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統一後的的最佳發展戰略,放下與法國的恩怨,向北發現新天地

德國2021年GDP高達4。2萬億美元,歐盟第二名的法國才2。94萬億美元,即使脫歐的英國,GDP也才3。19萬億美元。而這成績,還是經歷了一戰、二戰領土明顯縮水後的德國。德國發動的二戰可以說是一戰錯誤的延續;那麼當年如此一個有潛力的國家,為何發動第一次世界大戰並大敗虧輸呢?筆者認為,最大的問題在於德國的發展戰略錯誤

德國統一後的的最佳發展戰略,放下與法國的恩怨,向北發現新天地

成也俾斯麥敗也卑斯麥:鐵血宰相雖統一了德意志,但也為德意志的發展埋下禍根

俾斯麥在1862年開始擔任普魯士的首相兼外交大臣。他在普丹戰爭,普奧戰爭中都點到為止,表現出非常好的外交分寸;但在普法戰爭中對法國有點打擊過度。雖然要統一南德意志,必須秀一下肌肉,畢竟南德意志雖然山地多,但人口並不少;但攻打法國的目的主要是統一德意志,因此只要達成了統一的目的,對法國沒必要過度得罪

因為從歐洲的整體格局來說,法國背靠阿爾卑斯山山脈,三面環海,只有萊茵河地區是最不安穩的地區。因此除非準備全面吞併法國,否則跟法國的關係,還是交好為主。但俾斯麥不但要求高額賠款,還要在賠款完成前在法國駐軍,這就為日後東西兩面受敵埋下了禍根。

德國統一後的的最佳發展戰略,放下與法國的恩怨,向北發現新天地

殖民地時代是航海時代,內海的連通意義更甚於平地

在還擁有普魯士龍興之地柯尼斯堡的情況下,德國首都柏林是妥妥的德國中心;從柏林看,德國南面是阿爾卑斯山、蘇臺德山脈,在連波西米亞(大致今捷克,蘇臺德山脈以南)都興趣不大的情況下,向南發展意義有限。西面隔了北海是英國,東面與俄國接壤,北面是丹麥與瑞典(合併了今挪威)。至於法國,隔了南德意志的話,在航海時代其實與柏林的連線還弱於英國。

德國挑起一戰的主要目的是渴求殖民地;而殖民時代,波羅的海連通意義大於分隔。在與俄國、瑞典三分 波羅的海的情況下,以一戰前德國的周邊格局,德國最佳發展戰略是鼓動本就有意往南發展的俄國繼續死磕奧斯曼,德國自己主要是北上謀取丹麥乃至瑞典。在鐵路支援下,波羅的海地區可不經北海直出大西洋,最佳出洋地點是特隆赫姆港(今屬挪威)

德國統一後的的最佳發展戰略,放下與法國的恩怨,向北發現新天地

俄國南下,必然會跟奧匈帝國發生摩擦。奧匈帝國本就是二元帝國,戰力值得懷疑;德國與其聯盟奧匈封鎖俄國而錯失北上謀取瑞典的機會,不如與俄國一起削弱奧匈,德國看情況奪取波西米亞地區(今捷克)。俄國南下時,鼓動俄國多搞奧斯曼而儘可能儲存奧匈作為德俄之間的緩衝;畢竟奧匈跟黑海不接壤,俄奧矛盾在於奧匈可能打擊俄國向南的側翼。也就是說俄奧矛盾有很大的緩和空間。

施裡芬計劃(或說堅持把法國當主要敵人)是德國一戰必然失敗的直接原因

德國嚮往殖民地,就必然要挑戰英國;在與俄國也必然會因波羅的海的主導權發生矛盾的情況下,統一後儘可能交好法國是德國開展向北戰略的前提。然而無論俾斯麥還是後來的施麗芬(乃至毛奇),都不自覺地將法國當成主要的敵人;但俄國南臨黑海,北面波羅的海的情況下,也必然是德國要面對的敵人。因此,德國人必須先放下與法國的歷史恩怨,才能避免戰略上的被動。

德國統一後的的最佳發展戰略,放下與法國的恩怨,向北發現新天地

以柏林的位置與普魯士龍興之地柯尼斯堡來看,波羅的海更應該是德國的根基。雖然瑞典地處高緯度,但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的年平均溫度是3~10度,白天年平均溫度能到10度。瑞典的哥德堡港還是不凍港(對面是丹麥);因而德國獨立後,一路向北才是最優先的發展方向。

如今人口資料:德國人口8324萬人,瑞典1035萬人,挪威538萬人,丹麥583萬。換言之,北歐挪威等三國雖然比較冷,但如今人口也有超過兩千萬;按比例而言,四分之一的人口對德國衝擊不算大,但卻是可觀的補益力量。若能尋機割取波西米亞地區(捷克,現人口1069萬),能再增加八分之一的人口。

可惜,德國放不下與法國的恩怨,又過早地挑戰俄國,錯失了向北擴張的大好機會;甚至連龍興之地哥尼斯堡(今加里寧格勒)也丟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