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將軍臨危出征,曾國藩為保勝利與其約法五章,結果卻悔不當初

三國中揮淚斬馬謖的故事,相信大家應該都聽說過,作為一軍之將,只懂紙上談兵最終往往是以敗仗收尾,還可能造成無法估量的後果。但有的時候,在某些緊急時刻,也常常不得已啟用那些理論深厚但經驗少的將領,曾國藩就遇上了這種情況。

清朝將軍臨危出征,曾國藩為保勝利與其約法五章,結果卻悔不當初

清朝末年,太平軍起兵造反,清軍節節敗退。按照現在的歷史版本,我們都知道最後是曾國藩的湘軍滅掉了太平軍,但在這個過程中,縱使厲害如曾國藩,也有吃敗仗,用錯人的時候,李元度就是一個典型例子。

當時太平軍已經橫掃江浙一帶,直接逼向徽州,而當時湘軍距離甚遠,根本無法及時趕到。在這種危機的情況之下,只有派遣附近的軍隊前往最為恰當。於是,曾國藩便想到了在附近駐紮的李元度。

作為清朝的將軍,李元度的軍事理論還是相當深厚的,若是探討行軍策略,估計他三天三夜都能滔滔不絕。但是要說實戰,李元度僅僅參加過幾次規模不大的戰爭,算不得經驗。不過,在這種情況下,曾國藩也就只能趕鴨子上架,希望李元度能好好表現了。

為了保證戰爭的勝利,曾國藩與李元度約法五章,其中最重要的一條便是不能一意孤行,多聽一些有經驗的手下之言。但令曾國藩沒有想到的是,這李元度行軍打仗的手段太過詭異,完全不按照套路出牌。

清朝將軍臨危出征,曾國藩為保勝利與其約法五章,結果卻悔不當初

來到戰場之後,李元度絲毫沒有修建防禦工事的打算,直接安營紮寨,把自己暴露在敵人面前。若是按照正常兵書上所說,進可攻退可守才是兵家不敗之地,但這李元度明顯只想著進攻,完全沒有想過後路。

若是李元度後期能夠有奇招,出奇制勝,沒有防禦工事也就罷了,但關鍵他這是第一次指揮如此大陣仗的戰爭,經驗不足的缺陷就展現出來了。一場大戰過後,李元度非但沒有擊退太平軍,更是沒有為湘軍的到來贏得時間。

清朝將軍臨危出征,曾國藩為保勝利與其約法五章,結果卻悔不當初

更曾國藩無法接受的是,僅僅一場大戰就損失了大半軍隊,而太平軍卻是元氣未傷。得知這樣一個結果,曾國藩悔不當初,早知道李元度如此上不了戰場,當初還不如直接放棄徽州,總好過白白損失附近的大半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