鐵器時代,一役中用兵規模達數百萬之眾,謀略和用兵顯然成為決戰決勝的法寶。

冷兵器的發展產生了三次飛躍:局座又一本書開始連載了

除陸上步戰、車戰、騎戰等作戰樣式外,隨著冷兵器的出現,水戰也十分盛行。隨著造船技術的進步,原始的獨木舟發展為木板槳船並逐步用於軍事,分化出專用於水戰的戰船,使戰爭的範圍從陸地擴充套件到水上。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就開始建造大型戰船,戰船有了適應戰鬥需要的型制。

當時的諸侯國已有170多個,濱江沿海的楚國、齊國、吳國和越國造船和航海技術最為發達,不僅能夠建造很大的樓船,而且組建了獨立的水軍和舟師,能夠在江河和近海沿岸進行一定規模的作戰行動。

有記載的最早的海戰是吳國和齊國於公元前485年在黃海進行的黃海海戰,當時吳國率舟師進攻齊國,兩國在黃海海面展開激烈海戰,結果吳國戰敗。古代水戰的主要方式是撞擊戰和接舷戰,遠戰時用弓和弩,接舷時用刀和槍,有些戰船還裝有錘擊敵船用的拍竿。

新石器革命、青銅兵器革命和鐵兵器革命,既反映了古人利用生產工具進行生產進而推動社會發展的歷史,又反映了利用生產工具以及後來打造專用兵器用來作戰進而推動社會發展和變革的歷史。

縱觀冷兵器的發展歷程,大致產生了三次飛躍:原始時期,主要表現為人與自然的鬥爭,人與人之間和睦相處,沒有兵器,沒有戰爭,也沒有軍隊。當時磨製的粗糙石器,主要是用來砍砸或獵取食物所用的生產工具;原始社會末期,出現了人與人之間的鬥爭和爭奪,這種鬥爭和爭奪由個體逐步發展到氏族部落和群體之間,但爭鬥中所使用的兵器還仍然是生產工具,沒有專門用來打鬥的武器,更沒有專門用來作戰的部隊;奴隸制時代,銅兵器的出現刺激了人類群體之間爭鬥的劇烈程度,專門用來保護奴隸主財產和安全的常備兵開始出現,致使兵器發展的數量和質量不斷提高。

——本文摘自《怎樣才能打贏資訊化戰爭》

第一篇 資訊化戰爭的淵源

世界知識出版社

2004年6月第一次印刷

局座召忠工作室長期招聘中

編輯/影片編導/後期剪輯

請將個人簡歷(附照片)、作品發至

本文到此為止,以下為微信平臺自動配送廣告,與本號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