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卦·人生何處不相爭

師卦 ·人生何處不相爭

【導讀】:

明明生處太平盛世,為何讀《孫子兵法》的人反而越來越多?鬥爭哲學是否還存在?其實自從清朝被推翻後,每個人都成了皇帝,每個人都在完成一番事業,在自我修養、帶領自我與團隊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如何打贏這場人生之戰?

注重學習經驗額

【卦辭】

師 :貞,丈人吉,無咎。

丈人:古代對老人的尊稱

師有兩個意思,一是指我們現在非常熟悉的“師長輩”,二是指古代的軍隊,為什麼“丈人吉無咎”呢?就是因為戰爭是一門學習與經驗的學問,而丈人代表著閱歷,因此師卦以丈人為吉。

學會正己

【彖辭】

《彖》曰:師,眾也。貞,正也。能以眾正,可以王矣。剛中而應,行險而順,以此毒天下而民從之,吉又何咎矣。

眾:軍隊

毒:役也;治也

師卦的核心有兩個內涵,一是能夠帶領駕馭眾人,二是心中沒有私念,透過自己影響部下,透過部下影響軍隊,透過軍隊影響天下,只有這樣的軍隊才能稱得上是仁義之軍,只有這樣才可以興旺。

學會包容

【象辭】

《象》曰:地中有水,師。君子以容民畜眾。

師卦為上坤下坎,為地中有水之象,每個人都好像一片土地,只有能容納的心胸才可以讓自己生生不息,不然就是一片沙漠。人生就好像一場戰爭,每個人都是這場戰爭的主帥,只有學會包容他人,不斷結識優秀的人才並善加運用才能成就自己的大業。

建立一套自己的處事法則

【初六爻辭】

初六,師出以律,否臧兇。

《象》曰:“師出以律”,失律兇也。

律:律法

否臧:成敗,否為惡,臧為善。

軍隊出發要有嚴格的紀律,不然勝利或者失敗都是兇,人生也是如此,不管是待人接物也好還是為人處世也好,我們需要建立一套屬於自己的處事法則,這既是旗幟鮮明的個性特點,也是我們的原則與底線。

就拿曾國藩來舉例子,曾國藩實際上並不是湘軍的完全創始人,真正的創始人是羅澤南,論行軍打仗曾國藩其實不如左宗棠,論排程管理曾國藩其實不如胡林翼。

但曾國藩之所以能成為為湘軍之首,就是因為曾國藩創立了一系列湘軍的建軍原則,從募兵、到選將、到管理等各個方面曾國藩都建立了完備的體系,如果說領兵殺敵是將才,那麼曾國藩就是馭將的帥才。

這也是為什麼教員能夠指揮人中龍鳳的元帥、將軍們的原因,不僅是因為教員站在了戰略的高度,更是因為教員創立了三大紀律八項原則等一系列建軍思想。

大智若愚的智慧

【九二爻辭】

九二,在師中吉,無咎。王三錫命。

《象》曰:“在師中吉”,承天寵也。“王三錫命”,懷萬邦也。

三錫命:三次賞賜的詔命

部隊要保持中庸,既不能太急切,也不能太拖延,穩紮穩打,將帥坐鎮中軍,最終就能得到君王的信任與賞賜。

曾國藩的打仗方法“打硬仗,結硬寨”看似愚鈍,實則完全剋制了太平軍遊走竄攻的優勢,曾國藩中正篤實的處事原則,看似呆板,但卻讓道光、咸豐、慈禧都完全放心地把兵權交給他,這就是大智若愚的智慧。

首戰不利沒有什麼不好的

【六三爻辭】

六三,師或輿尸,兇。

《象》曰:“師或輿尸”,大無功也。

輿尸:以車運屍

出師不利,死傷不計其數,《易經》說“大無功也”,沒有用“無大功”說明戰鬥沒有一點功績,但《易經》也沒有說“大過也”,這就告訴我們即便是作十足的準備,也不可能百戰百勝,因因此作為將帥只有及時反省,整頓兵馬,就能由兇轉吉。

曾國藩在湖南練勇兩年,當自以為已經練成勁旅的時候,卻在靖港遭遇慘敗,灰心喪氣以至於投水自盡(未果),但正是因為這場首戰慘敗,才讓曾國藩愈加清醒、不斷地總結經驗,始終戒驕戒躁。

由此可見出師不利、大無功也未嘗不是好事,貴在為將者能夠反求諸己。

沒有輸就是贏

六四,師左次,無咎。

《象》曰:“左次無咎”,未失常也。

左次:文以左,武為右,次者退也

六四並不算失敗,也也沒有什麼功績,軍隊退守駐紮,只要不失軍隊的常規,就沒有過失。

我們一定要建立一種觀念——沒有輸就是贏,特別是在持久戰、攻堅戰中。大浪淘沙,成敗只是一個結果,裡面有很多的偶然性,很多人只能接受成功,不能接受失敗,但成功又哪裡完全歸因於自己呢?

如果沒有太平天國作亂,曾國藩始終就是翰林院的一個文官;如果咸豐七年太平天國內亂持續下去的話,曾國藩就只能在家守制終老;如果咸豐十年太平軍知道祁門駐紮的是曾國藩再堅持攻打3天的話,曾國藩早就告別人世了,所以曾國藩給自己的墓誌銘寫道“不信書,信運氣”。

真正的成敗在於自慊,只要盡了全力,成功了自然高興,失敗了也不會懊悔,當羅永浩還完六個億的債務重回錘子科技時,他就已經贏了;當俞洪敏在國外重新建立漢語培訓機構時,他就已經贏了;當你還坐在考研考場,相比那些中途退出的人時,你就已經贏了;當你健康快樂地和家人生活時,你就已經贏了。

贏從來都不是一個時間點,而是需要耗盡漫長的一生。

學會用人

六五,田有禽。利執言,無咎。長子帥師,弟子輿尸,貞兇。

《象》曰:“長子帥師”,以中行也。“弟子輿尸”,使不當也。

執言:提出建議

弟子:男子後生為弟,言為人弟與子者,入事父兄則當孝與弟也

“田有禽”意味軍隊打了勝仗,這時候作為勝利者就可以向君王提出相關建議,打敗仗的時候只有“打落門牙和血吞”,因為當別人沒有發現你的必要性性的時候,你便沒有什麼發言權,更不必說提什麼要求了。

軍隊之間最重要的就是互相救援,所以戰爭一定要用自己信賴的人,這也是“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的來源。

曾國藩轉戰南北不管在哪裡都只回湖南招募湘軍,因為在那個年代,派系之間隔閡極大,綠營官軍屢次失敗的一個重大原因就是一個部隊失敗,另一方往往為了自己的安危而潰逃。

曾國藩在七年的軍旅生涯中看到了一些將領如王錱等朝秦暮楚的惡習,最終還是覺得親兄弟靠得住,於是毅然讓其九弟曾國荃成為了湘軍的陸軍統帥。

但這不意味要任人唯親,一定要在信賴的人選擇合適的人才,最好是老成持重,肯打肯拼的人,曾國藩最初打仗的時候,其弟曾國華、曾國葆、曾國荃等曾在其軍營效力,但曾國華、曾國葆都有帶兵潰逃的事情發生,曾國藩都將他們一一開除,最終選擇了吃苦耐勞的曾國荃作為主將。曾國荃也不負所望,拿下了太平天國的首都南京。

說到底只是一場戰爭,經歷過就好

上六,大君有命,開國承家,小人勿用

《象》曰:“大君有命”,以正功也。“小人勿用,必亂邦也。

大君:天子

開國承家:建立邦國,繼承封邑

其實說到底,戰爭只是政治的手腕,是古代君主上位、統治、建功的方式而已,因此為帥為將的本職就是行軍打仗,但千萬不可認為自己就是天命所歸,戰爭都不過是執政者的手腕,更何況是為戰爭而生的將領呢?

所以一定要知道“兵者,不祥之器”的道理,從將領的角度講,這自然是自己建功立業、揚名立萬的機會,但從君王的角度講,這卻是權力外授勞民傷財的事情,實在是不得已而為之。

因此一旦開國承家建立功勳之後,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功成身退是最好的結局,但很多人就是因為捨不得手裡的權利而喪失了自己的性命,曾國藩最大的智慧就在於不僅及時裁撤了湘軍,還把李鴻章的淮軍推上了又一高峰以作為自己的保障,順利地完成了交接。

人生雖然處處充滿鬥爭,但說到底戰爭只是手段,人生的意義在於經歷,很多事情只要盡力過、經歷過就好,不必因為人生中的失敗而耿耿於懷,更不必因為一點功績而捨不得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