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懂大瀝|大揭秘!大瀝點解叫“大瀝”?

各位大瀝街坊

你知道“大瀝”這一地名的由來嗎?

今天瀝仔就給你來講講

“大瀝”地名的故事

圖懂大瀝|大揭秘!大瀝點解叫“大瀝”?

大瀝鄉村景色 吳凱文/攝

“大曆”一名,較早出現於明朝永樂六年(1408年)編修的《永樂大典》中,至清朝同治時,所有史志記載均為“大曆堡”,同治十年所修《南海縣誌》也是稱“大曆堡”,光緒朝中後期有“大曆”、“大瀝”兩稱同用,民國起統一稱“大瀝”。

圖懂大瀝|大揭秘!大瀝點解叫“大瀝”?

21世紀初的大瀝

“大瀝”與“大曆十大才子”

有口傳為大瀝因有唐代“大曆十才子”後人徙居而名,史料記載是否如此呢?

大瀝在唐代和北宋未有形成村落衍居狀況,或有個別人等暫居。當時的這裡屬於珠江流域下游地帶,為自然沖積地貌,地勢接近海平面,水網密佈,荊棘滿途,交通不便,潮水漲退落差大,其時還不適合大面積開墾耕種和人群居住,仍為大自然景狀。

而年號的“大曆”與地名“大瀝”不同字不同音,官方史志年號多用“暦”,大曆堡則為“歷”,現代簡體通為“歷”而已。唐代“大曆”年號的“歷”,粵語讀音同“力”,與現實大瀝地名的實際讀音大異。無論“歷”、“瀝”,在粵語發音都是同“力”音,與現實大瀝地名讀音不同。

可見口傳因唐代大曆年間(766-779年)“大曆十才子”其子孫衍居而得名“大曆”似沒有關聯。那麼“大瀝”的地名到底是怎麼來的呢?

“大瀝”的由來,看看史料怎麼說

據現存最早南海縣誌《大德南海志》(元朝大德八年1304年修)記載,北宋末南宋初,因戰爭、動亂、饑荒等因素,大批嶺南以北先民經唐朝張九齡修成的嶺南古道南遷入粵,他們初居南雄保昌縣(今南雄珠璣巷附近嶺南古道沿線),隨後陸續往南遷至廣南東道中心廣州城(當時的南海、番禺縣城),但由於人口劇增,大城大鎮已經難以容納大量的客戶,因此只能分散到各地州縣謀生,憑機緣擇地而居。

根據原大曆堡各自然村所存世的舊族譜、家史文字記載,基本各村莊開基祖都是始於南宋落籍大瀝,很多的還是南宋末元初,再有部分村莊是至明清兩朝北人繼續南下,以及在珠三角各地互相分衍散居而成。

圖懂大瀝|大揭秘!大瀝點解叫“大瀝”?

大瀝鎮鍾邊社群鍾邊村鍾氏大宗祠(現存最古老的民間祠堂之一)

在粵語字典以及網上帶發音的《粵語發音詞典》,唯一與大曆或大瀝之現實讀音相符的只有“壢”(粵語發音lik6),從大曆堡到大瀝鎮,無論字怎樣改變,民間對“壢”字的讀音沒有變化。由此可知早期口語土名是“大壢”,即使遠至省港澳和廣西粵語人,口語說到大瀝都是都“大壢”音。

“大瀝”源於“大壢”

在早期入粵的先民而言,荒蕪的土地是自己去開墾耕種的,粵人稱掘壢,即將土地平整,每行為一壢於上種植,壢與壢之間為壢坑用作排水儲水。因此大瀝一名原於口語的“壢”,到後來成文時,鄉間農人為求方便,簡寫為“歷”,傳至清末民初改為“大瀝”,其讀音均延續“壢”字發音。

圖懂大瀝|大揭秘!大瀝點解叫“大瀝”?

大瀝龍溪村土改前農民住的茅屋攝於1964年

至於“大”,是當時開墾土地耕種的壢特別寬大,這是對其他地方的壢相對而言,民間容易記住這個特點,久而久之大家都稱該地土名“大壢”,可知世間土地本無名,民間叫慣了,就約定俗成。又如平地泗瀝村,在明、清二朝的《南海縣誌》記載原名為“四壢”,也是經過時代的演變而成“泗瀝”,但保留“壢”字的讀音。

原來,“大瀝”只是一個簡單而樸實的土名,但這也並不影響大瀝的傳奇。探究名稱的變更與鄉村淵源,也讓後世能更加了解這個地方。

(本文選自中古鄉村歷史《大範史話》一書的章節,作者為南海地方誌專家人才庫成員、曾氏宗親網總編曾昭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