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著名的宰相之胡惟庸-歷史上最後一個丞相

歷史上著名的宰相之胡惟庸-歷史上最後一個丞相

丞相制度在中國歷史上源遠流長,從第一任丞相,秦朝的李斯開始,延續了近一千六百年。在這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皇權和相權一直都在鬥爭,從初始的相權制約皇權,再到相權被分割制衡,直到最終被它徹底消滅,可以說相權見證了專制皇權的崛起。在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正式的丞相就是明朝的胡惟庸,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下這位末代丞相。

胡惟庸是安徽定遠人,跟李善長是老鄉,自幼喜歡讀書,很有些才華,可惜生在了元朝那個年代,讀書人的地位可謂是一落千丈,他們不再是文曲星下凡,受人崇拜,而是成了後來人民戲稱的臭老九,被人瞧不起。這種現象根源就在元朝的糟糕的統治政策上。

元朝根據職業性質把所有人劃為十大類,分別是官、吏、僧、道、醫、工、匠、娼、儒、丐十級。信奉儒家學說的人排在第九位,這也是後來臭老九說法的來歷。僅比乞丐高一位,比娼妓還要低,由此可以想象讀書人的悲慘地位。

儒家思想在中國延續千年,它的影響已經深深刻在中華民族的骨子裡,哪是這麼容易說放棄就放棄的。所以這也是元朝統治短命的原因,沒有文人的支援,所有的政權都坐不穩。當時也正逢元末農民大起義,所以胡惟庸就去投靠了朱元璋,畢竟彼此的老家都很近,也算是老鄉。

一開始,胡惟庸並沒有被重用,畢竟當時的朱元璋已經有了李善長,所以胡惟庸只是從基層開始做起。但是他兢兢業業,做事認真,很少出錯,而且各類工作都處理得井井有條,所以李善長對他十分看重,一直都在提拔他。再加上朱元璋的老鄉情節十分濃厚,所以對胡惟庸也十分器重。

都說朱元璋也有自己的“三傑”,那就是李善長,劉伯溫和徐達。雖說比起劉邦的“三傑”稍微差點,但是也足以建立驚天動地的事業。不過要論起三人之間的關係,那可就讓人擔憂了。

首先,徐達常年在外領兵,所以跟另外兩人關係一般,但是李善長和劉伯溫卻常年在朱元璋身邊,兩人的性格迥然不同,時間長了難免產生摩擦。一來二去雙方開始在各個方面展開爭鬥,最終演化成黨爭。雖說朱元璋喜歡讓手下之間爭來鬥去,以此來達到控制的目的,但是雙方的鬥爭已經快要影響朝局的穩定了,於是朱元璋決定出手阻止。

他先從李善長開始,不停的敲打他。李善長也是個聰明人,很快明白自己的處境,但是又不甘心就此放棄,於是決定金蟬脫殼,找個接班人繼續下去,他選中的這個人就是胡惟庸。於是向朱元璋推薦胡惟庸,朱元璋對胡惟庸的印象也不錯,於是就讓胡惟庸接替李善長的丞相之職。

自此以後,胡惟庸事事謹慎,小心侍奉朱元璋,也慢慢得到了朱元璋的寵信。漸漸的胡惟庸的膽子越來越大,很多事情開始擅自處理,不再向朱元璋稟告。恰逢另外一位丞相因罪被殺,胡惟庸成了唯一的丞相,百官的領袖,他的權勢已經無人可擋。聽他也變得更加驕橫跋扈。把持朝政,賣官鬻爵,收攏屬下,把朝廷的官職當作買賣的商品。許多人都奔走於他的門下,只求謀得一官半職。大將軍徐達看不起他的作為,向朱元璋報告,胡惟庸竟然找人要殺掉徐達滅口,可見他喪心病狂到了什麼地步。

歷史上著名的宰相之胡惟庸-歷史上最後一個丞相

當時劉伯溫也對他很不滿,畢竟身為御史中丞,類似於今天的紀委檢察院,再加上劉伯溫本身作風也比較正派,於是雙方結下樑子。再加上劉伯溫還跟朱元璋點評過胡惟庸,當然了,以劉伯溫的性格指望他睜眼說瞎話那是肯定不現實的,所以胡惟庸對劉伯溫可謂恨之入骨。碰巧劉伯溫生病,也不知道是有心還是無意,

朱元璋派胡惟庸前去探望。結果劉伯溫不久之後便去世了。所以後來人們都說是胡惟庸下毒毒死的劉伯溫,可是卻沒有什麼真憑實據。可依照胡惟庸謀殺徐達的膽量,他是絕對能做出這事來的。

沒了劉伯溫的牽制,胡惟庸更加囂張跋扈,他一方面透過聯姻等手段,加強和李善長等其他大臣的關係,打壓言官,排除異己。另一方面收買對朱元璋有意見的其他大臣,威逼慫恿他們與自己結成同盟。此時的胡惟庸已經陷入瘋狂,他要的不再是高官厚祿,而是大明江山。

本以為把自己的同黨搞得多多的,自己距離勝利就又進了一步。但是胡惟庸千算萬算,還是漏算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朱元璋。畢竟從一個乞丐和尚坐上帝王寶座,朱元璋絕非常人。這麼長時間來,朱元璋一直對胡惟庸的所作所為視而不見,不是因為害怕而是嘲弄。在他眼裡,胡惟庸就像個不知天高地厚的跳樑小醜,他只需要輕輕一發力就可以將他打倒,根本不費吹灰之力。想想自己以前的那些對手,陳友諒,張士誠,王保保,朱元璋甚至還感慨江河日下,自己的對手已經越來越不經打了。

歷史上著名的宰相之胡惟庸-歷史上最後一個丞相

朱元璋不是沒敲打過胡惟庸,希望他能收手,可是胡惟庸完全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以為憑藉自己在朝中的地位和同黨的數量,朱元璋不會把自己怎麼樣。朱元璋只好把歷代帝王留下來的的屠刀拿出來,輕輕的擦拭乾淨,然後徹底解決問題。

一旦決定動手,朱元璋的行動就再也無法阻擋。先是藉口外交事件把胡惟庸和他的同黨拖下水,然後嚴刑審訊他的同黨,開啟缺口後就把胡惟庸治罪下獄,最後處死。一套動作行雲流水,比獨孤九劍還讓人應接不暇,胡惟庸在這套組合拳面前連反應的時間都沒有,更別說拉著同黨起事了,腦袋就掉在了地上。在朱元璋面前,胡惟庸還是太嫩,這根本就不是同一個級別的對抗。

而且朱元璋還趁機大做文章,把朝中其他有二心的大臣紛紛打成胡惟庸的同黨,屠刀染紅了京城的天空,受株連的一共有三萬多人。朱元璋鑑於丞相權勢太大,留有隱患,也趁機把丞相給撤了,算是徹底消滅了其他人挑戰自己權威的機會。

胡惟庸本是宵小之輩,一朝得勢,權勢逼人。然不能恪守臣節,最終還是成了皇權和相權鬥爭的犧牲品,最終只是一個不知天高地厚的跳樑小醜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