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分析韓信為什麼能贏?

漢初名將韓信的一次戰役。給我開了一個挺大的腦洞。

這次戰役叫井陘之戰,名氣不得了。因為它為中國文化創造了兩個成語,一個是“背水一戰”,還有一個是“置之死地而後生”。

故事情節你肯定知道。我們簡單複習一下。

話說韓信,那是劉邦手下的名將,號稱“韓信將兵多多益善”嘛。在公元前205年,韓信以3萬人的兵力,擊敗了趙軍20萬人。怎麼贏的呢?過去知道的情節是這樣的,韓信讓軍隊在水邊列陣,面對敵軍,也就是說,後面是河,前面是敵人,沒有退路,於是激發起了部隊計程車氣,一戰而勝。

理性分析韓信為什麼能贏?

這一仗打贏了,事後他手下人就問了:兵法上都講,列陣要在山前和水後,你偏偏在水前列陣,居然還能贏。這是什麼神奇的搞法?韓信就教他們了:“此在兵法,顧諸君不察耳。”這事兵法上有,只是你們不知道而已。所謂“陷之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只有當所有人都沒有退路的時候才能打仗嘛,有退路,人都跑了。大家都說,服!

那韓信說的兵法上的話,有沒有錯呢?沒有,《孫子兵法》上確實有這樣的說法。但是奇怪的事情來了。後世所有想學韓信的人,沒有一個成功的。比如三國時期的徐晃,也是搞背水一戰,結果被趙雲殺得人仰馬翻。

想想也是,大多數人如果身臨絕境,那恐怕第一反應是驚慌失措,得有多大的勇氣才能拼死一戰啊?

實際上,冷兵器時代,打仗拼的不僅力量,更重要的是士氣。有句話叫兵敗如山倒,一千人計程車氣高昂的隊伍完全可以屠殺幾萬人計程車氣崩潰掉的軍隊。我就曾經聽一位研究冷兵器戰爭的朋友講過。古代的守城戰,如果兵力不是特別弱勢,守城的時候,往往是倚城而戰,就是軍隊開到城外,背後是城,和敵人開打。我方知道自己還有後手,大不了退回城內,敵方知道很難消滅我們,在士氣上就拉開差距了,我方更容易贏,這才是古代城牆真正的價值。情況真要演化到城頭爭奪,那我方計程車氣反而就瀕臨崩潰了,其實城是很難守得住的。

你看,這個原理豈不是和韓信的背水一戰正好相反嗎?到底是身臨絕境的人,還是有希望的人有士氣呢?那麼哪個對呢?

王煜全老師推薦我看的那篇文章,就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我們來看具體過程。

戰爭的背景,我們就略過了。直講核心戰場。背水一戰,總有個水,就是一條河。這條河當時叫“綿蔓水”,今天叫“綿河”,位於太行山井陘口。

理性分析韓信為什麼能贏?

韓信的部隊在河西,趙軍在河東。隔水對望。韓信做的第一件事,是半夜悄悄地派了2千名輕騎兵,脫離大部隊,在另外的地方,悄悄渡河,到了河東,在趙軍大營北邊的山上埋伏了起來。請記住這顆棋子。後面有妙用。

第二天,韓信的大軍3萬人,先派出了1萬人的精銳部隊渡河。在河邊列陣,也就是背水列陣。趙軍一看,什麼?韓信背水列陣,這是不是傻?都笑。這一笑,也就錯過了這場戰爭中趙軍唯一的機會:這時候該出擊,把韓信的軍隊趕下河。

我囉嗦一下,幫你再整理一下戰場上這個時候的形勢。

自西向東,最西邊是韓信的2萬人的主力部隊,然後是那條河,然後是韓信1萬人的先頭精銳部隊,然後是趙軍的大營。然後在趙軍大營背後的山上,還有韓信的一支2千人的伏兵。當然了,這隻伏兵的存在,趙國的軍隊是不知道的。就是這麼個形勢。

然後就是奇蹟上演的時刻了。

韓信壓陣,帶領主力2萬人渡河。那豈不是和那1萬人的先頭部隊會合了嗎?並沒有。這2萬人過河之後,沒停,繼續前進,到趙軍的大營前列陣求戰。那先過河的那1萬人呢?沒動。還在河邊。這顆棋子,後面有妙用。

趙軍將領一看,那真是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你偏來,你捨得死,我就捨得埋。我這裡是20萬大軍,你韓信帶了2萬人就到我營前叫板,而且你還背河列陣,身陷絕地,犯了兵家大忌。那好吧,出營打它!

理性分析韓信為什麼能贏?

兩軍開始正面硬剛,殺得天昏地暗。趙軍相對漢軍,數量上佔優勢,所以漸漸的,漢軍就落了下風。打不過,就且戰且退,一直退到了河邊上。

這時候發生了什麼?韓信留在河邊的那一萬精銳部隊,這個時候已經休息得差不多了,以逸待勞,加入了戰團。兩軍就在河邊開打,這個時候,韓信喊出了那句流傳千古的名言:“退無可退!諸君何不奮力而戰!”

我們把眼光從河邊這個區域性先拿開,看整個戰場,這時候,戰場上誰最難受?不是激戰中的軍隊,而是在趙軍大營中看家的那部分軍隊。畢竟20萬人,肯定要留一部分看家的。算是趙軍的預備隊吧。他們一看,只要再加把力,韓信肯定完蛋啊。再說了,這功勞,再不搶就沒了。於是趙軍傾巢而出,下山摘桃子來了。

你應該想到這個時候該發生什麼了。還記得我們前面講的那顆棋子嗎?韓信提前埋伏在趙軍大營後山上的2千輕騎兵上場了。趙軍大營這個時候已經幾乎是一座空營,2千人足夠拿下了。拿下之後,迅速拔下趙軍的旗幟,換上了漢軍的旗幟。然後大喊,趙國已滅,趙王已成俘虜。這當然是虛張聲勢。

理性分析韓信為什麼能贏?

現在你再看20萬趙軍,本來好好的優勢,突然自己被包了餃子,老家被佔了,前方還有如狼似虎的韓信主力。趙軍軍心就亂了。前面我們講,冷兵器時代的戰爭,士氣是關鍵。一旦軍心不穩,軍隊越多,崩潰得就越厲害。後面的事就發生得很自然了。趙軍主將被斬,趙王被擒,韓信一戰成名。

我們回顧這個過程,不得不感慨,韓信真是一個心理大師。

他要經營的,其實就是趙軍心理崩潰的那個瞬間。20萬大軍一旦軍心崩潰,後面就是屠殺了。那怎麼讓它崩潰呢?要讓趙軍意識到自己被前後夾擊。怎麼才能前後夾擊呢?畢竟趙軍有絕對的人數上的優勢啊。3萬人怎麼夾擊20萬人啊?關鍵是把他們騙出大營。怎麼騙出大營呢?必須讓趙軍看到全殲韓信的希望。所以,前面的什麼短兵相接,什麼且戰且退,什麼背水列陣,都是為了讓趙軍走出大營而演的戲。

理性分析韓信為什麼能贏?

當然這麼做,也是有風險的,萬一自己退兵的時候,韓信這邊的軍隊士氣不穩,先崩潰了怎麼辦呢?所以先過河,背水列陣的一萬精銳就是保險。以逸待勞的一萬精銳生力軍,就像一塊鋼板一樣,穩住了自己這一方的局面。

你看,環環相扣,算無遺策。韓信真名將也。

今天是想說兩個感慨。

第一,不要相信什麼精神勝利法。表面上看到的那種用一兩句話、一兩個口號激發出來的精神力量,如果真的能贏,那背後一定還有一些深藏不露的東西。打雞血、喊口號,不是沒有作用,而是要在精心規劃的佈局上才能起作用。

第二,永遠不要相信那些高度概括和抽象的經驗。韓信並沒有說謊,“置之死地而後生”。但是如果沒能深入現場,深入細節,怎麼個置之死地?又是怎麼個後生?只聽了一句,我們就什麼也學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