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陽湖之戰,朱元璋與陳友諒的命運決戰

元朝末期,天災不斷,元政府腐敗而殘暴,時局動盪,1351年,劉福通在潁州率紅巾軍起義,點燃了元末農民大起義的烽火,各地群起響應。緊接著,徐壽輝、彭瑩玉起兵於蘄、黃,相繼佔領了湖北,江西、安徽、福建、浙江、江蘇、湖南等大片地區,有百萬之眾。1360年,部將陳友諒用計殺死徐壽輝,自稱皇帝,國號漢,控制了長江中游地區。

陳友諒本是一位漁家子弟,生活貧寒,後來做了縣裡的一個小官,但是他的目標不僅於此,紅巾軍起義後,他立馬就加入了起義軍。陳友諒心狠手辣,心思機敏,很快就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文書

升至

為重要將領,成為了軍中的二把手。殺死徐壽輝後,陳友諒愈加驕狂,一時間成為江南最強勢力。

鄱陽湖之戰,朱元璋與陳友諒的命運決戰

此時,朱元璋以金陵為根據地已經掌控了皖南以及浙東大片區域,他採用“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策略強化統治區域內部的發展和防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朱元璋位於長江下游,而陳友諒則在長江中游,他們之間都已經視對方為障礙,兩軍開戰的局面成為必然,兩者之間的爭鬥不僅關係到彼此的生死存亡,也是一統華南華中的戰略性決戰。陳友諒掌控著安慶、九江、武昌三個戰略重鎮,地域廣闊,兵強馬壯,僅水軍兵力就是朱元璋的十倍。

1360年,陳友諒率十萬水師越過朱元璋佔據的池州,攻佔太平(今湖北棗陽境內),奪取採石(今安徽馬鞍山境內),並派人和盤踞吳地的張士誠聯絡,企圖合作以夾擊朱元璋。朱元璋洞察局勢,心知一旦陷入兩面作戰的困局必敗無疑,當此形勢,必須在張士誠到來之前集中力量擊敗陳友諒。於是朱元璋採取了誘敵深入、設伏聚殲的策略,他讓陳友諒的老友康茂才寫信向陳友諒詐降,約定於江東橋(今南京江東門附近)接應,而暗地裡派遣伏兵於周圍,準備圍殲陳友諒。

果然,急於求勝而不可一世的陳友諒信以為真,親率大軍抵達江東橋,眼見他進入伏擊圈,朱元璋發訊號大舉進攻,頓時伏兵四起,水陸夾擊,陳軍大亂,被殺死淹死者不計其數,陳友諒拋棄軍隊乘小船逃回九江。朱軍俘虜陳軍兩萬人,並乘勝追擊,奪回了安慶、太平、袁州等多地,並將陳友諒的大量艦船收繳充實水軍。然而,雖然慘敗,但是陳友諒是不會被輕易被打敗的,只用了三年時間,他就重新建立了一支強大的水軍。

鄱陽湖之戰,朱元璋與陳友諒的命運決戰

1363年,一場規模空前激烈的生死大決戰在鄱陽湖上演,此次戰役規模宏大,艱苦異常,雙方在湖內打了三十六天,陳友諒的水軍“聯巨舟為陣,樓櫓高十餘丈,綿互數十里”,“望之如山”。

雙方展開激戰的三天內,陳軍屢戰屢敗,形勢逐漸不佳,甚至有大將投降朱軍,導致軍心動搖士氣低落。經過一個多月的艱難對峙,陳軍糧草不濟,難以支撐,企圖突圍撤退,朱元璋抓住時機實施火攻,又以伏兵圍擊,雙方陷入膠著。眼看軍隊左衝右突難以行進,陳友諒心躁,從所處的船中探出身體剛欲發號施令,一支流箭突然襲來,從他的眼睛射入直貫入腦,當場身亡。首領既死,軍隊潰散,數萬人投降朱軍,一代梟雄陳友諒從此落入歷史帷幕,而朱元璋也徹底掃除了統一南方最大的威脅。此次戰役以朱元璋大勝而告終,創造了中國水戰史上罕見的以少勝多的案例,同時被視為是中世紀世界規模最大的水戰。

鄱陽湖之戰,朱元璋與陳友諒的命運決戰

鄱陽湖之戰中,陳友諒之所以失敗,除了與他的戰略指揮失誤有很大的關係之外,還與陳友諒本人性格有著關。陳友諒多疑且狠辣,使得部將離心,從戰役中不斷有人投降朱元璋軍隊就可以看得出來。而且陳友諒的帝位來的言不正名不順,徐壽輝擁兵十年馳騁大江南北,部將甚眾,卻最終被陳友諒砸碎頭顱篡位,人心不服最終使軍隊內部容易分崩離析。與他相反,朱元璋是個籠絡人心的好手,雖然在大明成立之後,他大肆屠戮功臣,但是在打天下的時候,他善於利用人才且關懷備至,

胸懷韜略,深謀遠慮,這樣的人能成功也是早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