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秤砣不一般 既有顏值又有文化

頂部有鼻鈕,略微帶點弧形,上小下大,中空,器表上鑄成多道觚稜,觚稜之間的平面上滿滿陰刻著銘文……這多像一隻小小的覆扣著的銅鐘,它卻不是銅鐘,它叫銅權。那麼,權是什麼呢,這隻權上鐫刻的銘文又是什麼內容呢?見微知著,現在我們透過這隻銅權追溯大秦一統天下恢弘的開場——

這個秤砣不一般 既有顏值又有文化

秦兩詔銅權拓片 甘肅省博物館供圖

兩詔銅權昭示著什麼

權,說通俗點就是秤砣,銅權就是銅秤砣。可能有些小朋友連秤砣都沒見過,不奇怪,現在市場上常見的都是電子秤了,傳統的一杆一秤砣的桿秤基本退出了歷史的舞臺。可以去問長輩,他們都是用過杆秤的,對沉甸甸硬邦邦的秤砣都不陌生。桿秤不熟悉,天平總知道吧,權相當於天平的砝碼。總之,權就是測定重量的普通工具部件。

可這隻秦兩詔銅權卻不普通,不但不普通,它稱得上史上最權威、最具價值的秤砣。作為國家一級文物,這隻銅權自然價值不菲,但我們這裡講的可不僅僅是它的文物價值。且看,這隻銅權是中空的,不管是秤砣,還是砝碼,一般都是實心的,這隻秦代銅權為什麼要做成中空的呢?答案是,既要增加表面積以便鐫刻足夠多的文字,又要保證它作為標準器的重量——秦代一斤。那麼,做成空心的就是最聰明的選擇,這足見古人的智慧。

這個秤砣不一般 既有顏值又有文化

這隻秦代的兩詔銅權,它的權威體現在鐫刻其上的兩份詔書,這是秦統一後兩任皇帝的詔書,其一是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詔書,其二是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詔書,這便是秦朝關於度量衡制度著名的“兩詔”,兩份皇帝詔文說明並強調了一件事:秦統一天下後,對度量衡的統一,此事由丞相李斯提議並執行。秦朝兩詔不僅僅鐫刻在權上,還被鑄在其他的標準器上,如做成銅方版鑲嵌在鐵權上,或釘在木質容器上,以表明這些器具是中央驗準的法定標準器。

我們知道,秦統一天下,不只是做到兼併諸侯,疆域的統一,更是書同文、車同軌、貨幣及度量器的統一。正是文字、貨幣、度量衡等的統一才使這個中央集權的龐大帝國的統治更加牢固,也使得中華文明的傳承更具有黏性。

這個秤砣不一般 既有顏值又有文化

秦兩詔銅權 甘肅省博物館供圖

從半斤八兩到半斤五兩

甘肅省博物館館藏的這隻出土於秦安縣隴城公社上袁家村的銅權淨重250餘克,250餘克是秦朝一斤的標準重量。我們現在的一斤是500克,由此可見,古代的一斤相當於現在的半斤,重量要少一半。“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西楚霸王項羽能舉千斤鼎,這麼換算下來也就500斤了,再擠掉讚譽項羽英雄氣概的誇張水分,差不多接近事實。

我們知道,現在的重量單位是十進位制:一斤十兩,半斤五兩。而我們常聽在耳邊的一句俗語叫半斤八兩,意思是彼此不相上下,實力相當。半斤不是五兩嗎,怎麼成八兩了。事實上,從秦統一度量衡開始長達兩千多年的歷史時期,中國人的半斤就是八兩。直到新中國成立,我國的重量單位要與世界接軌,才採用了國際上通用的克、千克做單位。又結合我國傳統的重量單位是斤、兩,所以又對斤和千克做了換算,加進了公斤的概念,1公斤等於1千克,公斤和斤之間採用的是二進位制,也就是1公斤等於2斤,而斤和兩之間採用的是十進位制,即:一斤是十兩。半斤八兩便成了過時的口頭禪。

這個秤砣不一般 既有顏值又有文化

關於一斤十六兩的制定還有一個傳說。從秦兩詔文中我們知道,統一度量衡的提議者和執行者是秦朝丞相李斯。李斯順利地制定了錢幣、長度等方面的標準後,在制定重量方面卻沒了主意,他實在想不出到底要把多少兩定為一斤好,於是,便向秦始皇請示。始皇帝想了很久,卻也沒有給出具體的標準,只覺得重量要求公平最重要,於是御筆批示為“天下公平”,皇帝給出了制定的標準或者說準則,卻並沒有給出確切的數目。李斯一看犯難了,這算什麼,打啞謎嗎?那重量標準就按字謎來,李斯便把皇帝給出的“天下太平”四個字的筆畫數十六畫作為標準,定出了一斤等於十六兩。當然,這個故事只是後人的戲說而已,秦人的字是小篆,筆畫數可不是現代簡化字筆畫。事實上,度量衡的統一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李斯經過詳細的調查之後,方才制定出衡制以銖、兩、斤、鈞、石為單位。二十四銖為一兩,十六兩為一斤,三十斤為一鈞,四鈞為一石的重量單位及換算方式,半斤八兩不過是衡制的一個環節而已。

古代的權與衡

這個秤砣不一般 既有顏值又有文化

秦始皇詔文權 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通高5。3cm,徑4。7cm,重0。260kg。

這個秤砣不一般 既有顏值又有文化

兩詔銅斤權 出土於臨潼秦始皇陵園內城,通高7。3cm,底徑5。4cm, 壁厚0。4-0。5cm,現藏於秦陵博物院。

我國古代用來確定物之重量的器具,稱作“衡”。具體說,衡指運用槓桿原理顯示物質重量數值的那根橫杆,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秤桿或天平上的橫樑;而與衡相配使用的衡杆上定位的那件重物,稱為“權”,亦即砝碼或秤砣。從來權衡二字並稱為一詞,現在我們知道了,權衡本來就是一杆秤。用權衡稱重只有取平了才能達到稱重的目的,所以,權衡後來便有了在動態中取平衡的意思。

權,除用作衡器外,還用作吉祥物、壓鎮、冥器等使用。相傳民間搬家時,先搬過去一個秤砣,造屋上樑時,將它懸掛樑上,寓“稱心如意”之意;壓帳子四角也用它,使之熨帖、平整。更多是以之當冥器,為權利象徵,以顯示生前的地位。

中國傳統的斤是十六進位制,所以被稱為“衡”的秤桿上標有十六點秤星表示兩,被稱為十六金星秤。這十六點星可不是隨意標的,除了代表進位制外,它還有很具體的意義: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加福祿壽三星組成十六兩的秤星。十六金星秤在告誡做買賣的人要誠實守信,不欺不瞞,不能缺斤少兩。否則,短一兩無福,少二兩少祿,缺三兩折壽。古人迷信,缺斤少兩不但少了祿,還會有折福壽的風險, 欺心的買賣不做也罷,還是誠信為好。

撰文丨掌上蘭州·蘭州晨報記者 陳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