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揚州十日,夢魘下的孤城

關鍵詞

:“剃髮令”的頒佈、清算多爾袞

前因:

剃髮令

”的頒佈

1645年,清軍將領多爾袞頒發“剃髮令”,強令漢族人剃髮易服,其口號是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這激起了很多漢族人的反抗。

清史:揚州十日,夢魘下的孤城

▲清初發型

後果:

清算多爾袞

1651年,順治帝奪了死去的多爾袞的封號,並掘其墳墓,開始對多爾袞進行清算。

清史:揚州十日,夢魘下的孤城

▲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蠟像(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

過程始末

一、聯虜平寇

1645年,清朝親王多鐸率軍,攻打到了揚州。曾任明朝兵部尚書的史可法領導揚州人,拒絕投降,對清軍進行了抵抗。這惹惱了多鐸,使他對揚州展開了屠殺,歷史上稱之為“揚州十日”。

史可法曾在崇禎時期,歷任戶部主事、員外郎等官職。明朝滅亡後,史可法等明朝遺臣擁立了福王朱由崧為帝,建立了南明朝廷,他隨後被任命為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

當時的南明既要面對清朝的威脅,又要和李自成勢力對抗。史可法就主張“聯虜平寇”,意思是借清軍之手,消滅“賊寇”李自成。

不久,清朝將領多爾袞就給史可法寫了一封信,信裡說要“聯闖平南”。史可法看完信後,就給多爾袞回信。信中一再強調南明政權的合法性,並要求他承認南明的存在。這實際上有點求清朝准許他們“偏安一隅”的意思。

清史:揚州十日,夢魘下的孤城

▲李自成蠟像

二、清軍攻佔西安

史可法對多爾袞的威脅似有膽怯之意,明顯底氣不足。這也怨不得他,當時的南明內鬥不止,大臣馬士英等人為了權力明爭暗鬥;皇帝朱由崧又沒有什麼才能,愛好玩樂,致使南明問題重重。

多爾袞從史可法的信中,窺探到了南明的實際情況,因此更加囂張了。

多爾袞又寫信給史可法。這次,他以清朝為正統,否認了南明的合法性,還要求南明君臣無條件投降。史可法看後,拒不投降,但對此也想不出更好的應對策略。

清史:揚州十日,夢魘下的孤城

▲愛新覺羅·多爾袞(1612年11月17日—1650年12月31日)

正在南明猶豫不決的時候,清軍可沒閒著。他們在多鐸的帶領下,挫敗了李自成的勢力,隨即攻克了西安。

攻佔西安後,多鐸領軍迅速轉身,南渡黃河,殺向了揚州。

訊息被南明君臣聽說後,身為兵部尚書的史可法迅速趕往揚州,組織兵力抵禦清軍的進攻。

1645年四月十八日,清軍包圍了揚州城。

清史:揚州十日,夢魘下的孤城

▲史可法

三、多爾袞勸史可法投降

史可法心急如焚,連忙令各鎮派兵援助,可大家只顧自保,懾於清軍的威力,毫無反應。史可法又向南明皇帝求援,可皇帝也指望不上,同樣不理他。

富庶的南方重鎮——揚州,明顯成了一座孤城。

多鐸率領十萬清軍駐紮城外,欲破揚州。而揚州城內,卻只有守軍萬餘人。這力量的懸殊,不僅讓守軍感到很大壓力,也令城中百姓人心惶惶。

四月二十一日,南明總兵李棲鳳等人熬不住了,就想劫持史可法,拿他當“見面禮”去投降清軍。

史可法面對這樣“賣主求榮”的舉動,怒其橫生,隨即責罵了李棲鳳。李棲鳳因此更沒有臉面待在城中,直接領著手下向清軍投降了。

這時,多爾袞又寫了封信給史可法,大意是勸他主動投降。史可法給他回信,拒絕投降。信中還說,自己身為朝廷首輔,豈能背棄朝廷,給清朝效力?

多爾袞知道史可法不肯輕易屈服,就換兄弟多鐸勸降。多鐸給史可法連發了五封信,史可法接到後,不看也知道是勸降的意思,因此沒有拆信,就把信都燒了。

清史:揚州十日,夢魘下的孤城

▲史可法紀念館

四、清兵屠殺劫掠

實際上,史可法對敵眾我寡的情況心知肚明,也明白南明政權指望不上了。即便如此,他還是不得不守著揚州,以死報國。

在絕望中,史可法一口氣寫了五封遺書,一封給多鐸,其他的分別是給母親、夫人、叔叔和兄弟的。

在給夫人的信中,史可法是這樣表達的:清軍圍了揚州,還沒有攻打,人心已去,收拾不來!我早晚得死,夫人願意跟隨我嗎?

原來,揚州百姓此前聽說清軍攻來,想棄城出逃。史可法命人把城門關閉了,致使很多人無法逃命。老百姓哪能領會史可法的“大義”?就對此心生不滿了。

史可法也失去了鬥志,“自覺憒憒”,直接把軍務都交給了部下去處理。

五月二十五日,清軍攻克了揚州城。城內士兵因糧草皆無,完全不是對手。史可法想用佩刀自殺,被部下攔下了,他隨後就被清軍捉住了。還有另一種說法,說他趁亂出逃了。

多鐸對揚州的頑強抵抗,異常怨恨,隨後放縱清兵屠殺劫掠,持續了十日。

清史:揚州十日,夢魘下的孤城

▲愛新覺羅·多鐸(1614年4月2日—1649年4月29日)

結論:

“揚州十日”是清兵入關以來首次遇到的堅強抵抗。史可法在其中的作用,不在於實際的軍事部署,而在國家大義的精神層面。從長遠看,“揚州十日”不利於清朝統治。

【參考資料】《清史稿·列傳五,諸王四》《清代通史》《清史稿·卷四·本紀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