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大將為漢人效命,以兩千人暴打十萬異族,異族焚屍慟哭逃走

五千年曆史的發展程序,封建王朝格局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戰爭在古代是家常便飯,不管是割據勢力混戰,還是邊疆異族來犯,大大小小的戰爭數不勝數。有的人透過戰爭穩固政局,有人借混戰上位翻身,在這些戰爭中,不乏有一些以少勝多的絕世之戰。

外籍大將為漢人效命,以兩千人暴打十萬異族,異族焚屍慟哭逃走

例如:歷史上投入兵力超過百萬的大規模戰役——淝水之戰。這次戰役在兵力上懸殊很大,前秦總共派出95萬大軍(一說三十幾萬),東晉只有8萬軍力,在相差十幾倍人數的情況下,東晉卻取得戰爭最後的勝利,前秦雖然人多,但是戰略上出現失誤,自己士兵玩了個大烏龍,損失慘重。

還有我國中世紀規模最大的一次水上戰爭——鄱陽湖之戰。朱元璋雖然兵力不到對方的一半,但是他充分利用對手戰略上的失誤,巧妙的運用風向和水流等有利的自然條件,搶佔了有利地形,最後獲得大捷。

外籍大將為漢人效命,以兩千人暴打十萬異族,異族焚屍慟哭逃走

似乎每一次以少勝多的戰役都會有一個制勝理由,但是隋朝時期有一次戰役,雙方兵力相差幾十倍,最後兩千隋兵竟然大獲全勝,讓世人驚歎不已,而且找不到一個充分的理由能夠解釋這種結局,可謂是奇蹟。

隋文帝登基後,結束了我國長期四分五裂的局面,建立了大一統王朝——隋朝。建國初期,邊境突厥人來敲竹槓,隋文帝直接斷了對他們的來往。突厥碰到了釘子,心中不甘,於是在開皇二年,突厥派出十幾萬鐵騎軍,意圖染指中原。

少數民族本來就善於騎射,驍勇善戰,突厥軍隊更是異常勇猛。文帝派達奚長儒迎戰,但是隻給了兩千士兵。達奚長儒是遊牧民族鮮卑人,這個種族在唐朝時期已經消亡了,極少一部分融入了其他民族。

外籍大將為漢人效命,以兩千人暴打十萬異族,異族焚屍慟哭逃走

達奚長儒率2000人打突厥10幾萬人,這個情況讓人很疑惑,難道是達奚長儒得罪了什麼人被坑了,亦或者達奚長儒對自己太過自信,沒把突厥放在眼裡?

雖然說隋軍戰鬥力很優異,但是這個數字幾十倍的差距聽起來真的有點恐怖。雙方軍隊對峙的時候,隋軍看來茫茫十幾萬突厥大軍,心中開始七上八下,著實有點慌亂。但是主帥達奚長儒面對十幾萬鐵騎一點都不慫,沒有表現出絲毫畏懼之心,他鼓勵士兵們拿出決心去戰鬥,點燃士兵們的鬥志,軍中士氣大漲。

這裡不得不說一下達奚長儒,他是鮮卑族後裔,膽識過人,為人正直,父親早先就擔任驃騎大將軍一職,達奚長儒得到父親的真傳,參軍後,立下累累戰功,戰無不勝,堅不可摧,得到漢人政權重用。

外籍大將為漢人效命,以兩千人暴打十萬異族,異族焚屍慟哭逃走

這場和突厥的戰鬥持續了三天三夜,達奚長儒帶領的軍隊兵器全部用完,他們就直接和對方肉搏,用拳頭和突厥軍隊對戰,與對方士兵撕扯在一起,拳頭已經血肉模糊,手骨都已經露在外面。

突厥軍隊第一次遇到這樣不要命的對手,看著他們暴露在外的手骨,突厥士兵開始害怕起來,士氣下降一大截,最後突破包圍逃離戰場。隋軍兩千多人最後只剩下三百人不到,但是死在他們手裡的突厥軍數以萬計,這個結果讓對手心生畏懼。

達奚長儒受傷嚴重,身上有五處很嚴重的傷口,其中有兩個地方已經被刺穿。突厥大軍本來是信心滿滿,派出那麼多人,有穩勝的決心,沒想到遇到達奚長儒這塊硬骨頭,第一戰就會打回了老家。次日,突厥人在交戰之處焚燒屍體,大哭一場後離去。

這次戰爭總共有十四場戰鬥,消滅了對方一半的軍力。這樣兵力懸殊巨大的戰役,最後取得勝利,原因真的讓人很費解,這可以說就是一個奇蹟,要說隋軍的武器比突厥人先進,但是也不至於有那麼大的威力,能以一敵百。

外籍大將為漢人效命,以兩千人暴打十萬異族,異族焚屍慟哭逃走

最大的可能也許就是隋軍堅定的信念和必勝的決心,堅強的意念支撐著他們走到戰爭最後。還有一點原因就是達奚長儒的領導作用,他能煽動戰士們的決心,調動士兵積極的情緒,而且他本人就是一個為戰鬥而生的瘋子,在戰場上英勇殺敵,給手下的將士們起了帶頭作用,若非有頑強抵抗的決心萬萬是走不到最後的,看來作戰就是要有孤注一擲的精神。

達奚長儒還有一個以少勝多的水戰,那是和陳國的一次水戰,達奚長儒負責攔阻陳國援軍,對方派來七千精兵銳將在水陸分開增援,可是達奚長儒只有為數不多計程車兵可以調遣,不能正面衝入,他便想出妙計,把幾百個車輪綁在一起,用石頭把這些車輪沉到河裡,為對方水軍軍船行進的過程中製造阻力,沒法增援。在對方無法動彈的時候,發起攻擊,大敗陳國軍隊。

不得不說, 達奚長儒真的很擅長打以少勝多的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