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心若鏡,兼聽明偏信暗

在玄武門事變發生之後,有人向李世民告發,東宮有個官員名叫魏徵,曾經參加過李密和竇建德的起義軍,李密和竇建德失敗之後,魏徵來到長安,在太子李建成手下做事,還曾經勸說李建成殺掉李世民以絕後患。李世民聽後,立刻派人把魏徵帶來。李世民冷著臉問他:“告訴我,你之前為什麼要在我和我哥哥之間挑撥離間?你有什麼目的?”旁人聽李世民這樣問,以為是要跟魏徵算賬,都替他捏一把汗。但是魏徵神態自若、不緊不慢地回答說:“哎,可惜那時候太子沒能把你殺掉,要不然也不會發生這樣的事了。”李世民聽了,愣了一下,沒想到這個人會這樣說話,真是膽大包天,但是轉念一想,覺得魏徵說話直爽,不但沒有責怪魏徵,反而一揮衣袖說:“罷了,這已經是過去的事了,就不要再提了。”

君心若鏡,兼聽明偏信暗

後來,李世民繼位,成為一國之君。他提拔曾經反對過自己的魏徵做了諫議大夫。恰好那時,李世民在鎮壓李建成和李元吉在各地的追隨者們,那些人受到各種迫害都在伺機反叛,魏徵就此事向唐太宗進諫說:“陛下,作為皇上要不計前嫌,以怨報怨無法解決問題,只能讓禍根永遠都清除不掉。”唐太宗覺得言之有理,採納了魏徵的意見,下令赦免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部下們,並派魏徵作為特使,去做安撫工作。這樣,一場一觸即發的殘酷戰爭很快就和平解決了。從此之後,李世民對魏徵更加信任了。

有一次,唐太宗問魏徵說:“歷史上的君王,為什麼有的明智,有的昏庸?我看隋煬帝這個人,學問淵博,也懂得堯、舜好,桀、紂不好,為什麼幹出事來這麼荒唐?”魏徵說:“一個皇帝光靠聰明和學識是不行的,還得虛心傾聽臣子的意見,隋煬帝天生聰慧,自以為才高、驕傲自大,說的是堯舜的話,乾的是桀紂的事,到後來糊里糊塗,就自取滅亡了。所以要多聽各方面的意見,這樣可以變得明智,如果只聽單方面的話就會變得昏庸,也就是兼聽則明,偏聽則暗。如果治理天下的君王都能夠採納下面的意見,那下情就能上達,他的親信想矇蔽也矇蔽不了。”唐太宗聽完連連點頭,贊同地說:“你說得真好啊!”

貞觀初年,李世民的老部下,汴州刺吏龐相壽因為貪汙被人告發,唐太宗極力袒護他,並派人告訴他:“我送你一百匹絹,以後不要再貪汙了,你還是做你的刺史好了。”魏徵知道此事後,當面責問唐太宗說:“龐相壽因為是你的老部下就可以不追究他的貪汙罪,而且還厚賞他,你做親王時有那麼多的部下,如果他們都像他那樣貪贓枉法,你又如何懲治他們呢?”在魏徵的諫諍下,唐太宗不得不改變了原來的做法。

君心若鏡,兼聽明偏信暗

貞觀二年(628年),魏徵擔任秘書監。李世民想要將官員鄭民的女兒納為妃子。魏徵聽說這位女子已經許配了人家,立刻入宮進諫,他對李世民說:“陛下,鄭民的女兒早已許配給了陸家,您沒有詳細查問就將她納入宮中,如果這件事傳了出去,該讓百姓怎麼議論呢?”李世民聽後決定收回成命,但是房玄齡等人卻堅決要執行詔令。這時,陸家也派人遞上了表章,聲稱之前雖和鄭家有資財往來,但是並沒有正式訂親。李世民聽得半信半疑,又把魏徵叫來詢問。魏徵說:“陛下明鑑,陸家之所以否定此事,是因為害怕您以後會用此事加害於他,所以才謊稱並未訂婚。”李世民最終還是收回了納妃的詔令。

皇帝自命為“真龍天子”,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傳說龍的喉嚨下面有一片逆鱗,摸到的人會被龍咬死,所以批評皇帝也叫作“逆龍鱗”,後果很嚴重。魏徵勇於進諫,直言不諱,是需要很大勇氣的。畢竟皇帝身處高位,即使是明君,但總被說也會覺得面子上有些掛不住。唐太宗李世民就曾經跟魏徵說:“你就不能在一眾大臣都在場的時候應付一下,等其他時候單獨來提意見嗎?”魏徵說:“以前舜告訴大臣叫他們不要表面服從,背後卻有意見。如果臣答應您的要求,以後都當面不說過後再說,那這就是背後有意見,您覺得呢?”

群臣請唐太宗到泰山封禪,只有魏徵反對。李世民頗為不悅地問他:“你反對我進行封禪,是認為我的功勞不高、德行不夠、全國未安、四夷未服、年穀未豐、祥瑞未至嗎?”魏徵回答:“陛下雖有以上六德,但是從隋末天下大亂以來,戶口還沒有恢復,國庫還很空虛,如果您執意要駕車東巡,一路的費用巨大,會給沿途的百姓帶來困擾的。您如果只是為了虛名,做這樣的事情有什麼意義呢?還望陛下三思。”李世民聽後無可奈何,雖然有些不高興,但是魏徵說得也有道理,只能聽從。

君心若鏡,兼聽明偏信暗

李世民雖然貴為人君,但是對於口無遮攔的魏徵也是有些忌憚的。李世民喜歡打獵,計劃到秦嶺山中打獵取樂,出行的裝備都已經準備妥當,但是遲遲沒有出行。後來,魏徵得知此事,問他為什麼沒有去。李世民回答說:“我之前是有這個想法,但是一想到你得知後肯定覺得勞民傷財,又要直言進諫,所以我就自己打消了這個念頭。”有一次,李世民得到一隻鷂子,心中十分喜愛,他讓鷂子在自己的手臂上跳來跳去,賞玩得正高興時,魏徵進來了。李世民見迴避不及,趕緊把鷂子藏到懷裡。但這一切早被魏徵看到了,他稟報公事時故意喋喋不休、拖延時間。李世民心中著急,但又不敢拿出鷂子,結果鷂子被悶死在懷裡。

有一次,李世民到洛陽去,途中住在顯仁宮,因為供應不好而大發雷霆。魏徵對他說:“陛下,隋煬帝因為追求享受,搞得民不聊生,現在您因為供應不好就大發脾氣,這跟隋煬帝有什麼不同呢?”唐太宗聽了他這番話,心裡雖然很不高興,但也注意節制了。又有一次,魏徵和李世民因為討論問題發生了爭執,魏徵毫不客氣地頂撞了李世民,氣得他當場退朝。回宮後,李世民餘怒未消地對長孫皇后說:“我早晚要殺掉這個鄉巴佬!魏徵竟敢當眾說我的不是,讓我下不來臺,有損帝王的尊嚴。”皇后聽後說:“君明則臣直,魏徵那麼直率,敢於直諫,正說明您的聖明呀。”

貞觀十六年(642年),魏徵患病臥床不起,唐太宗李世民和太子李承乾一同到他家探視,發現魏徵一生節儉,家裡連一間像樣的居室都沒有,立刻下令把宮中的材料拿來給魏徵修建房屋。魏徵在生命垂危的時候說:“寡婦不在意自己織布的進度和質量,而擔憂國家的前途和命運。”李世民聽後很感動,當即將衡山公主許配給魏徵的兒子魏叔玉。沒過多久,魏徵病逝了,時年六十四歲。李世民十分悲痛,五天沒有上朝,為魏徵致哀,他按照一品官禮葬了魏徵,讓九品以上的文武百官都去奔喪,還賜予了手持羽毛的儀仗隊和吹鼓手。但是魏徵的妻子說:“魏徵為官清廉,生活簡樸,現在用這麼豪華的儀仗隊,還用一品官的禮儀安葬,這並不是死者的願望。”於是統統推辭不受,僅用布罩上車子載著棺材安葬。

君心若鏡,兼聽明偏信暗

失去了直言敢諫的魏徵,李世民流著眼淚說:“一個人用銅當鏡子,可以照見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歷史當鏡子,可以看到國家興亡的原因,用人當鏡子,可以發現自己做得對不對,我現在少了一面好鏡子。”為了紀念魏徵,李世民將他的畫像懸掛於凌煙閣,親自撰寫碑文,將他葬在昭陵,諡號文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