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之戰,朱元璋渡江首戰張士誠失敗,水軍元帥廖永安被擒殺

朱元璋渡江後攻克集慶,改名應天。

至正十六年(1356年)正月起,在朱元璋攻下集慶前,張士誠率本部自高郵渡江攻取了常熟;二月,他攻下平江路,改稱為隆平郡;三月,張士誠從高郵搬到了隆平府,又派弟弟張士德攻取常州路、湖州路,改稱為毗陵郡、吳興郡。

從此,原來侷促在淮東的張士誠一隻腳跨到了浙西。

也是在三月,朱元璋攻下了集慶,改名應天,和張士誠成了鄰居。

兩強終於相遇了。

朱元璋並沒有立即去找張士誠的不痛快,徐達攻下鎮江、金壇、丹陽後,堵住了張士誠直搗應天的通道,形成了一道戰略屏障。

形勢變化得很快,這時朱元璋集團的北面,察罕正準備對劉福通據守的汴梁發動致命一擊;在西邊朱元璋已和天完接境;東邊又有張士誠;而在浙東還存在著浙東元軍,他們與其他元軍的聯絡已被切斷,孤立無援。

這步棋本來沒什麼懸念,劉福通是友軍,徐壽輝和張士誠資歷老、勢力大,招惹不起,唯有孤立無援的元軍是麵疙瘩,不捏他捏誰。

不過,朱元璋的判斷出現了失誤,或許是小看了張士誠,他沒有先取浙東,而是直接選擇了和張士誠正面爭奪浙西。

就算他是明太祖,也不是神仙,是人就總有判斷失誤的時候。

湖州之戰,朱元璋渡江首戰張士誠失敗,水軍元帥廖永安被擒殺

三月攻下應天,四到五月,朱元璋就迫不及待派兵東征逼近江陰。江陰屬於張士誠的毗陵郡,駐守在那裡的是大周政權的參政朱英。

朱元璋集團和張士誠集團終於相遇了,近在咫尺,兵戎相見。

先得手的是朱元璋,經過半年多的爭奪,徐達、湯和和耿炳文分別攻下長興、常州、宜興、江陰,把毗陵郡改為了常州府。

這樣,浙西的一半就落到朱元璋手中,兩軍形成了中分浙西的戰略局面。朱元璋拳打元朝,腳踢張士誠,風頭正勁。張士誠?不過就是個私鹽販子而已,何足道哉,一半的浙西並不夠,我要拿下全部浙西!

張士誠確實是個私鹽販子,可他也是個梟雄。接下來,他就會讓朱元璋遭遇過江以後的第一場挫折。

挾連勝之餘威,至正十八年(1358年)2月,朱元璋派邵榮、徐達率軍攻打浙西重鎮湖州。

徐達大家比較熟悉,邵榮可能瞭解不多,那是因為邵榮沒能活到朱元璋稱帝,否則在明初他的爵位不會在徐達之下。在這個時候,幫朱元璋統兵打仗的,主要就是邵榮、徐達、常遇春這三個人,而且邵榮地位在徐達之上,一度和朱元璋是平級關係。

湖州之戰,朱元璋渡江首戰張士誠失敗,水軍元帥廖永安被擒殺

一下子派出邵榮和徐達一起攻湖州,朱元璋志在必得。可結果卻叫他失望了,邵、徐雖然圍住了湖州,卻遲遲無法攻克。

張士誠並沒有直接出兵增援湖州,他選擇從長興進軍,向太湖以西不斷髮起攻擊,威脅朱元璋剛拿下的常州府。

這是一支奇兵,大周皇帝還是懂點兵法的。常州有失,應天就受到直接威脅,這一招“圍魏救趙”不但能解湖州之圍,還能順帶撈取好處,把剛丟掉的毗陵郡搶回來。

湯和在常州與張士誠反覆拉鋸,戰況相當激烈。張士誠攻勢強勁,剛投降的宜興復叛,吳軍一度推進到了溧陽,這裡到應天已不到200裡。

常州、溧陽有失,常州陷入圍城,湖州之圍已無法繼續下去了。這時形勢已相當惡劣,朱元璋的水軍最高將領廖永安在太湖被吳將呂珍擊敗生擒——

“永安復率舟師擊士誠眾於太湖,乘勝深入,後軍不繼,俄水淺舟膠,遇呂珍,與戰不利,遂為所獲”

,太湖西濱已是風聲鶴唳。

不得已,朱元璋只能收縮兵力,從浙西和淮東兩個戰場同時撤兵,調回兵力防禦吳軍,湖州之圍宣佈破產。

湖州之戰,朱元璋渡江首戰張士誠失敗,水軍元帥廖永安被擒殺

湖州之役給了順風順水的朱元璋一個教訓,小看私鹽販子是要吃虧的,亂世中能出頭的多少都有兩把刷子。他意識到憑自己現在的實力還無法吃掉張士誠,自此對西吳採取守勢,這才把目光轉向了浙東。

戰爭並不全是軍事層面的較量,政治層面也至關重要,湖州之役的失敗並不全是因為軍事,政治起到的作用要更大。

元末天下大亂,遍地烽火,各支起義軍良莠不齊,他們雖然大都頭上纏著紅布,乾的事卻大不相同。天完紅巾軍這樣紀律較為嚴明的是少數,更多的義軍更像是流寇,他們的軍紀就和嚴明沒什麼關係了,許多可以說是很差。

朱元璋的軍隊,不算很差的那種,也絕說不上對地方秋毫無犯。

這似乎有點矛盾,前面不是講了朱元璋聽從儒生建議,軍紀嚴明,得到民心支援嗎?

並沒有錯,民心是要爭取的,但軍隊的生存優先順序是排在第一位的,起義軍要養活軍隊,就免不了要騷擾地方。

在渡江前後,朱元璋供養軍隊的方法,和其他義軍並沒有什麼不同,多半是採用強徵的辦法。

大部分農民跟著造反並沒啥太高的追求,能吃到口飽飯,能活下去不被餓死就成,在亂世中吃軍糧是比較穩妥的辦法。軍隊缺糧?你試試看,分分鐘就給你顏色看,士兵逃跑還是小事,鬧起譁變來把朱元璋都給辦了也不是不可能,飢餓中的人群,手裡還拿著刀,什麼事都能幹出來。為了生存,飢餓的人群可以不擇手段。

不過,現實情況是,起義軍的性質無一例外是叛軍,不會有人願意主動給他們提供糧食。怎麼辦呢,起義軍的辦法很簡單也很粗暴:

每到一地,在顯著的地方貼上告示,要求百姓們供應糧草,給部隊提供補給。

沒幾個人願意給,也沒幾個人不敢不給,如果達不到數量,會有嚴厲的懲罰措施,包括但不限於明搶——

“所得郡縣,將士皆徵糧於民,名曰寨糧,民甚病之”。

這是“寨糧”,還有“捎糧”。

湖州之戰,朱元璋渡江首戰張士誠失敗,水軍元帥廖永安被擒殺

“寨糧”還溫柔一點,“捎糧”更狠。

軍隊出征時,是不帶糧草的,那如何解決補給問題呢,攻入敵境後就靠“捎糧”了。如何捎法,朱元璋的軍令說得很明白:

凡入敵境,聽從捎糧。若攻城而彼抗拒,任從將士檢刮,聽為己物;若降,即令安民,一無所取。如此,則人人奮力向前,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這就是殘酷的現實,古代戰爭的破壞度是驚人的,縱兵劫掠才是常態。人家給你當兵是為了什麼?不就為了填飽肚皮嘛,你要跟大頭兵談理想,給他們畫大餅說你們以後都會成為開國功臣,信不信大兵們當場就把你砍了。

肚子都填不飽,談什麼理想?這很正常。

不強行徵發軍糧,軍隊就會餓死;強徵軍糧,就難免對地方造成破壞。

這是個難解的悖論,但事實就是如此,也是大家都通行的做法。不管是“寨糧”或是“捎糧”,與明搶也沒有太大區別,所以大凡農民起義,地方上都會遭到破壞。

區別是,有的農民軍在經歷初期的劫掠之後,轉而吸納地方精英人物,收攏人心,開始注重生產,為建立政權作打算;而大部分農民軍意識不到這點,即使意識到了,能力的限制也讓他們無法杜絕破壞行為。

層次,就這麼拉開了。

湖州之戰,朱元璋渡江首戰張士誠失敗,水軍元帥廖永安被擒殺

張士誠和朱元璋,都是屬於前一種。張士誠起兵比朱元璋早,覺悟得也比朱元璋早,他在地方上本就有一定名聲,得到當地鄉民支援。高郵之戰又讓他聲望暴漲,得到了地方社會更多支援,由此大周也積累了更多與地方打交道的經驗。

朱元璋就要晚一點,這也是形勢所迫,江淮地區本不如江浙富足,幾年來到處戰亂,帶走了大量農村青壯年,糧食產量又下降不少,根本徵不到足夠的糧食,還是隻好靠強制的辦法。

直到過江以後,諸將都提出建議,地盤越來越大,不能再這麼搞下去了,否則老百姓受不了。朱元璋自己也覺得這不是長久之計,那怎麼辦呢,幕僚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幕僚們給他出了個主意要“廣積糧”,如何做可以參考古時的屯田之策。朱元璋採納了這個建議,1356年,朱元璋設立“營田司”,用軍屯的方式解決軍糧問題,從1359年起,宣佈“罷各郡縣寨糧”。

這個決定對後世影響重大,明朝軍制的雛形在此時出現了。

張士誠的特點是在地方上口碑不錯,打仗卻不如朱元璋,要真跟老朱硬剛,打十仗他能輸七仗。朱元璋改攻為守,他也沒有能力吃掉朱元璋。在浙西吃了虧,朱元璋這才轉向浙東。

湖州之戰,朱元璋渡江首戰張士誠失敗,水軍元帥廖永安被擒殺

回到浙西,張士誠早已建國稱帝,建立起了一套規章制度,地方上對他的認可度要高於朱元璋。此時的朱元璋集團,屬於北方紅巾軍亳州韓宋朝廷的南征軍,在浙西認同度不高,被認為是叛軍。

如果在朱元璋集團和張士誠集團裡二選一,地方土豪大多數選擇南方的張士誠,這才是朱元璋在浙西遭遇挫折的真實原因。

比如湖州之戰裡,宜興的降而復叛就很說明問題。數年來,朱元璋幾次用兵宜興,結果都差不多,宜興擋不住朱元璋的攻勢,每次都是舉手投降,等到大軍一走,不久就復叛又歸張士誠所有,原因就是當地土豪抗拒朱元璋,接納張士誠。

要等到朱元璋以後有餘力削平當地土豪後,宜興才算真正歸附,但在與張士誠相持時,朱元璋還不敢這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