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科考中的“恩貢”到底是何意?學位與功名是有所不同的

恩貢一種特殊的錄取方式,這是區別與歲貢而言的。貢泛指貢生,在科舉考試中,挑選府、州、縣成績優異的生員,進入京師國子監繼續深造,這些人稱貢生,這種稱呼的意思就是將人才進貢給皇帝。

清朝科考進階過程

清朝想要參加科考,首先是參與童試,這裡包含縣、府、院三個階段。縣試由知縣主持,通過後則可參加府試,府試再通過了就成為具備進一步深造的資格。深造的地方就是各省學政或學道主持的學院,相當於被錄取到重點高階中學了。高階中學有個畢業考試,即院試,透過院試的童生就是生員,也稱“秀才”。

清朝科考中的“恩貢”到底是何意?學位與功名是有所不同的

考上了秀才就意味著擺脫了童生的身份,如果在縣、府、院三級考試中均是第一名,那就是俗稱的“小三元”。秀才就是合格的畢業生,也就獲得了參與“公務員”考試的資格。為體現對人才的重視,令生員專心學習考試,便從政策上給予很多優待。比如免除徭役、遇公事可稟見知縣、見知縣不下跪、打官司時不能隨便用刑等。

清朝科考中的“恩貢”到底是何意?學位與功名是有所不同的

生員也分為三等,成績最優的稱“廩生”,享受國家每月的糧食補貼;次一級的稱“增生”,這一級是沒有糧食補貼的,“廩生”和“增生”是有一定名額的,而且也有“熬資歷”的成分;另外一個級別稱“附生”,指的是剛入學的附學生員。

清朝科考中的“恩貢”到底是何意?學位與功名是有所不同的

舉個例子,清末的名臣曾國藩想必都熟悉。他在六歲時在私塾學習,自學透過縣試;道光六年(1826年)參加長沙府府試,以第七名的成績入衡陽唐氏宗祠進修,次年轉入湘鄉漣濱書院。道光十二年(1832年),考取秀才,兩年後前往長沙嶽麓書院進行學習,準備“公務員考試”,並以鄉試第三十六名中了舉人。

清朝科考中的“恩貢”到底是何意?學位與功名是有所不同的

這裡的鄉試就算“國家公務員考試”,考中的則稱為舉人,進入預備幹部體系。清朝的鄉試每三年舉行一次,考場稱為“貢院”,由中央指派官員主考,地方學政就不得干預了。中舉之後算是拿到了鐵飯碗,如果無心再進一步,那麼在地方找任一個學官還是很隨意的。或者長期參與會試不中者,可以向朝廷申請“大挑”,也就是向國家要個一官半職,就此安心工作。朝廷會根據舉人的鄉試成績劃分等級,一等的舉人可以獲得知縣身份;二等的舉人,會被授予教諭、學正的官職。左宗棠就是以舉人的身份入幕湖南巡撫駱秉章身邊。

舉人更進一步的考試為會試,這也是三年一次的選拔考試,由朝廷於京城主辦,主考官往往是大學士。這個考試就是選拔頂尖人才,錄取名額不多,清朝最多一次錄取406名,最少一次是錄取了96名。所以像曾國藩、李鴻章這樣的名臣,也經歷過會試落第,左宗棠更是三次會試無一中第。往往有個誤區,將會試中第者稱為進士,這是錯誤的,這個群體有個專屬名稱——貢士!

清朝科考中的“恩貢”到底是何意?學位與功名是有所不同的

貢士需要進行殿試,才有可能成為進士。殿試是皇帝親自主持,所以殿試通過了往往被稱為天子門生。但殿試的淘汰率並不高,因為貢士選拔出來就已經代表著國家最拔尖的人才,殿試只是透過策論的形式,檢測這些貢士是否為書呆子。

進士的名次由皇帝欽定御批。一甲前三名即為狀元、榜眼、探花,統稱“進士及第”;二甲若干人,稱“進士出身”;三甲若干人,稱“同進士出身”。左宗棠因功名僅限於舉人,在朝堂上總有人以此開他玩笑,面子上掛不住,後來慈禧太后就特賜了他“同進士出身”。

清朝科考中的“恩貢”到底是何意?學位與功名是有所不同的

恩貢的來源

“教官及在籍恩貢生、歲貢生、監生,願就本省鄉試者,均許與生員一體考送,卷面書‘官’字、‘貢’字、‘監’字,另案發落。”——《大清會典事例·禮部·貢舉》

貢生主要是指學子們在學習過程中,有機會被推薦或選拔到國子監讀書。正常的流程就是在各級考試中選取和推薦,這個選推基本上是每年或兩年一次,府、州、縣生員中成績優異者就有機會被選推,稱為歲貢。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保送”至最高學府。前面講過,秀才分為三個級別,其中只有廩生才具備成為貢生的資格。而且廩生出貢,有一定年限,例如清初臺灣府學是每年一貢,臺灣、鳳山、諸羅縣學每二年一貢。

清朝科考中的“恩貢”到底是何意?學位與功名是有所不同的

在歲貢的基礎上,清朝還形成了幾種選拔貢生的形式。比如“優貢”,這主要是針對地方學政而言,清朝規定,每地方學政三年一任,當學政任期滿時,可以舉行一次考試,擇優者送入國子監。實際上是對學政工作的考察,而且清朝很多高官都是從治學開始的,比如紀曉嵐擔任過福建學政、張之洞擔任過湖北、四川的學政。再如“拔貢”,也是幾年一次大型選拔,乾隆時期形成定製,十二年一次大選,每府學選拔兩名、州、縣學選拔一名,由學政保舉至國子監,所以學政的“門生”基礎都很好。

清朝科考中的“恩貢”到底是何意?學位與功名是有所不同的

除了擇優而入的貢生外,還有透過“贊助費”進入國子監的“例貢生”,也就是無需透過考試選拔,而是向朝廷繳納一定的錢財,就能取得貢生資格。這就好比今天的高價生,拼爹贏在起跑線上。另外,清朝規定,在鄉試中,於錄取名額之外備取副榜,副榜上的秀才可以直接進入國子監學習,叫做“副貢”,這是為了給讀書人爭取更多入仕的機會,往往進入副榜的都是文章極佳,但因額滿而遺於正榜以外的。

清朝科考中的“恩貢”到底是何意?學位與功名是有所不同的

另外還有一種叫“恩貢”,這是指出貢的年份遇到皇帝登基或者國家大型慶典,皇帝向天下學子施恩,在正常的歲貢之外,加選一次,收錄更多生員進入國子監。這就好比皇帝大婚、國家大捷時進行大赦一樣,屬於施恩於天下。而且恩貢比歲貢多了一項特權,即非有重罪,學政不能呈請革去科名。

清朝科考中的“恩貢”到底是何意?學位與功名是有所不同的

在國子監的學生並非都是貢生,還有監生,他們不需要考試選拔就能進入國子監讀書,途徑有四,即恩監、廕監、優監、例監。廕監就是三品以上官員子弟或勳戚子弟可以入國子監讀書;例監則是指那些沒有透過科舉程式的,又想入仕做官的,可以捐個監生出身,至於進不進入國子監讀書,並無強制要求。

參考資料:《大清會典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