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姑告和尚非禮,朱元璋聞了聞尼姑,而後冷笑:將她凌遲處死

佛門中人講究“空”,不為外物所擾。

佛語有云:“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在他們眼中世間紛紛擾擾,皆為虛幻。所以在我們印象中,佛門弟子的生活永遠是:打坐、唸經、禪修等等。怎麼也不會將他們與“非禮”二字相聯絡。

因為在佛門中,“邪淫”是佛門五大戒指中的一條,是每一位佛門弟子遵循的原則。可是在朱明王朝建立之初就發生了一件“尼姑告和尚非禮”的事情,尼姑和和尚都屬於佛門中人,他們之間怎麼會出現“非禮”這樣的醜聞呢?

尼姑告和尚非禮,朱元璋聞了聞尼姑,而後冷笑:將她凌遲處死

一、朱元璋與佛門

朱元璋出生於元朝末年,在元朝時漢族與蒙古族經常發生矛盾,以至於戰爭頻發。再加上利益衝突下,多地爆發起義,這就使得農民們的生活極度困苦。

朱元璋出生的家庭正是農民家庭,而且他的家中還有兄弟好幾個,這一點可以從他的名字“朱重八”可以知曉。在天災人禍的共同作用下,他的家庭很快便遭受了巨大的變故。他的父母及大哥均在戰爭及天災中喪失生命

。由於家庭條件嚴重貧窮,家人一起生活很困難,所以朱元璋被迫與家人分開,獨自謀生。

尼姑告和尚非禮,朱元璋聞了聞尼姑,而後冷笑:將她凌遲處死

在朱元璋走投無路時,他選擇投身佛門,他所進入的寺院就是“皇覺寺”。

在寺院裡他每天撞鐘、掃地、洗衣做飯等。不久佛門地區也發生了重大禍亂,皇覺寺住持不得不打發各個僧人去化緣謀生。正是這次外出化緣,讓他有機會參與到農民起義的隊伍中,為他後來的稱霸邁出了重要一步。

尼姑告和尚非禮,朱元璋聞了聞尼姑,而後冷笑:將她凌遲處死

正是由於皇覺寺的收留,才讓生活窘迫的朱元璋有了可以謀生的地方,生命得以保全。

正是在皇覺寺期間打下的基礎,才有了後來在政壇叱吒風雲的明太祖朱元璋。所以朱元璋對佛門的感情尤為深厚,特別是對皇覺寺的感情。我們都知道,在朱元璋稱帝統一天下後將這個對自己有恩的皇覺寺改名為“龍興寺”。這個故事中的和尚就是出自“龍興寺”。

尼姑告和尚非禮,朱元璋聞了聞尼姑,而後冷笑:將她凌遲處死

二、私訪遇怪案

朱元璋由於出生於貧民家庭,所以他統一天下後特別注重老百姓的生活情況,為此他每隔一段時間都會走出皇宮,去民間看百姓們的生活情況。這天朱元璋在侍衛的陪同下來到民間。

正巧趕上人們議論“和尚非禮尼姑”的怪案,在當時的封建社會中,面對這樣的事情,人們的興致是十分高的。

所以當縣太爺審理此案時,有很多人在外面觀看,朱元璋亦在其中。由於好奇心使然,朱元璋便亮明身份,以旁聽的身份協助縣官審理案件。

尼姑告和尚非禮,朱元璋聞了聞尼姑,而後冷笑:將她凌遲處死

在大堂上,那個尼姑衣衫不整的敘述著和尚如何非禮她,將事情描述地有模有樣。可是反觀在一旁的和尚,他一句話也不說,只是在打坐唸經,完全不理會紅塵俗世。此時的和尚與尼姑完全是兩個極端。

朱元璋發現這個尼姑眉目間透露著美人之態,耳垂上有耳洞,脖頸上有明顯戴過首飾的痕跡,察覺到這些後朱元璋對尼姑的身份有了懷疑。

當朱元璋走到尼姑身旁後,他聞到了一股胭脂水粉的味道。試問有哪個女子在出嫁後還會去塗抹胭脂水粉,穿戴金銀首飾呢?綜合這幾點,朱元璋已經斷定此尼姑必是假冒。

尼姑告和尚非禮,朱元璋聞了聞尼姑,而後冷笑:將她凌遲處死

那個和尚的出處是龍興寺,這個寺廟的情況,朱元璋比任何人都瞭解,

因為這個寺廟就是當年朱元璋未成就統一功業前謀生的地方。

所以在他心裡對龍興寺的和尚的人品還是有一個好的印象的。

尼姑告和尚非禮,朱元璋聞了聞尼姑,而後冷笑:將她凌遲處死

三、真相浮現

在朱元璋和縣太爺審理案件時,有屬下來報,在事發地附近發現大量男子屍體。當尼姑聽到這個報告後,瞬間癱坐在地上。

看到這種情況,朱元璋心中已有論斷,隨後便命人將尼姑拖出去押入大牢,三日後凌遲處死。

尼姑告和尚非禮,朱元璋聞了聞尼姑,而後冷笑:將她凌遲處死

經查實,和尚奉住持的命令帶著一封信來到南京,由於路途遙遠,和尚勞累不已,恰巧看到前方的靈壽庵,於是便在這裡歇腳。可是當和尚喝了尼姑端來的茶水後,感覺腦袋昏昏沉沉,和尚十分機敏,當時就覺察出了不對,趁著清醒,盡力往外跑,可是很快藥效發作。

正在尼姑準備對和尚下手時,發現有人路過,這時尼姑為了自保,就說和尚非禮自己,這才有了這場官司。

尼姑告和尚非禮,朱元璋聞了聞尼姑,而後冷笑:將她凌遲處死

衙役們發現的男子屍體是該尼姑以往用同樣的手段,謀取錢財所致。

果然這一切都如朱元璋所料,當尼姑聽到衙役從寺廟附近挖到許多男子屍體時,就覺得事情敗露,癱坐在地,睿智的朱元璋馬上就想到了案發的事實真相,所以立刻做出論斷。

尼姑為謀求錢財,殺害三十多名男子,罪大惡極,所以朱元璋判她凌遲之刑。講到這裡,我們就明白了“和尚非禮尼姑”的案件的事實真相了。尼姑打著佛門弟子的幌子,在佛門清淨之地犯下如此令人髮指的罪孽。

尼姑告和尚非禮,朱元璋聞了聞尼姑,而後冷笑:將她凌遲處死

當時的科技水平低下,如果按照正常思維,怎麼也不可能圖財害命和佛門女尼聯絡在一起。

可是朱元璋在面對案件的當事人時,細細觀察雙方的一舉一動,觀察他們的言談舉止,從中找出破綻,

最終讓罪大惡極的尼姑為自己的罪行買了單。

四、總結

本想在庵內歇腳的和尚,慘遭庵內女尼誣陷迫害,險些喪失生命。

在命懸一線時,和尚只顧自己潛心修行,不為外物所動,反觀女尼同為佛門弟子,她卻使盡渾身解數誘導眾人,為自己辯解。

這恰恰將自己的形象完全暴露在了有心人的眼中。

尼姑告和尚非禮,朱元璋聞了聞尼姑,而後冷笑:將她凌遲處死

世界上的事,只要發生了,就會有破綻,只是面對破綻時,我們能不能用我們的聰明才智,讓它顯現,這才是斷案的關鍵所在。在判定“和尚非禮尼姑”的案件中,朱元璋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從尼姑的外貌穿戴,言談舉止方面出發,從中發現了女尼的不正常的地方,找出此案的破綻所在,結合自己的經驗,最終讓作惡多端的尼姑伏法認罪。這正印證了“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這句話。

也正因為此次,

朱元璋堪破此案時發揮出來的聰明才智,才讓人們對他佩服不已,在人們心中有了一個很好的印象。

朱元璋審理和尚尼姑案也成為人們廣為傳唱的一段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