扼緊東漢咽喉的財政困局:破局失敗,那便飲鴆止渴吧

前言:缺錢的東漢王朝

公元二十五年,也就是西漢王朝滅亡十七年之後,有著漢室血脈的劉秀在洛陽稱帝,重新建立起來漢王朝。與其他朝代開國時政治清明,處處一片欣欣向榮不同,東漢王朝建國伊始便面臨著嚴重的財政問題。

這一點可以從劉秀甚至無法發起一場大的對外戰爭看出來。東漢初年,當時的的長安附近崛起了一支羌族部落,這支異族部落在壯大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與當時的漢朝發生了衝突。

而當時的漢朝由於財政捉襟見肘,為了節省開支,只能對其放任不管,從而給了這支羌族部落不斷髮展壯大的機會,在之後的一百多年裡,成為了威脅漢王朝統治的心腹大患。

扼緊東漢咽喉的財政困局:破局失敗,那便飲鴆止渴吧

正文

東漢王朝雖然是一個新的王朝,但改朝換代並沒有給予它新生。東漢沿襲了西漢王朝的幾乎一切制度,它的社會結構同西漢一樣的老化與僵固,所以說東漢王朝不過是西漢王朝的延續罷了。

這種繼承和延續下來的東西也包括“財政困難”,和西漢末年一樣,財政空虛一直是困擾東漢歷任帝王的一大難題。而為了籌錢,他們也使出了一系列讓人眼花繚亂的手段。

扼緊東漢咽喉的財政困局:破局失敗,那便飲鴆止渴吧

光武帝的手段:清查土地戶籍,精簡官吏

漢光武帝作為開國皇帝,自然不想給後代們留下一個爛攤子。為了解決財政問題,他做了不少的嘗試。

首先是進行土地與戶籍的清理。

扼緊東漢咽喉的財政困局:破局失敗,那便飲鴆止渴吧

在古代,土地與人口是一個國家主要的財政稅收來源,根據漢朝稅制,田賦和人頭稅是財政收入的大頭。

在公元三十九年,漢光武帝劉秀意識到,此前賦稅承襲秦制,“使黔首自實田”的做法存在很大弊端,這導致了統計上來的田地面積遠少於真實的田地面積。

帝以天下墾田多不以實自佔,又戶口、年紀互有增減,乃詔下州郡檢核。於是刺史、太守多為詐巧,苟以度田為名,聚民田中,並度廬屋、裡落,民遮道啼呼;或優饒豪右,侵刻羸弱。

於是他下令全國進行大檢查,重新核定戶籍人口土地,可是這一件事遭到了地方豪強的強烈反對。

原因無他,這一舉動觸碰了這些地方豪強的切身利益。他們從西漢開始就侵佔土地,隱匿人口,到了東漢時期更是變本加厲。一件清查土地的事情竟然鬧得全國好幾個州反抗,光武帝的這次改革宣告失敗。

開源失敗,只能節流

扼緊東漢咽喉的財政困局:破局失敗,那便飲鴆止渴吧

開源不成,光武帝又在節流上動起了腦子。為此,光武帝採取了精簡官吏,合併財政的方式。以財政官員為例,光武帝透過合併少府、大司農、水衡都尉的權力,一口氣就裁撤了數十名官員。《後漢書·百官志》中記載了光武帝精簡官吏的行為:“承秦,凡山澤陂池之稅,名曰禁錢,屬少府。世祖改屬司農。”

這種做法雖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行政效率,卻也大大壓縮了朝廷的財政支出。

明帝與章帝:試圖收回鹽鐵專賣

扼緊東漢咽喉的財政困局:破局失敗,那便飲鴆止渴吧

光武帝之後,明帝與章帝時期,國家經濟有了一定的發展,社會達到了東漢最繁榮的水平,史稱明章之治。

明帝採取了開放民間經濟、輕徭薄賦、嚴懲貪腐等一系列措施,對漢朝的經濟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降低了國家財政的壓力,但東漢王朝財政不足的問題卻一直存在,財政困局始終沒有得到根本性解決。

到了章帝繼位之後,他的第一個旨意就是效仿漢武帝當年的做法,試圖收回鹽鐵專賣的權力。

扼緊東漢咽喉的財政困局:破局失敗,那便飲鴆止渴吧

但收回鹽鐵專賣之權,豈是一件那麼容易的事情。鹽鐵專賣歷來都被視作是一件與民爭利的惡政,桓寬所寫的《鹽鐵論》還擺在那裡,作為剛剛繼位的“新手皇帝”,章帝發出的收回鹽鐵專賣的旨意根本得不到響應,不得不草草收場了。

扼緊東漢咽喉的財政困局:破局失敗,那便飲鴆止渴吧

財政崩潰,安帝時期靠賣官掙錢

開國之初,東漢朝廷的財政雖然長期不足,但靠著降低官吏工資、在對外戰爭中保持克制以減少戰爭支出等節流手段也能勉強度日,可是到了安帝時期卻發生了改變。

到了這時,文字開篇提到的羌族部落壯大到了東漢必須正視的地步,已經嚴重威脅到了東漢王朝的統治。

扼緊東漢咽喉的財政困局:破局失敗,那便飲鴆止渴吧

永初三年,西羌攻破了漢朝臨洮,外患至此,不得不兵戈相見。更雪上加霜的是當時的京畿地區出現了罕見的大饑荒,《資質通鑑》記載“漢安帝永初三年三月京師大飢,民相食。”

內憂外患之下,長期勉強執行的財政再也無法維持。根據《後漢書》記載“自羌叛十餘年間,兵連師老,不暫寧息。軍旅之費,轉運委輸,用二百四十餘億,府帑空竭。”長年的戰爭使得東漢王朝的財政徹底崩潰。

事已至此,統治者自然再也無暇顧及什麼顏面。在當時的三公建議下,安帝為了籌措資金,開始公開允許官職進行買賣,從關內侯到虎賁中郎將,只要花錢就能買官來做。雖然歷朝歷代都不乏買官賣官的現象,但皇帝公開允許卻是極為罕見的事情。

扼緊東漢咽喉的財政困局:破局失敗,那便飲鴆止渴吧

賣官斂財,就像一劑慢性毒藥,雖然緩解了一時困境,卻也讓本來就十分糟糕的吏治變得更加混亂。從那一刻起,東漢王朝其實就已經無藥可救了。

東漢末年,昏招頻出

“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諸葛亮在《出師表》中的這席話絕不是空穴來風。

扼緊東漢咽喉的財政困局:破局失敗,那便飲鴆止渴吧

以漢靈帝為例,他寵信宦官張讓,宣稱“張常侍是我父”,九五至尊認太監為父,足見靈帝有多麼昏庸。

靈帝沿襲了先帝們賣官的傳統,但和先帝不同的是,他賣官得來的錢並不是拿去充實財政,而是用來追求個人享樂。特別是他還建立了一個萬金堂來儲存自己的錢財,避免被用於公事。

中平二年,南宮遭火災。在張讓等人的攛掇下,靈帝居然“斂天下田畝稅十錢,以修宮室。”讓全天下的百姓為他的愚蠢買單,東漢的氣數自然也就盡了。

扼緊東漢咽喉的財政困局:破局失敗,那便飲鴆止渴吧

結語

縱觀整個東漢,歷代帝王為了解決財政吃緊問題想盡辦法,賣官、裁員、加稅等等,但始終沒有找到一個真正可行的根本性解決辦法。

哪怕是雄才大略的光武帝都解決不掉這個難題,一代不如一代的後世皇帝們,又怎能指望他們有所作為呢?庫中無糧還耽於享樂,東漢能傳八世十四帝,享國一百九十五年,已經實屬不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