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六世明君與六國君主對比,分析為何秦國能統一天下?富強到崛起

導語:從六世明君與六國君主對比,分析為何秦國能統一天下?秦國從富強到崛起,六國明君與庸主交替出現

《大秦帝國》一共分為四部,分別是裂變、縱橫、崛起、天下,其實講的是,戰國時期,地處西北邊陲貧弱秦國,從秦孝公起,歷經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莊襄王,秦王嬴政,從一個貧弱國家,到崛起強大,最後統一天下的歷程,這完全是一個屌絲白手起家,艱苦創業,成就事業的逆襲過程。

秦國之所以能夠成功統一天下,與其出現罕見的六世明君不無關係,從戰國初期的六國卑秦,到戰國中期的強大崛起,到戰國末期的所向披靡,秦國之所以能實現這樣的轉變,絕非一朝一夕之

,更非一人一事之功,這是一個前後相繼的過程,秦各代君主都毫不懈怠,勵精圖治,最終實現統一。我們先來了解下秦國的六世明君:

從六世明君與六國君主對比,分析為何秦國能統一天下?富強到崛起

秦國六世明君

秦孝公:商鞅變法富國強兵

秦孝公選擇了商鞅的法治變法,推行霸道政治,獎勵耕戰,將秦國帶向了強大之路;富國強兵後的秦國,率先對魏國發起進攻,三次大敗魏國,奪回河西部分土地;在外交方面,秦國實行了與中原各諸侯國平等外交,取得了與各諸侯國的平等地位;秦孝公又將都城遷到了咸陽,使得秦國在對外戰爭中處於戰略優勢地位,為秦國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總之,在秦孝公統治的二十餘年裡,秦國改變了落後面貌,為統一天下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初步奠定了“秦向東以制諸侯”的發展雛形。

秦惠文王,為秦國開疆拓土建立大後方

秦惠文王對外採取穩紮穩打的方針,經過張儀的連橫策略牽制其他諸國後,開始對魏國發動戰爭,奪取河西之地作為秦國發展的大後方,此外,秦惠文王又北滅義渠,南並巴蜀,進一步拓展秦國版圖。

隨著秦國實力不斷壯大,強國之路已變為東出之策,使得秦國被東方六國所忌憚,他們採取聯合的方針來抑制秦國的擴張;面對各國在蘇秦組織下的合縱攻秦的態勢,秦惠文王及時採取有效的戰略部署,推行張儀的連橫政策爭取盟友以化解合縱策略;先後

收買魏國,又欲聯楚攻齊,又不惜分一半漢中土地給楚國,達到同楚結盟的目的。

從六世明君與六國君主對比,分析為何秦國能統一天下?富強到崛起

在中原諸國的君主博弈期間,秦惠文王巧妙地運用多重戰略方針,取得了一系列對外戰爭的勝利,三次攻打趙國,兩次大敗楚國,進一步開疆拓土;秦惠文王是秦國的一個王,使秦國地位大為提升,推動著秦國

統一大業邁進。

秦武王開啟東進之路

秦武王不僅要當諸侯國盟主,更希望坐上天子的寶座,有一統天下的決心,為了完成這一偉業,他先後進一步平定巴蜀地區的割據勢力,又征伐西戎,保證秦國後方安定後,才逐步開展角逐中原的戰爭,如果說秦惠文王打通了東進之路,那麼秦武王奪取宜陽後,秦國進一步在中原站穩了腳。

秦武王嗜好武功,最終因舉鼎,力不能及而喪失性命,但秦武王並未輕易地發動對外戰爭,耗費國力,在保持國力的基礎上,卻打開了東進之路。

秦昭襄王,奠定統一基礎

秦國之秦孝公起,共用了一百五十多年統一天下,而秦昭襄王在位五十一年,由此可見,秦昭襄王的統治對秦國發展之關鍵;秦昭襄王繼位時,齊國秦國分別是東西方霸主,秦國的東進步伐受到以齊國為首的諸國勢力制約,甚至其他六國聯合起來攻伐秦國,使秦國暫時失去優勢,特別是趙國實力迅速上升後,成為左右戰爭時局的重要力量,如何避免諸國的聯合打擊,如何繼續推進東進統一,面對這種情況秦昭襄王採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

從六世明君與六國君主對比,分析為何秦國能統一天下?富強到崛起

秦昭襄王善於把握時機,消滅強國,他先化解以齊國為首的五國攻秦事件,又聯合諸國攻齊,擺脫東西對峙的格局,又透過對楚國的利用,對趙國的反間計,在長平之戰中徹底打垮趙國,從而使秦國佔據了兼併六國的絕對優勢,特別是長平之戰,基本掃清統一路上的障礙,使六國再也沒有與秦國相抗衡的能力。

秦莊襄王,穩步推進統一程序

秦莊襄王繼位為王極具傳奇色彩,他本來在趙國當質子,在呂不韋的精心運作和幫助下,他才得以最終登上王位,他是秦國完成霸業前的一位君主,重用呂不韋為使秦國經濟得到很大發展,除此之外,呂不韋的還對秦國的內外政策發揮巨大的作用。

在軍事方面,秦莊襄王恩威並濟,他並沒有對周室趕盡殺絕,而是維持著周室有名無實的君王,他想名正言順地接替周完成統一大業,此外,秦莊襄王,不斷對韓國、趙國、魏國發動進攻,奪取土地繼續將領土向東推進,每奪取一處,都設定郡進行管理,穩步推進秦國統一程序。秦莊襄王在位時間比較短,卻發揮了承上啟下的作用,鞏固秦國各項統治成果,延續了秦國的優勢,為秦王嬴政統一六國奠定了良好的國家形式和紮實的國力基礎。

從六世明君與六國君主對比,分析為何秦國能統一天下?富強到崛起

秦王嬴政,歷時十年統一中原

自秦孝公開始,秦國曆代君主都以統一天下為目標,併為此不懈努力,經過歷代君主奮力推進後,終於在秦王嬴政得以實現。秦王嬴政之所以能統一天下,與“奮六世之餘烈”所打下的基礎有關,更與手下的謀臣武將有關;秦王嬴政手下有李斯、尉繚、姚賈、頓弱等一大批謀臣輔佐,軍事上有王翦、蒙恬、白起等這樣蓋世名將攻城略地,助秦統一。

此外,秦王嬴政具有傑出的軍事戰略,在統一戰爭中,總體戰略安排和進攻目標的選擇上,他聽取尉繚建議,花重金離間六國權臣,從內部瓦解帝國,例如趙國聽信讒言殺害了唯一能帶兵抵抗秦國的名將,李牧;又以同樣的手法離間齊國不助五國伐秦;另一方面秦王嬴政還實行遠交近攻,從中央突破的戰略方針。

秦始皇用了十年時間,先後兼併了韓國、趙國、魏國、楚國、燕國和齊國,結束了春秋分裂割據的戰國時代,順應歷史潮流,滿足了人們擺脫亂世的願望,實行了大一統國家;秦王嬴政之所以能夠統一天下,正是秦國數代君主努力的結果。

與此形成鮮明的對比是,在同一時期,山東六國並沒有一個國家能夠連續不斷地出明君,持續推動國家發展,持續朝著同一目標前進,往往是出現一個明君,將國家實力推向一個高峰,之後便來一個庸君,或者昏庸之君,廢止改革變法,甚至將發展成果毀壞殆盡,這也是秦國最終統一,六國最終衰亡的重要因素。我們來了解下山東六國:

從六世明君與六國君主對比,分析為何秦國能統一天下?富強到崛起

六國

明君與庸主交替出現

魏國最早稱霸,人才流失,政局振盪

三家分晉後,魏國繼承春秋霸主晉國的衣缽,魏國在魏文侯時期推行李悝變法,軍事上進行吳起變法,開啟了戰國變法的先河,不僅國力增強,軍事實力也壯大,滅中山,向西奪取秦國河西之地後,魏國成為戰國時期最強大的國家,魏文侯還十分重視人才,大批能人志士匯聚到魏國。

魏武侯是一個有謀略、有抱負的君主,但在對待人才上,在任賢使能上比魏文侯遜色得多,魏武侯任人唯親,導致大批人才流失魏國,就連吳起也去了楚國,此後,魏國發展逐漸失去生機與活力。

好戰的魏惠王,沒能繼續進行變法革新,性格狂妄自大,將魏國放到了諸國的對立面上,拉開了魏國盛極而衰的序幕;魏惠王沒有扭轉魏國人才流失的局面,反而獨斷專行,又導致大批人才流失,這些人才反而是秦國、齊國、楚國崛起的有生力量;在桂陵之戰和馬陵之後,魏國的霸主地位被齊國取代。

從六世明君與六國君主對比,分析為何秦國能統一天下?富強到崛起

此後,魏國又歷經魏襄王到魏王假等五代君主,沒有出現雄才大略,懂得任賢使能的君主,反而多狹隘多疑的君主,這些君主胸無大志,抱殘守缺,在與秦國展開合縱連橫交鋒時,總被離間計所瓦解,導致戰爭屢屢失敗。

齊國:最強的諸侯,不戰而降

戰國時期,當秦國正在進行商鞅變法,國力逐漸上升是,齊國在齊威王的統治下,國力達到全勝成為戰國第一強國,齊威王是一位十分傑出的君主,他秉承“尊賢尚功”的傳統,推動齊國各項改革,在內政軍事上取得一系列的成就。

齊威王對稷下學宮加以發展,為齊國聚集眾多的人才,並且他用人從不問出身,鄒忌、淳于、孫臏都受到齊威王重用,為齊國發展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憑著出色的謀臣武將,齊國先後在桂陵之戰、馬陵之戰中兩敗魏國,使魏國跌落霸主神壇,而齊國成為新的霸主。

齊宣王繼位後,積極發揚重視人才的傳統,稷下學宮發展至全盛,齊宣王是一位任賢使能,勇於接受大臣進諫,他本來能延續齊國優勢,完成統一霸業,然而他在推進霸業的過程中卻屢犯致命錯誤,齊國沒有參與公孫衍發動的六國合縱伐秦,導致合縱國以失敗收場,此外,齊國又趁燕國內亂佔領燕國,得罪了其它諸國,使得齊國在外交上處於孤立無援的境地,又與燕國結下了仇恨。

從六世明君與六國君主對比,分析為何秦國能統一天下?富強到崛起

齊宣王濫用武力,耗費國力,又四面樹敵,徹底喪失與秦國對峙的機會,後來的齊湣王更是昏庸無能,剛愎自用,鼠目寸光,竟然聽從蘇秦建議,導致五國伐齊,幾乎將齊國帶上滅亡之路。

後繼位的齊襄王雖然依靠大將田單收復部分國土,但面對山河破碎,百廢待興的現狀,齊襄王缺乏挽救齊國頹廢的雄心,沒有采取有效政策,面對氣吞山河的秦國,無所作為的齊國只能等待滅亡的命運。

楚國:傳統大國、霸業中斷

戰國時期,楚國在楚宣王、楚威王帶領下楚國國力達到全盛局面,楚宣王時期,君臣團結,軍事實力強大;當時魏國是霸主,楚國為了牽制魏國,則圍魏救趙,有聯合齊國牽制魏國;對外雖然沒有過多的主動擴張和兼併,但雄踞南方的楚國曆來被中原諸國所忌憚。

楚威王時期,積蓄國力,適當地變防守為進攻,將楚國發展帶入全盛,他審時度勢,徐州之戰大敗齊國,將勢力擴充套件到泗水之上,向東大敗越國,向西臣服夜郎國,進一步開疆拓土,使楚國成為疆域最廣闊的國家。

從六世明君與六國君主對比,分析為何秦國能統一天下?富強到崛起

後來的楚懷王,偏信偏聽,不分是非,毫無全域性意識,將楚國的優勢逐漸喪失殆盡;在外交策略上,更是失敗的典型,不從整體利益出發,在合縱連橫中採取消極被動的態度,昏招出盡的楚國差點被淪為各國攻擊的目標,對外戰爭連連敗北;楚懷王時期是楚國由盛轉衰的節點。

楚懷王之後的頃襄王,楚烈王都是不思進取、昏聵無能的君主,強大的楚國最終葬送在毫無復國鬥志的君主手裡,儘管楚國在滅亡時,仍然擁有一定的戰鬥力,秦國曾耗費六十萬兵力才滅掉楚國,但自從楚懷王后,楚國霸業就中斷了,自然就避免不了被秦國吞併的命運。

曇花一現的趙國、韓國、燕國

作為戰國七雄的趙國、燕國、韓國,就領土面積、人口數量、國家實力來說,幾乎沒有完成統一天下的機會,但在七雄爭立的局勢下,他們憑著外交手段,合縱策略,對戰國時局還是起到相當的制約作用。

趙國崛起較晚,憑藉英明君主的統治,國力後來居上,實力強盛,趙武靈王提出胡服騎射,有步驟,有戰略的開展軍事改革,軍事實力迅速提升,趙武靈王趁機東擴胡地,吞併中山國,使趙國一躍成為東方第一強國。

從六世明君與六國君主對比,分析為何秦國能統一天下?富強到崛起

後繼的趙惠文王任樂毅為相,廉頗、樂乘為大將,藺相如為上卿,趙國軍力如日中天,成為唯一能與秦國相抗衡的國家;此外,趙國在趙奢的治理下,經濟繁榮,國力強盛繼續保持大國的地位。

但趙國的強盛並沒有延續下去,趙孝成王繼位後,重用親貴,腐朽昏庸,長平之戰的慘敗將趙武靈王的功業化為烏有,是趙國由盛轉衰的轉折點,趙孝成王時期,趙國國土大片流失,軍事力量衰弱,徹底失去了爭霸中原的可能,後繼者趙悼襄王、趙幽繆王都是昏庸之主,國內君臣離心離德,大批有真正實力的臣子被殘害,最終趙國在歷經三代昏庸君主的統治下,被秦國滅亡。

韓國術治變法,國力短暫強盛

三家分晉後,韓國國勢最強,特別是韓昭侯時期,申不害,進行術治變法使韓國國力得到巨大提升;但與秦國變法不同的是,韓國的改革並沒有持續堅持下去,在韓昭侯末年,就不再堅持秉承以往的治國原則,申不害變法半途而廢。繼位的韓宣惠王,雖然在五國相王中稱王,並不是韓國國力強大的結果,而是齊、楚、魏等國拉攏韓國一起抗衡秦國的無奈之舉。

面對秦國進攻宜陽的危局,韓宣惠王卻選擇相信楚國開的空頭支票,結果導致韓國孤立無援,秦國輕易攻取宜陽,本來並不強大的韓國從此淪為弱國,在外交上屢被大國利用,特別是被秦國利用,後來的韓國君主都沒有采取有效統治措施緩解韓國危機局面。

從六世明君與六國君主對比,分析為何秦國能統一天下?富強到崛起

韓桓惠王甚至連出昏招,派間諜水工鄭國幫秦國修水渠,以“鄭國疲秦”的計劃拖垮秦國,最後是賠了夫人又折兵,非但沒有達到目的,還幫助秦國修成了澤被千年的鄭國渠,加速了秦國統一的步伐,而韓國成為第一個被秦國吞併的國家。

燕國君主無作為

燕國的弱小與幾任君主的無作為有很大關係,先是歷經無能的燕王噲禪讓王位給子之的鬧劇,導致內亂,齊國趁機落井下石佔領了燕國國都,燕國國力大為衰退;燕昭王即位後,面對殘局,勵精圖治,任賢使能,樂毅、鄒衍、劇辛等名士紛紛前往燕國,在這些能臣的輔佐下,燕國一度呈現出繁盛局面,甚至差點滅亡強大的齊國,報了一箭之仇。

但燕昭王之後,燕國再未出現明君,燕惠王中了齊國的反間計,讓騎劫代替樂毅,使樂毅領導的五國伐齊的勝果化為烏有,後來的燕國國君,燕武成王、燕孝王、燕王喜三代國君都不具有雄才大略,被秦國遠交近攻的策略所利用,燕王喜自不量力挑起對趙戰爭,耗費國力,使得本來就弱小的燕國,更是疲憊不堪,最後被秦國吞併。

綜述

筆者認為

,在秦國進行商鞅變法崛起前,楚國就已經稱王,擁有遼闊的疆域,深厚的國力基礎,一直到秦國統一前,楚國都還保持強大的國力;魏國是戰國初期第一個霸主,魏武卒戰無不勝,時常敲打秦國,使秦王寢不安席,食不甘味;齊國在春秋時期就是大國,自馬陵之戰後,齊國與魏國平分天下,直到戰國中期,齊國仍擁有與秦國相抗衡的實力。

從六世明君與六國君主對比,分析為何秦國能統一天下?富強到崛起

戰國七雄中,最後崛起的趙國,經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改革後,是當時唯一能夠與強秦抗衡的國家,由此可見,除了秦國外,魏國、趙國、齊國、楚國都曾擁有統一天下的機會,卻與統一大業失之交臂,與“奮六世之餘烈”完成統一大業的秦國相比,君主是成就霸業的重要因素。

討論

筆者認為

,戰國七雄都曾出現過英明的君主,都擁有過統一的雄心壯志,將國家發展至全盛階段,但六國與秦國不同的是,英明君主的功業總是後繼無人,國家實力總是曇花一現,更有甚者,下一任或幾任昏庸君主,總是輕易地將前任英明君主的發展成果化為烏有,導致國家發展不前,逐漸走向衰敗。

正是秦國實現了善人治,自秦孝公後連出五代君主,即使是秦宣太后把持朝政時期,也為秦國開疆拓土,堅持法治改革,為統一天下奠定了基礎,也一直推動著秦國

前發展。秦國的歷代君主都朝著統一大業這一個目標堅定地奮鬥著,沒有出現昏庸之君阻礙統一大業的完成,秦國正是這樣從富強,到崛起,最後統一天下,完成霸業的使命的。

參考文獻:《史記》、《資治通鑑》、《韓非子》、《漢書》、《尚書》、《淮南子》、《呂氏春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