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投降的人,待遇天壤之別

翻看明史,從元末的農民起義,到明末農民起義,一個歷史週期迴圈,投降的人何其多!背叛主子的人何其多!但同是投降的人物,後人對於各人的待遇是很大不同的,所謂天壤之別。比如對於洪承疇、吳三桂、祖大壽,可能是背叛外族,他們揹負甲級叛徒稱號。

同是投降的人,待遇天壤之別

比如在土木堡之變後,明英宗被俘,貼身太監喜寧叛變,比如為後金的入主中原立下汗馬功勞的范仲淹的後代范文程,都是貳臣的代表。但對於同樣一些背叛投降的人,如在元末的,乃至在明末的,就沒有揹負罵名,而是變成了棄暗投明、審時度勢、替天行道的選擇。比如背叛陳友諒的丁普朗投降朱元璋,比如元朝戶部尚書張昶本來是帶著招安使命卻投降了朱元璋,比如因為和李自成老婆有染而投降明朝的農民軍高階將領高傑,可能他們在歷史上的名氣不是很大,不是影響歷史程序的歷史人物,沒有獲得過多關注,自然難入史家的法眼而獲罵名。

同是投降的人,待遇天壤之別

又比如明末,多的是投降農民軍的官兵,多的是不戰而降,大開城門,可能罪不責眾,他們在後世史書方面,都是一筆帶過。諸葛亮七擒七縱並降服孟獲的故事,耳熟能詳,千古流芳。我們盛讚諸葛亮的大度,盛讚諸葛亮的容忍,盛讚諸葛亮的睿智,卻對於孟獲的反覆多次反叛沒有過多指責,雖然諸葛亮的做法是讓對方心悅誠服投降,但如此反覆多次的孟獲,試問現實生活中真是碰到此類人,幾人能容忍?

同是投降的人,待遇天壤之別

幸好故事是大團圓結局,如果不是完美收場,諸葛亮的多次放縱,會不會成為後人揶揄的笑柄?只是,歷史不只是大團圓,不只是美好的,也呈現殘酷的一面。如果放虎歸山,終成為大患。當然了,歷史從來是硬幣的兩面,不能只是一個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