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守城悍將除袁崇煥外,還有一位名為鐵鉉的良將,抵禦燕軍數月。

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之中,有投誠叛國者,就有忠君愛國者,今天講的這位,是一名忠臣硬漢,他叫鐵鉉。也許有許多人都沒有聽過他的名字,但這都不影響他忠君愛國的英雄事蹟。

鐵鉉(1366年—1402年),字鼎石,鄧(今河南鄧州)人,明朝初年名臣,洪武年間,由國子生授禮科給事中。歷官山東布政使、兵部尚書。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在駕崩後,將皇位傳給了他最喜愛的孫子朱允炆。蓄謀已久的燕王朱棣終於發動了“靖難之役”。靖難之役歷時四年,年輕的建文帝缺乏謀略,再加上用將不對,致使主力不斷被殲。

濟南之戰是南軍為數不多的一場勝利之戰,不僅收復了德州,還成功地將朱棣打回北平,這場戰役就是濟南守將鐵鉉指揮的。

明朝守城悍將除袁崇煥外,還有一位名為鐵鉉的良將,抵禦燕軍數月。

靖難之役初期,鐵鉉只是做為後勤保障部隊,為前線部隊提供糧草。奈何燕軍駐守北方多年,常年與北元殘存勢力交戰,戰鬥力彪悍。而且北方許多部隊都曾是燕王的舊部,所以歸降者也不少。朱允炆派大將軍李景隆率領大軍討伐,鐵鉉又多方措置,支給糧草。不料李景隆累次戰敗,在白溝河為朱棣所破。

明朝守城悍將除袁崇煥外,還有一位名為鐵鉉的良將,抵禦燕軍數月。

由於濟南的軍事地位極重要,若取得濟南,進可南下攻打,退可畫疆自守。無奈之下,鐵鉉率部退守濟南城,準備死守濟南。為南京城的建文帝爭取時間,重新集結兵力與燕軍再戰。

朱燕王棣先是用常規的方式,強攻濟南城,可濟南城高池深,始終未能攻破。燕軍掘開河堤,準備水攻濟南城,可被守將鐵鉉發覺,鐵鉉想出妙計,在濟南城招募善游泳的人,暗在水中撬坍堤岸,水反灌入北兵營裡,燕軍的水攻計劃再次落空。鐵鉉見勢不妙,不能老是被動防禦,不如主動出擊,決定派千人詐降,誘朱棣進城,設計殺之。

明朝守城悍將除袁崇煥外,還有一位名為鐵鉉的良將,抵禦燕軍數月。

鐵鉉先命人於甕城內擺下陷坑,城上堆了大石,兵士伏於牆邊,高懸閘板。只要朱棣進城,放下閘板,前有陷坑矢石,後又有閘板,不死也便將朱棣活捉了。以後朱棣前往濟南城受降,走到城門口時,城門預設的閘板落下,但因為落得快了些,只打中了其所乘馬的頭。朱棣大驚,換馬跑回。由於事出意外,斷其後路等工作沒能成功。朱棣逃回軍營後,命人圍城攻打三個月。相持數月,燕軍運來大炮,把大石藏於內,向著城打來,城多崩坍。鐵鉉見狀,命人在一些木牌上寫了“高皇帝神牌”幾個字掛在城頭,燕軍只得停止炮擊。

明朝守城悍將除袁崇煥外,還有一位名為鐵鉉的良將,抵禦燕軍數月。

建文帝派大軍進軍河間,擾亂燕軍糧道。朱棣進退不得,便聽從道衍和尚的建議,準備撤兵回北平。鐵鉉在城上遙見北軍無意攻城,已猜到燕軍準備撤退。忙挑選軍士,準備器械糧食。八月十六,朱棣帶領燕軍鎩羽而歸,鐵鉉見此,大開城門同盛庸一齊殺出,大敗燕軍。一直追到德州,並收復德州城池。至此,濟南之戰結束。

之後幾年,朱棣繞開濟南,改變進攻南京的策略,最終攻進南京城,順利登上帝位,回想起進攻濟南城時的敗績,怎麼會輕饒濟南守將鐵鉉呢?被擒獲後的鐵鉉面對朱棣的種種逼問,始終不為所動,最終怒不可遏的朱棣活生生的割下了鐵鉉的鼻子、耳朵,並煮熟後逼鐵鉉自己吃下去。即使後來鐵鉉死後,朱棣仍然覺得不解氣,命人將鐵鉉的骨頭放入油鍋煎炸,成了真正的“硬骨頭”。

明朝守城悍將除袁崇煥外,還有一位名為鐵鉉的良將,抵禦燕軍數月。

這就是明朝鐵鉉的一段鐵骨錚錚的忠臣故事,作為歷代忠臣的代表性人物,他的才智、計謀、忠勇、鐵骨一直為後世所歌頌。如今在山東地區的鐵公廟,就是為了祭祀鐵鉉,一直被當作當地的土地神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