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臨終,錯殺一人,否則劉禪必一統三國!

在《三國演義》眾多英雄人物中,魏延可以說是比較特殊的一員大將,一方面他英勇善戰、文武雙全、為蜀漢集團立下了汗馬功勞,是當時不可多得的人才,另一方面他孤高自傲、剛愎自用、妄自尊大,一直不受諸葛亮所器重,但是在另一方面不能否認魏延在蜀漢後期起到了以老帶新的作用,儼然成了中流砥柱。魏延善攻,用兵,攻則拉枯摧朽,守則固如金湯,攻守自如,張弛有度,運用之妙,存乎一心。而最終更是被諸葛亮所殺,這更是最大的遺憾。

諸葛亮臨終,錯殺一人,否則劉禪必一統三國!

魏延本是荊州將領,後投靠劉備,於公元211年,魏延以部曲的身份隨同劉備入蜀,能作為劉備的部曲,那說明是劉備最信得過的人,等於是親信。在取代劉璋的過程中,魏延那是立下大功的,如平定廣漢郡、圍攻成都,魏延都是當時重要的將領,魏延也因此被劉備任命為牙門將軍。先後在劉備手下擔任牙門將軍的人主要有趙雲、魏延和向寵,這三人都是劉備最信得過的親信之一。

而魏延深受劉備信任,從另外的一件事也可以看出,就是劉備成為漢中王之後,需要一名重臣鎮守漢中,漢中乃是益州的屏障,又是蜀漢北伐前進的基地。其地位至關重要,留鎮者必須是能夠獨當一面的大將之才,而關羽在當時已經留守荊州,蜀軍上下議論紛紛,都以為必留張飛無疑,但是劉備卻在此時力排眾議,破格提拔魏延為鎮遠將軍,兼漢中太守。

諸葛亮臨終,錯殺一人,否則劉禪必一統三國!

此後,魏延一直駐守漢中十餘年,成為蜀漢最穩定的邊界,相比關羽,當時的關羽鎮守荊州,竟然將荊州失去,成為蜀漢由盛轉衰的轉折點,而魏延鎮守漢中,面對的是北魏,都沒有出現任何險情,而且人民安居樂業,由此充分的說明了魏延不但軍事才能非凡,而且施行政治、經濟能力也是相當不錯。

魏延命運悲劇始於他張揚的個性,正是由於他桀驁不馴的性格導致了一系列的悲喜劇。魏延剛愎自用,目中無人的性格同時也制約了他在蜀漢集團的發展。魏延加入劉備集團初期,還算不上主要將領。但他英勇善戰、智勇雙全,憑著他對戰爭藝術的獨特見解很快嶄露頭角。但魏延心高氣傲、私心太重、肆意妄為,不善處理與同僚之間關係。

諸葛亮臨終,錯殺一人,否則劉禪必一統三國!

在劉備去世之後,魏延與諸葛亮之間的矛盾就沒有停止過,魏延在戰略上與諸葛亮爭執發生在第一次北伐出兵之際。魏延提出出奇兵達以制勝的戰略方針,但諸葛亮了謹小慎微認為魏延言過其實因而並沒有採用他的戰術。並且在諸葛亮死後,魏延不願執行退軍計劃,並說:“丞相雖亡,吾自見在,府親官屬便可將喪還葬,吾自當率諸軍擊賊,云何以一人死廢天下之事邪?”)這個時候,蜀漢所有將領,包括長史楊儀、護軍姜維,都認為應該撤軍了,而魏延不。 最終造成了他的悲劇!

諸葛亮臨終,錯殺一人,否則劉禪必一統三國!

諸葛亮臨終時亦計劃著殺一個人魏延,他威名遠揚。在關中地區,無人敢犯,即使是勢力強大的魏軍,也不敢往他槍口上撞。然而,魏延天生心思想著冒尖兒,所以諸葛亮十分忌諱他,一直壓制著他的囂張氣焰。不僅如此,魏延為人還十分心高氣傲,到處樹敵,並且他也十分不爽諸葛亮。所以諸葛亮死後的遺書裡讓大軍撤退卻讓魏延斷後,魏延當然不從,所以魏延最終也只能落了個被斬殺的命運。若是他不死,劉禪必一統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