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暴君還是一代明主?商紂王的身世沉浮

一提到歷史上有名的暴君,很多人會想到商紂王。就像一提到曹操,大家很容易想到一代奸雄。

千古暴君還是一代明主?商紂王的身世沉浮

一部《封神演義》,讓很多人以為商紂王是歷史上有名的暴君,不僅昏庸無道,而且還沉迷酒色,所以西岐周武王才號召各諸侯起兵伐紂,最後消滅了商朝,建立了西周。可是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歷史上的紂王並沒有神話故事中那麼昏庸,他名帝辛,雖然並不是什麼賢明的君王,但也沒那麼天怒人怨。歷史上的商紂王和傳說之間充滿了矛盾,史記的記載就足以證明:《史記》記載的帝辛可不是一般人。原文是這樣的:“帝辛資辨捷疾,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手格猛獸;知足以拒諫,言足以飾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聲,以為皆出己之下”。由此可見,帝辛並不是《封神演義》當中那種昏庸無能的暴君,相反他還是文武雙全。否則帝乙為什麼在這麼多兒子當中,單單就選他?就是因為帝辛有過人之處。

千古暴君還是一代明主?商紂王的身世沉浮

孔子的學生子貢也曾對商紂王是否確實殘暴提出過質疑,在他看來這是有心之人故意將罪行加在紂王頭上。紂王名字中的紂其實是殘疾的意思,這是西岐周武王姬發在消滅商朝後,給他的諡號,非常不好聽,這也是後周人對他的貶損評價。

歷史上的帝辛有哪些主要成就呢?

第一、積極開疆拓土

近代,甲骨文發現以來,常見卜辭中頗有徵伐人方、屍方的記錄,使我們瞭解到在殷商時代末期,東夷與殷商也常兵戎相見,且有記錄說明殷商對東夷的征伐時間延續較長,規模也較大,遠涉淮河流域。我們從史書上了解到,當時商王朝所控制的勢力範圍北抵蒙古,西至陝西,南到湖北湖南,東控江淮,一直延續周代。由此可見紂王連年征戰,擁有相當大的國土面積。帝辛征伐東夷,這不僅僅是戰爭,還對文化的傳播有著極大的正向作用,對後世有著十分深遠的影響。

千古暴君還是一代明主?商紂王的身世沉浮

第二、改進人才任用機制

帝辛一改貴族制度下的用人標準,開始啟用民間的志士仁人,這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肯定是為大多數貴族集團的不解和憎恨,導致在統治階級的內部開始出現裂縫甚至對立。這也為後來武王伐紂埋下導火索。

千古暴君還是一代明主?商紂王的身世沉浮

第三、積極進行社會改革

有大量甲骨文證明紂王是新派,帝辛與其父帝乙經過武乙、文丁兩王復古之後,又力行新法。殷商自祖甲改革以後,引發了新舊兩派長期的內部鬥爭,至殷末越演越烈,乃不堪“小邦周”一擊,導致“大邦殷”土崩瓦解。有不少歷史學家認為,這個問題還可以從不同角度作深入的分析,例如思想信仰的轉變、社會文化的變遷或崩解等。

千古暴君還是一代明主?商紂王的身世沉浮

那麼,帝辛的壞名聲是怎麼來的呢?

第一,晚周人的刻意宣傳

因為周人克商,為了突出自己代商的正統性,自然而然的要把商紂說的是十惡不赦的暴君。晚周人對商紂這些荒淫腐化生活的傳說,不見得都是實錄。因為紂為亡國之君,而周人又視之為仇敵。所以周人對其罪惡必言過其實,任意誇大,方能顯示其徵商為拯民伐罪。這一點春秋戰國時人已經有所察覺。“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兩千五百年以前的子貢就這樣說了。

千古暴君還是一代明主?商紂王的身世沉浮

第二、《封神演義》的有意不實描寫與鋪陳

《封神演義》講述了一段在武王伐紂的歷史背景下,正邪鬥法神妖混戰的神話故事,這一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書中的主要人物商紂王被描述成人人恨之入骨的殘暴君王。最終牧野之戰,將士們臨陣倒戈,失去民心的暴君商紂王被武王所打敗,一把火將自己燒死在宮殿之中。

千古暴君還是一代明主?商紂王的身世沉浮

第三、帝辛自己的性格問題

帝辛雖然打的勝仗很多,但在對待俘虜卻很不好,於是在姬發聯合各路諸侯討紂時,俘虜很快倒戈。

有一位歷史偉人說過,商紂王其實是一個很有本事的人,能把當時的東夷和中原的統一鞏固起來,這在歷史上是有功的。

千古暴君還是一代明主?商紂王的身世沉浮

讀史可以使人明智。帝辛的悲劇告訴我們,事業很重要,做人更重要。

(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