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滅亡的原因,甲骨文改寫認知,難怪紂王一直不征討周國

古公亶父遷岐後,周人一直臣服於商,但姬昌晚年自封為王,公然反叛商朝,那麼商紂王為何不出兵平叛?“天無二日,國無二君”,紂王為何能夠忍受姬昌稱王?

周文王去世兩年,姬發(周武王)率兵伐紂,抵達古渡孟津時,得到重要情報,於是率兵返回周國,史稱“孟津觀兵”。姬發為何退兵是個謎團,但他的伐商意圖彰顯無疑,為何隨後紂王沒有出兵教訓周國?

更讓人費解的是,姬發意圖如此明顯,周人已經快打到家門口了,為何紂王卻調兵攻打東夷,而沒有重點防禦周人?孟津觀兵兩年後,周武王再一次伐商,結果朝歌城內空虛,紂王只能組織奴隸與戰俘,最終被周武王一舉擊敗。

根據《史記》記載,以上疑問的原因,大約可以歸於“周人仁義”與“紂王昏聵”。然而,甲骨文中卻有不一樣的解讀,原來商紂王時的天下局勢,猶如歷史上的明朝末期,殷商面臨兩線威脅,周武王抓住了千載難逢的機會,由此才能滅掉商朝。

商朝滅亡的原因,甲骨文改寫認知,難怪紂王一直不征討周國

商朝末年,周人主要佔據陝西部分地區,疆域、人口、經濟技術水平等都無法與商朝相比,那麼周文王為何敢於稱王造反?原因就在於商朝還面臨著一個強大的敵人——東夷。

現代考古發現,石家莊有一些龐大的先商遺址,揭示殷人從北方逐漸南下,後在河南地區建立了商王朝,故而商朝起源於北方。東夷歷史悠久實力強大,導致夏朝太康失國的后羿、寒浞,有資料顯示他們就是東夷部落聯盟盟主。因此,殷商與東夷是兩股不同淵源的勢力。

由於東夷實力較強,商朝起初可能是以招撫為主。甲骨文顯示,商朝前期對東夷沒有大規模征伐,武丁時期的卜辭中,有一些征伐夷方的記載,或是武丁親征,或是侯告與婦好征伐,但征討規模都不太大,應該是隻討伐部分造反的部落,大部分還繼續臣服於商朝。

商朝滅亡的原因,甲骨文改寫認知,難怪紂王一直不征討周國

商朝武乙時期,東夷族群日漸強盛,位於淮河流域的夷方國是其中的佼佼者。商紂王時期,殷商與夷方發生了大規模戰爭,戰爭起因應該是東夷叛亂。甲骨文卜辭記載“商紂為黎之蔸,東夷叛之”,當時紂王在黎國閱兵,東夷發生大規模叛亂,隨後紂王重點打擊的是夷方國。其中,夷方國也叫人方國,甲骨文中“人”、“夷”、“屍”相通。

大約在公元前1066年,紂王開始征討夷方,甲骨文記載:“在十月又二,往徵夷方”,“在十月,王來徵夷方,在攸侯喜”,“在三月,來徵夷”等,俘虜夷方三萬多人,夷方戰死者無數。

在伐夷的戰爭中,紂王一度親臨前線督戰,商朝耗盡國力,實力大幅度下降。尤為重要的是,《尚書·費誓》記載魯國伯禽與徐夷、淮夷有過激烈的戰爭,周穆王時徐夷僭號,興兵直逼成周洛陽,周初周朝與東夷的局勢,說明了紂王可能沒有消滅造反的東夷勢力,只是可能征服了東夷中的“人方”。

也就是說,東夷是一個無底洞,商夷戰爭持續多年,耗盡了商朝國力。因此,《左傳》中說“紂克東夷而隕其身”。

商朝滅亡的原因,甲骨文改寫認知,難怪紂王一直不征討周國

長期而激烈的商夷戰爭,雖然商朝取得了不少勝利,卻依然對商末局勢造成了深遠的影響。

首先,紂王窮兵黷武攻打東夷,必然會損害藩屬國、殷商貴族與平民的利益,進而導致無數人反對紂王,這就猶如隋煬帝不惜代價攻打高句麗一樣,必然導致國內沸反盈天。筆者懷疑,商朝貴族比干等人對紂王的不滿,很可能與此有關,說到底是自身利益受到了損害。

其次,東夷叛亂牽制了商朝主力,給了周人進一步壯大的戰略機會。沒有商朝的壓制,周文王、周武王才可以肆無忌憚地發展實力,乃至攻打商朝鐵桿盟友。說到底,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商夷戰爭讓周人得利。

由此可見,商夷戰爭讓商朝內部矛盾重重,同時內部矛盾又加劇商朝衰退,於是內耗與商夷戰爭讓商朝在面對周人時,只能採取綏靖政策,擔心刺激姬昌造反,所以紂王對姬昌囚而不殺、最後釋放姬昌,以及對姬昌稱王採取預設態度等,都是形勢使然,紂王有心無力,因為商朝實在無力承受兩線作戰的壓力。

商朝滅亡的原因,甲骨文改寫認知,難怪紂王一直不征討周國

但姬發孟津觀兵,伐商意圖彰顯無疑時,紂王為何既不教訓周國,也沒有重兵防禦周人?

關於這方面的原因,文獻並未記載,但筆者認為其中一個原因應與距離有關,即夷方距離朝歌較近,鎬京距離朝歌較遠。如果紂王攻打周人,那麼夷方突襲朝歌時,紂王的主力很難及時回兵;紂王攻打夷方時,如果周人攻打朝歌,那麼紂王可以及時回兵支援,乃至可以與朝歌守軍圍殲周人。

姬發孟津觀兵後,之所以又突然退兵,原因恐怕與紂王獲悉後調兵回援有關,此時姬發不敢冒險伐紂。姬發第二次在孟津集合大軍伐紂時,為何冒雨、連夜不顧一切地趕路?史書記載商朝大夫膠鬲與姬發約定甲子日到達殷地,到達之後姬發戰爭宣誓又說“機會只有一次”等,無疑說明姬發抓住了紂王主力不在的機會突襲了朝歌,最終在內應膠鬲等幫助下一舉攻克堅城朝歌。

因此,紂王的戰略大約是“攘周必先滅夷”,計劃徹底征服東夷之後再攻略周人。以當時客觀形勢來說,也不能說完全錯誤,只是由於商朝內憂外患,內部又出現了叛徒,於是給姬發抓住了機會。

商朝滅亡的原因,甲骨文改寫認知,難怪紂王一直不征討周國

可見,商朝末年的局勢,與明朝末年有些相似,東夷猶如李自成等起義軍,周人猶如虎視眈眈的後金,面對一東一西兩個方向的叛亂者,紂王優先選擇解決東夷問題,最終商夷戰爭周人得利。

不過,《殷本紀》、《周本紀》等很多史書在講述商亡周興歷史時,大談紂王昏聵殘暴、文王武王仁義,突出“仁義取天下”的重要性,因而隻字不提商末東夷,隱藏了東夷血拼商朝主力、讓周人漁翁得利的歷史,所以才會讓人產生文章開頭的一些疑問。

參考資料:《史記》、《甲骨文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