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現在為什麼這麼窮,古代為什麼又那麼輝煌(一)

江西的古代是如此的輝煌,我們來看看,當時的人對江西的風評,蘇東坡說:”巍巍城郭闊,廬陵半蘇州,三千進士冠華夏,滿朝文武半廬陵”,廬陵就是古代江西吉安的簡稱;王勃說:“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民間風評:“一門九進士,父子探花狀元,叔侄榜眼探花,隔河兩宰相,五里三狀元,九子十知州,十里九佈政,百步兩尚書”。古代江西絕對是屬於中國數一數二的強省的,古代有多麼輝煌,更襯托出來現在的悽慘,對比周圍鄰居的湖南、湖北、安徽、廣東、浙江、福建,屬於妥妥的倒數第一;在中部省份,也是絕對的落後生。不僅鄰居比不上,相同地理位置的中部省份也比不上;存在感也是弱爆了。江西古代是如何猥瑣發育,一路狂刷經驗值,稱雄稱霸,最後又是如何從頂級玩家,手拿至尊神劍,身穿至尊鎧甲,到本人人頭先送為敬,菜到一種境界的地步呢。

江西現在為什麼這麼窮,古代為什麼又那麼輝煌(一)

滕王閣

第一江西的興盛,首先得益於人口。一個國家和省份發展,首先得有人,這一基本盤,你人口太少,是玩不過別人的,從古至今皆如此。江西人口開始快速增長始於唐朝,為什麼是唐朝呢 ?因為人禍,安史之亂。安史之亂是整個中國經濟中心開始南移和人口開始南遷的標誌性事件。

安史之亂髮生在755年—763年,打了整整8年,基本上把整個北方打沒了,首都淪落,唐朝廷僅剩下長江、淮河流域的賦稅支撐著。當時有一場著名的戰役,睢陽大戰,睢陽位於大運河的汴河河段中部,是江淮流域的重鎮,如果失守,運河阻塞,後果不堪設想。張巡、許遠守睢陽,兵力最多時也不滿7000,前後400餘戰,竟然殲滅叛軍12萬人。睢陽堅守10月之久,在此其間朝廷不斷地得到江淮財賦的接濟,前後一個月收復長安和洛陽,叛軍再也無力南下。唐朝天下得以保全,全仗睢陽堅守10月之久。戰後,整個黃河中下游,一片荒涼。杜甫有詩曰:“寂寞天寶後,園廬但蒿藜,我裡百餘家,世亂各東西”。這說明經過戰亂,廣大人民皆處在無家可歸的狀態中。安史之亂後,北方的戰亂導致人口大量非自然死亡,北方人口為了躲避戰亂大量南遷,一增一減使得中國南方人口數量首次超越北方人口。

唐朝江西治所在洪州南昌,人口為59。4萬戶,158萬口,到宋代江西是當時人口第一大省,北宋時期江西的人口占到了全國的10% ,鼎盛時期為446萬餘人。中國整體人口得南遷,使得江西人口得到迅猛發展,為經濟的發展奠定了基本盤,也是一個省份強盛開始的重要標誌之一。

第二江西的興盛,得益於贛江。江西不臨海,但是有一條河流——贛江,贛也成為現在江西的簡稱。贛江從河源至贛州為上游,稱貢水,在贛州市城西納章水後始稱贛江,貫穿整個江西南北。河運是古代最為廉價和快捷的運輸方式,可以說一條河流決定了古代一個城市的命運,為什麼歷史偏偏選擇的江西的贛江呢?江西地處中國交通大“十”字的交叉處,“橫向”看,江西處在長江中游,連線東西;“縱向”看,透過京杭大運河,到長江,再到鄱陽湖、贛江水系,可通往廣東一帶,這就是連通了海上絲綢之路的關鍵一環。這一地理位置在陸路交通不便,水運當道的古代社會顯得尤為重要。

江西現在為什麼這麼窮,古代為什麼又那麼輝煌(一)

贛江水系

長江水道得天獨厚,成為古時東西交通大動脈,但南北“縱向交通線”就不那麼暢通無阻了,有部分割槽域需要人為“疏通”,而這需要人為疏通的區域便是位於贛粵邊境的大庾嶺。大庾嶺又名梅嶺,位於今江西贛州大餘縣南25裡處,坐落在江西與廣東省界之上。清初顧祖禹在其獨撰的歷史地理著作《讀史方輿紀要》中,將這道橫亙於贛粵邊界的天塹稱為江西“重險”。其實,這道天塹早在秦時就已打通,據相關史料記載,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由於受到南嶺山地的阻礙,南北交通極為不便。因此,秦始皇命令在江西與廣東的交界處開闢大庾嶺陸路通道,以溝通江西贛江和廣東北江,使廣東與長江之間出現了一陸一水的南北向交通線路,從珠江出發,入贛江,再經過長江,進入京杭大運河直達北京,南北大動脈從此打通,於是財富財源滾滾流入江西。旁邊省份也有江,湖南有湘江,福建有閩江,湖北有更大的長江,為什麼偏偏贛江成為歷史的寵兒,讓江西有了通江達海的命。當然江西沒有海,當時的江河就是如今的海洋的優勢,當時的上海也遠沒有現在這麼繁榮,因為古代航海技術的落後,所以東西走向流入東海的閩江,並不能為福建帶來多麼大的交通優勢;也是南北走向與長江相連湖南的湘江,因為未能與珠江水系相連,南北不通,因此古代湖南被江西壓制了一千多年,整體實力上從未超越過江西。同樣擁有東西走向的長江水系的湖北,因為南邊是湖南,而不是廣東,不能接入海上絲綢之路這一黃金水路,歷史上同樣競爭不過江西。

所以地理即命運的,從大方面說,地理即命運在當前是宿命,不是迷信,倒是真實的信仰,是這塊土地的根,又具有普世的價值,是對共同價值的預設與實踐。人類當前是普遍存在對地理出生的感情認同,成為各地特色文化的一部分,成為人們預設的一種價值觀,也成為世界多樣化文化的相似部分;沒有了地理就沒有了文化的多樣性,沒有對地理的認同就沒有了特色文化的根,更沒有對整個民族的認同感。從小的方面說,中國有句俗話:山管人丁,水管財,江西因為擁有贛江這一南北走向的交通大動脈,連通了海上絲綢之路,絲綢之路的貨物和本身江西陶瓷、茶葉等產品,依賴這這一條重要的交通線路,使得貿易能夠互通有無,給江西帶了一千多年的財富,江西也依賴著這一交通要道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第三,江西古代農業實力的強大,在古代農業就是現在的工業,誰農業牛逼,誰就會擁有一席之地,畢竟當時的第一大矛盾永遠是吃飯問題,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才是社會兩大的主體階級。農民豐收了,地主有餘糧了,大家都吃飽飯了,才能談發展的問題。

江西在長江流域重要的農業省份之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素有“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之譽,以水稻種植為主,自唐代以來,逐漸成為全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其他諸如茶葉、棉花、麻類、菸葉、甘蔗等經濟作物亦均發達。江西農業發展有其自然條件的優勢,亦有社會影響的因素。

唐代開展了水利工程的普遍修築,唐以後發展成為全國重要產糧基地,宋代,江西漕運迸京的糧食分別佔江南六路總額的五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兩宋廣泛墾闢梯田,出現了“大田耕盡卻耕山”的局面。北宋時期糧食產量達到了豐盛階段,雖沒有確切數額,但以漕運情況可窺見一斑。北宋每年從東南各路徵收漕糧600萬石,江西為120萬石以上,在東南六路中居第三位。至南宋,每年從江西漕運的糧食就更多,“惟本朝東南歲漕米六百萬石,以此知本朝取米於東南者為多,然以今日計,諸路共六百萬石,而江西居三之一,則江西所出為尤多”。

明清則進行圍湖造田來擴大耕地面積,糧食生產得到長足發展,京城以外的大糧倉三分之二設在江西境內,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江西征米250多萬石,居全國前列,清代江西大米年輸出量達600萬石,江西糧產的豐足,一方面促使江西糧食生產長盛不衰而成為商品糧基地,另一方面使其能順利發展手工業、製造。

糧食產量的提高,促進了經濟作物進一步發展,農產品商品化擴大。茶葉生產較唐時更為普及,全江西境內49個縣植茶,佔總縣數的72%,就全國各州茶產量比較,年產超過100萬斤的州有7個,江西佔其二,其中隆興府為最高,年產2819萬餘斤。紹興末年,全國諸路合計茶課1781萬斤,其中江西462萬斤,佔26%,居全國之首。

宋明時期,江西一年上供和稅租絹達426256匹,此外還有和買、商稅等形式所出的絲綢,“和買絹歲五十萬匹”,若按當時蠶繭6%出絲率計算,繭量將超過10萬擔,江西蠶業發展到了最高峰。

江西農業的興盛,為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提供了最為堅實的基礎,也是江西輝煌歷史的重要組成重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