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16衛具體是指哪16衛,各衛大將軍曾經都有誰當過?

唐朝禁衛軍十六衛,源於西魏首創的府兵制。十六衛大將軍執掌京城禁衛軍,又負責統率分佈全國各州的軍府,乃唐朝早期軍事力量的核心。

十六衛名稱在各個時期略有變化,任職各衛大將軍的人選,也是經常變化的。

唐朝16衛具體是指哪16衛,各衛大將軍曾經都有誰當過?

以貞觀時期的十六衛名稱為例,具體分別為:

(1)左、右衛;

(2)左、右驍衛;

(3)左、右武衛;

(4)左、右威衛;

(5)左、右領軍衛;

(6)左、右金吾衛。

以上為前十二衛,除京師禁衛職能外,還分別負責統領、管理其轄下的各道、州折衝軍府的府兵。

每一衛各設大將軍一員,將軍各二員,以及配有相關的人員、部門、機構。

如果有戰爭發生,這十二衛一旦接到命令,可以立即組織起十二支機動野戰軍團。

除前十二衛,還有以下為後四衛,為專門負責京城宮廷禁衛與宿衛之職。

每衛同樣各設大將軍一員,將軍各二員,及相關配屬人員、機構,轄下兵力有本衛的衛土。但是,這四衛不統領地方軍府府兵。

後四衛分別為:

(7)左、右監門衛;(8)左、右千牛衛。

十六衛大將軍與折衝軍府的關係。

唐朝16衛具體是指哪16衛,各衛大將軍曾經都有誰當過?

貞觀元年,唐太宗將天下劃分為十道,即十大行政區。分別為:關內道、河東道、河南道、河北道、山南道、隴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劍南道、岒南道。

每道各下設數十州,州下轄縣。

又在各州分設軍府,共置軍府634個,在編府兵兵額共60萬名。

各軍府負責下轄府兵的徵集、訓練與管理,軍府長官為折衝都尉,副職為果毅都尉。

故而軍府又稱為折衝府,這就是大唐的軍事制度。

全國634個折衝府,分別由十六衛大將軍府的前十二衛直接領導管理所轄。

一:折衝軍府的兵力。

折衝府按所屬地域大小與戶口多寡,分為上、中、下三等。

上等軍府編有府兵1200人以上。

中等軍府編有府兵800人以上。

下等軍府編有府兵800人以下。

府兵制的核心,是選拔富足有產者、良家子為兵,與之配套的是豐厚軍功獎勵、入仕的激勵制度所形成的尚武之風。

唐朝16衛具體是指哪16衛,各衛大將軍曾經都有誰當過?

二:唐朝府兵基層編制,與野戰軍編制相同。

以10為一火,設火長1名;

以5火,共50人為一隊,設隊正1名;

以6隊,共300人為一團,設團校尉1名。

軍府負責教會操演府兵們的行軍宿營、旗鼓軍令識別,聞令進退等基本營陣。並監督考校府兵們的武藝練習。

府兵服役時,自備弓、刀等隨身器械與馬匹。鎧甲、強弩、長槊、箭矢等則由朝廷提供。

平時按軍府位置距離京城遠近,各軍府所屬府兵執行“番上宿衛”制度,就是定期輪流向京城派出定額士兵服役,充任禁衛軍,服役期滿即回家。

唐朝16衛具體是指哪16衛,各衛大將軍曾經都有誰當過?

三:“番上宿衛”規定:

離京城500裡遠的軍府,每隔五個月派出一支府兵赴京城宿衛。

離京城1000裡遠的軍府,每隔七個月派出一支府兵赴京城。

離京城1500裡遠,每隔八個月派一支府兵。

離京城2000裡遠,每隔十個月派出一支府兵。

離京城二千里以上的,不論距離,每隔一年派一支府兵赴京城宿衛。

又另行規定,若遇戰事,被徵調參與戰爭的府兵,待戰爭結束後,可免去與參戰時間相等的“番上宿衛”任務。

例如參戰一年,那麼下一年的上京宿衛任務可減免。

唐朝16衛具體是指哪16衛,各衛大將軍曾經都有誰當過?

四:進京番上宿衛的府兵,進京後由其上級大將軍府統領管理,並分配任務。

大將軍府擁有對下屬所有軍府的統率管理權,但平時只能指揮調動轄下的按制度進京輪值的府兵。對軍府卻無調兵權。

要調動兵力,須朝廷專門下發魚符,方可調動。

曾擔任過十六衛大將軍之職的初唐名將。

尉遲敬德。在唐太宗即位後,曾擔任右武衛大將軍。

秦叔寶。在玄武門之變後,升任為左武衛大將軍。

程知節。在玄武門之變後,任右武衛大將軍,太宗登基後又改任左領軍大將軍。

段志玄。在太宗登基後,被授予左驍衛大將軍。貞觀十二年,改任右衛大將軍。

宇文士及。貞觀年間曾任右衛大將軍。

侯君集。貞觀期間曾任右衛大將軍。

柴紹。唐太宗即位,任職右衛大將軍;貞觀二年,改任左衛大將軍。

薛萬徹。曾任右衛大將軍、右武衛大將軍。

契苾何力。貞觀時曾任右驍衛大將軍;唐高宗時任左驍衛大將軍、左衛大將軍。

阿史那社爾。太宗時為左驍衛大將軍,高宗時任右衛大將軍。

其他曾任十六衛大將軍的尚有許多,就不一一詳述了。

但頗為微妙的是,貞觀名將一般都出任過十六衛大將軍,唯獨李靖與李世勣二人例外。

李世勣曾在李淵的武德時期任左監門衛大將軍,但貞觀以後就去了職。

這是為什麼?

大概因為玄武門事件時立場模糊故,李世勣與李靖二人皆未擔任過執掌京城禁兵的十六衛大將軍一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