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成名,高粱河車神是如何煉成的?

一箭未施戎馬遁,

六軍空恨陣雲高。

太平興國四年(979年)5月,躊躇滿志的宋太宗在消滅了北漢政權後,準備乘勝收復燕雲十六州,遼景宗耶律賢得知幽州被困,急令精騎增援。遼軍反擊,宋軍三面受敵,頓陣大亂,全線潰退,死者萬餘人,宋太宗倉惶乘驢車逃走。遼軍追至涿州(河北涿縣)為止。史稱“高粱河之戰”。宋太宗由此也一戰成名,被後世稱為“高粱河車神”

一戰成名,高粱河車神是如何煉成的?

趙光義自登基以後,繼續統一方。“吳越歸地,泉漳納土”以後,南方割據勢力基本肅清。此時,趙光義將目標轉向北方。他想完成後周世宗柴榮和自己哥哥趙匡胤未完成的功業,統一北方,收回幽雲十六州。公元979年,趙光義親征北漢。經過艱苦的鬥爭,國力強盛的大宋攻破北漢都城太原,滅亡北漢。被勝利衝昏頭腦的宋太宗想借滅北漢餘威,趁勢拿下燕雲十六州,完成統一大業。在御前軍事會議上,宋太宗提出了收復幽州的想法,眾將士認為將士疲累,糧餉不足不宜出征,唯獨殿前都虞候崔翰給他點贊支援:“所當乘者,勢也;不可失者,時也。取之易。”,意思就是說機不可失,失不再來,於是宋太宗決意出兵。

北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年)5月,宋太宗趙光義從太原出發,先後收復了易州和涿州,一直打到了高粱河,高粱河戰役之初宋朝軍隊頻頻報捷,宋太宗大喜認為勝利在望,便下令猛攻,這時候,遼國戰神耶律休哥從右翼迂迴到宋軍後方,耶律斜軫也從側翼趕過來,形成包夾之勢,大敗宋軍,宋太宗在呼延贊等人的保護下連夜逃至涿州,而這時遼軍又緊追而來,高粱河之戰,宋軍大敗,死者萬餘人,將士們爭相逃命,潰不成軍。慌亂中,趙光義大腿中箭,疼痛難忍,已經聯絡不上其他將領,士兵們也找不到各自的上級。無奈之下,近臣們找來一輛驢車,宋太宗坐著驢車一路顛簸南逃至宋境。

高梁河之戰是宋朝第一次大規模主動出擊遼境的一戰,是宋朝為收復燕雲失地做出的第一次努力,趙光義在拿下北漢都城太原的時候,將士們其實已經是精疲力盡。他為了能夠出其不意的突入到幽州城下,遂下令拋棄所有的輜重,急行軍從太行山突襲而下,衝擊到了幽州城下。對於宋軍將士來說,他們“圍攻太原累月,饋餉且盡,軍士罷乏”,好不容易取勝,“人人有希賞願”。而太宗表示,要一舉拿下幽州後一併封賞。典型的“光讓馬兒跑,不讓馬兒吃草”,遇到這樣的老闆,何其不幸?

在加上自後晉石敬瑭割讓幽雲十六州給遼國以來,遼以幽州為南京,更是進行了大規模擴建。城方36裡,城壕高3丈,寬1丈5尺,共8門,30萬人口。

一旦幽州不能及時攻克,宋軍不能越城攻取北面關口,則只能在華北平原與遼軍騎兵決戰,且遼國援軍一旦到來,就是腹背受敵,註定大敗。

一戰成名,高粱河車神是如何煉成的?

宋軍在幽州城下鏖戰二十多日,加之四面被圍,只得連夜南退、爭道奔走,最終在遼國軍隊的追擊下演變為了潰敗,死傷萬餘人,獲兵仗、器甲、符印、糧饋、貨幣不可勝計,《遼史·本紀第九》記載:秋七月癸未,沙等及宋兵戰於高梁河,少卻;休哥、斜軫橫擊,大敗之。宋主僅以身免,至涿州,竊乘驢車遁去。高粱河車神由此也一戰

高粱河之戰是宋朝以收復燕雲失地為目的進行的第一次對遼戰爭,是宋朝和遼朝攻守交替的轉折點,這場戰爭不僅止住了宋朝統一的步伐,而且宋朝在以後對外戰爭中開始由盛轉衰,並處於被遼國壓制的狀態,收復燕雲十六州已遙遙無期的夢想。

宋太宗也在此戰中乘驢車一路狂奔70公里,好不尷尬。因為逃得太快,隨軍的文武大大臣在涿州等不到宋太宗,群龍無首。便打算擁立武功郡王、太祖趙光義之子趙德昭為新皇帝。差點丟了皇位的宋太宗回到汴梁後,他本人羞愧難當,顏面掃地,竟然連平定太原的賞賜都不準備發了,遭到武功郡王趙德昭的勸諫後,便對趙德昭心懷猜疑,並藉故責斥趙德昭,德昭看到太宗猜忌自己,自殺身亡。宋太宗的皇位才得以進一步穩固。

中箭之後的宋太宗最終也因為箭傷復發在公元994年而死,這也算是高粱河之戰宋太宗最後的收穫吧!

—公眾號原創首發,轉載註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