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確實要回頭看,“揮淚斬馬謖”的送別確實讓人揮淚

其實,街亭之戰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只是因為演義了一場“揮淚斬馬謖”的大戲,或叫“失街亭”、或叫“失空斬”而廣泛流傳。

街亭是一個很小的地方。而這一彈丸之地,根本在地圖上找不到的地方,卻成了今甘肅省多個縣爭奪屬地的熱門話題。天水市秦安縣隴城鎮、平涼市莊浪縣韓店鎮、張家川回族自治縣龍山鎮都說街亭之戰發生在他們那裡。

歷史確實要回頭看,“揮淚斬馬謖”的送別確實讓人揮淚

據北宋樂史撰寫的《太平寰宇記》載:“街泉亭,俗名漢街城。在縣(隴城)東北六十里,漢立街泉縣,以屬天水郡。即三國時馬謖為張郃所敗之處。”照此說,街亭當在古隴城縣也就是今天的天水市秦安縣隴城鎮東北方向的交點附近。從魏軍張郃進軍路線穿越番須道來看,更準確地說,街亭之戰就發生在今天的平涼市莊浪縣韓店鎮菜子灣一帶。

書載街亭山高谷深,地勢險要,為歷史上重要軍事關隘、兵家必爭之地,進可攻關中,退可守隴右。歷史上群雄角逐,戰事頻繁,在這裡曾多次進行過大規模戰爭。

公元228年的春天,正是在這個地方,一個名叫馬謖的將軍打了一場敗仗,直接導致蜀漢第一次北伐戰爭失利。馬謖就此留名,街亭也因此被人記住。

歷史確實要回頭看,“揮淚斬馬謖”的送別確實讓人揮淚

當時,諸葛亮為實現“北定中原,興復漢室”大業,在拒絕魏延“子午谷奇謀”後,一面命令趙雲、鄧芝率領部分蜀軍出箕谷作為疑兵,揚言“兵出斜谷”吸引曹真主力;一面親率大軍北出祁山,攻伐曹魏。

可是,諸葛亮大軍進入天水郡後,攻城並不順利。他推測魏軍可能從長安方面發兵增援,而最可能走的道路就是穿越隴山的番須道、隴坻道。當得知曹魏援軍將從番須道急速進軍時,諸葛亮急派參軍馬謖為主將,王平、高詳、李盛、張休、黃襲為副將,領萬人兵力前去迎敵。番須道口是阻擊魏軍的最佳選擇地點,街亭曾為縣,叫街泉縣,後降為亭,有一城,或許就是舊的縣城。

蜀軍即使據城把守,就算自保不敗,但未必能阻擋魏軍西進,諸葛亮豈能不知?按一般軍事原則,馬謖部欲阻擊東來之魏軍,須在谷口或穀道之內,據險扼守。

歷史確實要回頭看,“揮淚斬馬謖”的送別確實讓人揮淚

現有三國研究者提出,諸葛亮原本是派馬謖據守番須道口的。不料,魏軍進軍速度太快,馬謖尚未趕到,魏軍張郃部已過了隴山,街亭是不得已臨時選擇的阻擊點。如果真是這樣,那馬謖“依阻南山,不下拒城”,街亭城小破舊,首選並搶佔高處,無疑是正確的。馬謖的錯誤,是他在指揮上“舉措煩擾”,把手下人指揮得團團轉,無所適從。又拒聽王平規勸,沒有考慮軍隊吃水問題,加上低估了魏軍軍事實力。張郃得知蜀軍憑高紮營,驅大軍一擁而進,四面圍困,切斷了蜀軍下山取水之路,蜀軍不戰自亂。魏軍乘勢放火攻山,馬謖持續數日後,帶殘兵敗將突圍。紮營山下的王平領兵相救,又遇張郃攔路廝殺,因勢孤兵寡,只好倉皇而逃,撤退天水。結果,蜀兵大敗,失了街亭。

諸葛亮從天水退回漢中,依照軍法,斬了馬謖,給趙雲以降職處分,同時,上疏“請自貶三等”。他還在《勸將士勤攻已缺教》篇中說:“大軍在祁山、箕谷,皆多於賊,而不能破賊為賊所破者,則此病不在兵少也,在一人耳。今欲減兵省將,明罰思過,較變通之道於將來。”足見街亭所喪,教訓深刻。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失街亭”。

街亭之失,千百年來世人一直恥笑的是馬謖,認為馬謖誇誇其談,是第二個“紙上談兵”的趙括。有歇後語說:馬謖失街亭——言過其實。然而,事實真是這樣嗎?

歷史確實要回頭看,“揮淚斬馬謖”的送別確實讓人揮淚

蜀漢建興三年(公元225年)諸葛亮平南時,冥思苦想無一良策,馬謖獻“攻心為上”之計,使西南雲貴川少數民族叛亂得以平息,直至蜀漢瓦解再無叛亂。針對蜀國“兵馬疲蔽”,民怨沸騰,馬謖又適時提出“只宜存恤,不宜遠征”的休養策略,保證了蜀漢政權穩定。尤其是在北伐前夕,諸葛亮擔心司馬懿威脅巨大,進退維谷之際,馬謖獻計,成功離間了魏國曹睿與司馬懿君臣關係,使曹睿罷免了司馬懿兵權,為蜀漢北伐奠定了勝利基礎,才使得諸葛亮敗夏侯,收姜維,破羌兵,滅王朗,緊接著連克南安、安定、天水三郡,曹魏舉國震驚。由此,公平地講,馬謖應該是一位難得的高階參謀和戰略型人才,是智謀之士。

那麼,街亭之失到底是誰的失誤呢?嚴格地說,是諸葛亮舉措失當造成的。首先,北伐之前,魏延獻“子午谷奇謀”之計,被諸葛亮否決,失去了一次難得的機會。諸葛亮自以為萬無一失的謹慎策略,已經蘊藏著失敗前因。其次,諸葛亮進入天水,料魏軍必然派兵增援,且路線知曉,完全可以派出更多的兵力,更強的將領,更早地趕到隴山,據守險要,而不是急於圍攻祁山、上邽等地。遺憾的是,蜀軍整體表現為進軍緩慢,不明敵情,舉措失當,欲求面面俱到,實則處處受挫。三者,諸葛亮若欲奪取隴西,應派魏延或趙雲出斜谷,實兵出擊,有力地打擊敵人。而不是派趙雲、鄧芝少數兵力出斜谷,只作疑兵,進行戰略迷惑。當時曹真在長安軍隊不足3萬人,又分佈各處,而諸葛亮北伐號稱20萬,實際10萬人左右,若分兵3到5萬人,在今眉縣或寶雞一帶阻擊曹真,拉開戰事,那麼曹魏根本無力分兵攻打祁山,諸葛亮則可成功收復隴右。

歷史確實要回頭看,“揮淚斬馬謖”的送別確實讓人揮淚

何況,縱觀諸葛亮五次北伐,沒有一次分兵戰略,總是大軍一起,行動緩慢,為曹魏馳奔增援留下了足夠時間。最後,街亭之戰,諸葛亮放著具有實戰經驗的魏延不用,忘記了劉備“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的囑託,而是派毫無實際作戰經驗的高階參謀馬謖領兵,這本身就是用人不當。

後來,戰況發生變化,即使馬謖失利,街亭失守,諸葛亮仍可率大軍馳援,繼續尋找戰機。可是呢,他卻下令撤退,致北伐成果瞬間俱失。

歷史確實要回頭看,“揮淚斬馬謖”的送別確實讓人揮淚

處理馬謖,諸葛亮本應自己承擔部分責任,給馬謖以適當的懲罰,為蜀國保留一位高智謀人才,但諸葛亮卻選擇了“揮淚斬馬謖”,導演了一場有情有義的送別。保全了自己,責任推給了別人。就這樣,大家眼睜睜看著一個高階謀士被送上了不歸路。

蜀國人才本就不多,殺了馬謖只能是親者痛,仇者快。加上諸葛亮對魏延長期壓制,重用楊儀,導致具有政治和軍事全才的魏延被楊儀、馬岱這等小人所殺,後楊儀又被劉禪以叛逆罪收監自殺。蜀漢後期無人,走向衰亡,自在情理之中。

(文/劉明)

敬請關注“五色石文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