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上談兵”的趙括原來是個背鍋俠,這個人才是罪魁禍首

公元前261年,秦昭王派遣白起攻打韓國,佔領韓野王地區,韓上黨地區與韓國本土被完全截斷,迫於壓力,韓桓惠王同秦議和,割讓韓上黨地區給秦國。韓上黨郡守馮亭不願降秦,將上黨郡十七座城池獻給趙,上黨百姓多往趙避難,趙國派遣軍隊在長平地區接應上黨逃難過來的百姓。秦將王齕趁勢進攻趙長平地區,趙孝成王命老將廉頗迎戰,固守長平,歷史上著名的“長平之戰”就此拉開帷幕。

“紙上談兵”的趙括原來是個背鍋俠,這個人才是罪魁禍首

“紙上談兵”的趙括原來是個背鍋俠,這個人才是罪魁禍首

上面這兩張圖是上黨地區的地形圖以及“長平之戰”形勢圖,從這兩張圖可以看出,一但秦國佔領上黨全部,基本上就控制住了東進之路所有的高地;而失去上黨太行山脈這個重要屏障以後,東方六國基本上無險可守。作為志在一統天下的秦國而言,佔領整個上黨地區,對其有重大的戰略意義,秦國必然會舉全國之力來攻。作為此戰的防守方趙國,起初的戰略是命老將廉頗率軍固守長平地區。對於秦趙兩國而言,這是一場苦戰、一場殊死搏鬥,不僅僅考量的是兩軍對壘主將的智慧,更是考驗秦昭王和趙孝成王這兩位兩國最高統帥的戰鬥意志的一場大決戰。

“長平之戰”前期,秦趙兩軍進行過幾次小規模的戰鬥,趙軍數戰失利。出於對秦趙兩軍戰力的評估,趙國老將廉頗決定依託長平地區的有利地形堅守,以逸待勞。戰局這樣發展下去,對於秦軍而言殊為不利。

然而,歷史上歷次大決戰的勝負手很多時候並不取決於前線主將們,而取決於他們的君王。很快,戰爭的天平開始滑向秦國這一邊,趙孝成王在作死的道路上一去不復返。趙孝成王對老將廉頗數戰失利頗有微詞,對其堅守的戰略十分不滿,這位趙國的王似乎對決戰的慾望比秦軍還要強烈。

以此同時,秦國丞相範睢派遣使者攜帶千金前往趙國施行反間計,散佈流言“秦之所惡,獨畏馬服子趙括將耳,廉頗易與,且降矣。”, 意圖撤換主張堅守的老將廉頗。這個留言擊中了急於決戰的趙孝成王的心,使其下決心撤換那個不聽話的廉頗,派遣名將趙奢之子趙括帶援軍前往長平與秦軍決戰。作為趙孝成王欽點的主將,趙括只有堅決執行速戰速決這一條路可走。

“紙上談兵”的趙括原來是個背鍋俠,這個人才是罪魁禍首

秦王接到趙括代替廉頗成為主將的訊息後,大喜過望,“乃陰使武安君白起為上將軍。而王齕為尉裨將,令軍中有敢洩武安君將者斬”。趙括到前線後撤換了一批主張堅守的將軍,改變堅守戰略,開始全線出擊,被白起用計一分為二、分割包圍,糧道也被秦軍斷絕,處境非常危險。“秦王聞趙食道絕,王自之河內,賜民爵各一級,發年十五以上悉詣長平,遮絕趙救及糧食。”,等待趙軍的將是全軍覆沒的命運。

在趙軍被斷糧四十六日後,趙括親自組織剩下的精銳部隊突圍,被秦軍射殺。“括軍敗,卒四十萬人降武安君。武安君計曰:‘前秦已拔上黨,上黨民不樂為秦而歸趙。趙卒反覆。非盡殺之,恐為亂。’乃挾詐而盡坑殺之,遺其小者二百四十人歸趙。前後斬首虜四十五萬人。”這位悲劇的將領被後世冠以“紙上談兵”的稱號,受盡了後人的嘲笑。

然而這樣的悲劇,在接下來的漫漫歷史長河中還會發生多次。歷史上歷次大決戰的勝負手很多時候並不取決於前線主將們,而取決於他們的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