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四大賜服—蟒服、飛魚服、鬥牛服和麒麟服

古代中國作為衣冠上國,歷朝歷代都有著嚴格的服飾制度。作為國家的典章制度,服飾制度起到了禮序國家、穩定社會的作用。

但是在古代,還存在一種雖不屬於國家的正式服飾制度、但卻廣泛存在於國家政治生活中的官服制度。這種制度,來自國家官服形式,卻又遊離於國家服飾制度之外;既飄忽虛擬,又華貴具體,是一種不在品官服飾制度內、卻又高於品官服飾制度的制度,地位不可小視。這就是古代的賜服制度。

賜服,指的是由皇帝恩賜給臣屬的各類服飾。許多朝代都有賜服存在,而以明代的賜服最有特色。蟒服、飛魚服、鬥牛服和麒麟服,這些華貴富麗的賜服,是明代在官服以外、彰顯身份和地位的重要標誌,曾經在明代的國家政治生活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近年來各類影視劇的大肆渲染,也把蟒袍、飛魚服這類級別甚高的明代賜服以極端華麗的形象展示在今人面前。

01 蟒服

這是明代級別最高的賜服,是僅次於皇帝所穿龍袍的尊貴服飾,為明朝內使監宦官、宰輔等蒙恩特賞的賜服。《明史·輿服志》記載:“賜蟒,文武一品官所不易得也。”獲賜蟒服被認為是極大的榮寵。蟒袍加身,意味著位極人臣,榮華富貴。

蟒原指大蛇,《爾雅注》說:“蟒,蛇最大者,故曰王蛇。”明代的蟒紋與龍紋極為相似,整體造型與龍幾乎一樣,主要區別在於紋飾中的爪子,龍為五爪,而蟒為四爪。

明代的四大賜服—蟒服、飛魚服、鬥牛服和麒麟服

蟒服要配玉帶穿著,又分為“坐蟒”與 “行蟒” 兩種,坐蟒為正向而坐,行蟒為斜向側面而行,坐蟒的尊貴程度要高於行蟒。湖北荊州博物館藏有一幅明代萬曆年間首輔張居正的畫像,所穿的蟒服圖案即為正向坐蟒的形象。山東曲阜孔府所藏的孔子後裔第六十四代衍聖公孔尚賢穿的蟒服圖案則是斜向行蟒的形象。

明代的四大賜服—蟒服、飛魚服、鬥牛服和麒麟服

02 飛魚服

飛魚服是僅次於蟒服的一種賜服,一般得要二品以上的官員才有機會獲得。《明實錄》中常見以飛魚服賞賜邊關將領的記載。影視作品裡的明代錦衣衛,常常是身穿飛魚服,腰挎繡春刀。但是實際上並非所有的錦衣衛成員都有資格穿飛魚服,一般也只有錦衣衛的首領才有機會穿。

明代的四大賜服—蟒服、飛魚服、鬥牛服和麒麟服

飛魚服

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出警入蹕圖》,描繪的是明神宗謁陵的盛景。在皇帝身邊擔任儀仗和保護功能的,就是大名鼎鼎的錦衣衛了。畫卷中的錦衣衛護衛,均身著飛魚服,腰佩繡春刀,頭戴三山帽。

明代的四大賜服—蟒服、飛魚服、鬥牛服和麒麟服

《出警入蹕圖》區域性

飛魚的形象,源自《山海經》中的鰩魚,是一種有著鳥翼、能在海上飛翔的魚。後世其形象不斷變化。明代飛魚服上的飛魚紋樣,主體似龍形,明代前期紋樣為雙足四爪,雙翼,魚尾;後期紋樣出現了更接近蟒形的四足四爪,無翼,魚尾。飛魚紋和蟒紋的最大區別就在於尾巴,尾巴分叉的是飛魚紋,不分叉的是蟒紋。

明代的四大賜服—蟒服、飛魚服、鬥牛服和麒麟服

這一細小的差別,有時連皇帝也傻傻分不清。《明史·輿服志》記載,嘉靖皇帝看到兵部尚書張瓚穿著一身蟒服,很生氣地對大學士夏言說:“尚書也就二品,怎麼能擅自穿蟒服?”夏言解釋說:“張瓚穿的是皇上您欽賜的飛魚服,不是蟒服啊。”嘉靖憤然說:“飛魚怎麼都長出兩隻角了?今後要嚴加管束。”

03鬥牛服

鬥牛服是次於飛魚服的第三等賜服,一般授予三品以上的官員。

正如飛魚不是魚一樣,鬥牛也不是牛,而是一種形象類似於虯螭(傳說中的虯龍與螭龍)的生物。《宸垣識略》記載:“西內海子中有鬥牛,即虯螭之類,遇陰雨作雲霧。”《名義考》記載:“鬥牛如龍而觩角。” 觩,即為彎曲狀。

明代的四大賜服—蟒服、飛魚服、鬥牛服和麒麟服

鬥牛紋

明代的鬥牛服為蟒形、魚尾、頭雙角向下彎曲如牛角狀。鬥牛服的最大特點在於頭上雙角像牛角一樣向下彎曲。

明代的四大賜服—蟒服、飛魚服、鬥牛服和麒麟服

明代織錦鬥牛賜服

04麒麟服

麒麟服本為明代公、侯、駙馬、伯爵的公服,但因麒麟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著名的仁義之獸,明代皇帝亦將麒麟服作為一種賜服,賞賜給四、五品的大臣。 錦衣衛、指揮侍衛也穿麒麟服。

明代的四大賜服—蟒服、飛魚服、鬥牛服和麒麟服

明代過肩麒麟服

明代麒麟紋為龍首,頭部有雙角,體表有鱗片,脊背常為齒狀,足部為牛蹄狀,身長較龍短了不少。蹄狀足為明代麒麟服與其他賜服的最顯著差別。

明代的四大賜服—蟒服、飛魚服、鬥牛服和麒麟服

麒麟紋

上述四種賜服,在明代應用廣泛。蟒龍、飛魚、鬥牛、麒麟與龍一樣,都是現實世界中並不存在的動物形象。蟒、飛魚、鬥牛皆為龍形的變異,麒麟雖最不像龍,但因其為祥瑞之獸,聲名僅次於龍。所謂的

蟒服、飛魚服、鬥牛服、麒麟服本質上都是帝王龍袍的一種衍生物。

明代帝王利用透過賜服的形式,將帝王的恩寵施加於臣子,在表達皇帝對受賞官員的器重和關心、滿足受賜者心理需求的同時,也昭示了皇權的威嚴和不可侵犯,一定程度上籠絡了人心,強化了官員對皇帝的忠心,是明代皇帝鞏固皇權的重要手段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