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姓起名:陌上濛濛殘絮飛 杜鵑花裡杜鵑啼

杜姓起名:陌上濛濛殘絮飛 杜鵑花裡杜鵑啼

1. 姓氏介紹:

杜姓是多源流、多民族的中華姓氏。其來源有杜康、姜姓、祁姓和外姓的改姓等多種說法,尊杜伯或者杜康為得姓始祖。春秋戰國時期,杜姓人已徙居到湖北、山東的部分地區。西漢時,形成了京兆杜姓望族。魏晉南北朝時,杜姓人為躲避戰亂大舉南遷,並在當地形成大族。宋元時期,杜姓人南遷者漸多。明清時期,南遷至閩、粵一帶的杜姓人有遷至臺灣者,有的遠播海外。

杜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第129位,歷史上杜姓的重要人物有:西漢官員杜延年、唐代詩人杜甫、杜牧等。

2. 姓氏來源:

源流一:以國名為姓起源。杜本是一種樹木的名,是神農氏中一支氏族的神樹。這支氏族崇拜杜梨樹為氏族的原始圖騰,建立國家後稱杜城,最終形成國和姓這是杜姓最早的起源。

源流二:二、以先祖名為姓起源。春秋時期,楚國有君主名叫熊艱,號稱杜敖。其後人以“杜”為姓。

源流三:以官職為姓起源。杜蒯是春秋時期晉、秦、衛諸國掌管膳食和祭祀犧牲的官吏,是官職稱謂,在杜蒯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杜”氏。

源流四:出自杜康。杜姓第一人是釀酒鼻祖杜康。杜康的出生年代,一種說法是在5000年前的黃帝時期 ,另一種說法認為他就是夏朝第六代國王少康。杜康的故鄉在今河南省汝陽縣杜康村。明萬曆年間修撰的《直隸汝州全志·伊陽古蹟》等書中,有“ 杜康造酒於伊陽杜水”的記載。今汝陽縣以前稱伊陽縣,清代以前屬直隸汝州管轄, 所以說杜康是今汝陽縣人,河南被視為杜姓的發祥地。

源流五:出自姜姓,為神農氏的後代。相傳在商朝時已經有杜國,是神農氏的後裔后土的子孫。古杜國在今陝西西安東北部。商末周國興起,杜人歸順於周。史書上沒有留下姜姓杜氏後裔的訊息,可能完全融入了祁姓杜氏之中。

源流六:源出祁姓,為帝堯的子孫。4000多年前的帝堯初居山東定陶,後遷河北唐縣,故號陶唐氏,祁姓。其實陶唐氏是當時活躍在華北地區的一支部落,由於帝堯的豐功偉績,才使陶唐氏記載於後人的史書之中。舜封堯子丹朱為唐侯,到夏王孔甲時,丹朱後裔劉累為夏王馴養龍有功而封於劉聚,即劉國。商朝後期封劉累的後裔為豕韋國君,西周初期改為唐公,以奉堯祀。周成王滅唐,遷唐公於杜,遂稱唐杜氏。至周宣王時杜伯無罪被殺,杜國子孫一部分出逃,留居杜城者為杜氏。春秋初,杜國為秦寧公所滅。祁姓杜氏的歷史至少有3000 年。

源流七:自外姓和外族的改姓。融入杜姓的外族主要有:秦漢之際板循蠻首領杜濩,杜姓是巴族人中的大姓;南北朝北魏鮮卑族獨孤渾氏族改為杜姓;北宋金國女真族徒單氏族改為杜姓;清朝滿洲八旗都善氏、圖克坦氏等氏族均集體改為杜姓,其後族人多數同化為東北杜姓漢族,與今東北多杜姓與滿族的改姓有直接關係。

3. 點睛起名參考:

1。 杜春暮:朱熹《杜鵑》——不如歸去,孤城越絕三春暮。

2。 杜覓朝:白居易《花非花》——來如春夢幾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

3。 杜想秋:盧綸《哭司農苗主簿》——更想秋山連古木,唯應石上見君名。

4。 杜顏時:花蕊夫人《宮詞》——未到末春緣地暖,數般顏色一時開。

5。 杜寒榮:孟郊《秋懷》——草木亦趣時,寒榮似春餘。

6。 杜雪香:盧梅坡《詠梅詩》——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7。 杜夕霏:謝靈運《石壁精舍還湖中作》——林壑斂暝色,雲霞收夕霏。

8。 杜明瑟:酈道元《水經注》——池上有客亭,左右楸桐,負日俯仰,目對魚鳥,水木明瑟。

9。 杜興元:章燦《潔矩書院示學子》——在天元之時,春意方勃興。

10。 杜妍和:鮑照《代白紵曲》——春風澹盪俠思多,天氣淨綠氣妍和。

11。 杜蘭兮:曹植《洛神賦》——微幽蘭之芳藹兮,步踟躕于山隅。

12。 杜鴻漸:《周易》——鴻漸於陸,其羽可用為儀。

13。 杜若飛:《木蘭辭》——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

14。 杜江初:辛棄疾《鷓鴣天》——壯歲旌旗擁萬夫,錦襜突騎渡江初。

15。 杜景安:白玉蟾《次韻東坡蒲澗寺 其二》——更誰識得安期事,且去參他景泰禪。

16。 杜遠岫:焦鬱《白雲向空盡》——白雲升遠岫,搖曳入晴空。

17。 杜朝雲:李商隱《牡丹》——我是夢中傳彩筆,欲書花葉寄朝雲。

18。 杜溪雪:袁中道《夜泉》——流泉得月光,化為一溪雪。

19。 杜羽煙:白玉蟾《臥雲》——羽衣常帶煙霞色,不惹人間桃李花。

20。 杜從容:司空圖《酒泉子》——旋開旋落旋成空,白髮多情人更惜。黃昏把酒祝東風,且從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