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勳只有5000辮子軍,為什麼膽敢進京搞“復辟”,還成功了?

自1912年2月12日,末代皇帝溥儀頒佈了退位詔書,中國持續了兩千多年的皇權統治算是畫上了句號。民國成立不久,就開始擬憲法、搞選舉、開國會等等,中國似乎一下子就跨入了“現代國家”之列。然而1917年7月1日,北京市民一覺醒來,卻發現北京城彷彿一夜之間就變了天。

張勳只有5000辮子軍,為什麼膽敢進京搞“復辟”,還成功了?

張勳復辟,北京城再掛龍旗

北京城街上出現很多裝束非常獨特,卻又荷槍實彈的軍人。他們個個頭上都盤著大辮子,身穿藍色制服,腳穿特製軍鞋,像靴子又不是靴子,每人揹著個鼓鼓囊囊的黃色包裹,不知裡面是啥。更奇葩的是,這些人隊形不整,只有寥寥數人持槍站崗,剩下的人有站著的,有坐著的,有蹲著的,甚至還有躺著的,一副懶洋洋的模樣。

這些人懶洋洋計程車兵,就是“辮帥”張勳帶領的定武軍,俗稱“辮子軍”。“辮子軍”佔領了京城要地,各大城門都有辮子軍駐守,街道兩邊陸續貼出一道道皇榜,市民一看,得!敢情小皇帝又坐了龍廷了!原來,“長江巡閱使”張勳已經將大總統黎元洪趕走,擁立清廢帝宣統復辟了!即歷史上著名的“丁巳復辟”,也稱“張勳復辟”。

張勳只有5000辮子軍,為什麼膽敢進京搞“復辟”,還成功了?

北京街頭的辮子軍

7月1日當天,張勳、康有為進入紫禁城,恭請溥儀復位。12歲的溥儀下詔,宣佈“臨朝聽政,收回大權,與民更始”,標誌著張勳復辟成功。雖然只鬧騰了12天,但是張勳“名義上”復辟確實成功了。張勳其實並沒有多強的實力,他手下只有3萬人,進京復辟也不過帶了5000人馬,在民國眾軍閥裡,他甚至都算不上是個“角兒”,只是臺下看戲的!

那他為何能輕易成功了?這就要看看這齣戲的幕後導演是誰了!

1917年春,時任民國大總統黎元洪與總理段祺瑞,就要不要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問題發生爭執,矛盾很尖銳,黎元洪一氣之下還免除了段祺瑞的職務,雙方鬧翻。段祺瑞令屬下七省督軍宣佈獨立,揚言要另組政府。黎元洪下不來臺,只得電召張勳進京調停。為啥找張勳?因為他是“盟主”。

張勳只有5000辮子軍,為什麼膽敢進京搞“復辟”,還成功了?

張勳劇照

1916年6月,袁世凱一死,北洋系一下子沒了主心骨,大有分崩離析之憂。為了抱團取暖,各省督軍決定要開個會。按說當時有實力召集會議的人,非馮國璋莫屬。可是圓滑的馮國璋不願出頭,把這個球踢給了張勳。身為長江巡閱使兼安徽督軍的張勳,在徐州召集各省軍閥代表開會,宣佈成立“督軍團”。

“督軍團”所幹的事,就是干預北洋中央的政治,比如要求驅逐張耀曾、唐紹儀出內閣,要求解散國會,要求改組總統府等等。而“盟主”,自然由張勳擔任。當初“督軍團”裡的督軍們紛紛跑到北京遊說黎元洪,逼他參加一戰,唯有張勳沒來,黎元洪正是看中了這一點,認為張勳能夠制衡段祺瑞。

張勳只有5000辮子軍,為什麼膽敢進京搞“復辟”,還成功了?

黎元洪(左)和段祺瑞

黎元洪也知道張勳一門心思想復辟,但是一年前袁世凱剛剛因為稱帝而身敗名裂,黎覺得張勳再傻也不會重蹈覆轍。因此,他決定請張勳出面收拾殘局。不過張勳對前清,近乎愚忠,他感覺機會來了,打算借“黎段之爭”之機,率兵進京,實現夙願。在張勳看來,是你們讓我進京來解決問題的,國家被你們搞成這個樣子,你們讓我來決定,我的方案就是復辟。

1917年5月,張勳出發前,再次召集軍閥代表開會,探探口風。段祺瑞覺得張勳是一枚可以利用的棋子,打算借張勳之力驅逐黎元洪,再以共和之名打倒張勳,而後恢復段祺瑞的總理之位,重掌大權。於是,暗中慫恿與會者支援張勳搞復辟。督軍們同意了,據說還在一條黃綢子上簽字畫押,穩妥的很。

張勳只有5000辮子軍,為什麼膽敢進京搞“復辟”,還成功了?

張勳樂不可支,既然都支援,那就幹吧!6月初,率辮子軍5000人,以“奉命調停國是”為由進京。完全沒有意識到,他正被老謀深算的段祺瑞玩弄於股掌之上。張勳逼著黎元洪解散國會,接著與康有為、雷震春、張鎮芳等人密議復辟計劃,恭請溥儀復位。12歲的溥儀非常高興,接見張勳時泣不成聲。

大總統黎元洪逃到外國使館,張勳倒行逆施搞復辟,段祺瑞一看戲演的差不多了,該他上場了。7月4日,段祺瑞發表檄文,痛斥張勳破壞民國,宣佈起兵討伐。隨後各省督軍也紛紛翻臉,通電擁護“共和”,張勳這才回過味來,被人耍了!辮子軍一戰潰敗,張勳只好逃到外國使館避禍,僅僅12天,溥儀再次下詔退位,將所有責任推到了張勳的頭上。

張勳只有5000辮子軍,為什麼膽敢進京搞“復辟”,還成功了?

張勳

經此一役,張勳地盤丟了,名聲臭了,而段祺瑞卻藉此扳倒了黎元洪,官復原職,並贏得了“再造共和”的美名,成為最大贏家。“黃雀在後”的招數,還真是屢試不爽。不過,張勳失敗後啥事沒有,結局也很完美。他後來到天津做生意,開了工廠、商店、銀行,據說還開設了中國第一家電影公司,家產近6000萬現大洋,得以善終。

(參考資料:《憶語隨筆》、《劫餘私志》、《中華民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