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邕第一次伐齊之戰:錯誤的戰略指揮,守舊的戰術導致無功而返

公元574年七月二日,北周武帝前往雲陽視察,他的弟弟宇文直認為時機已到,遂發動叛亂。二十七日,他率領黨羽襲擊肅章門,負責留守長安的長孫覽嚇得逃奔雲陽,尉遲運恰巧在肅章門內,他當即與衛兵們一起關閉大門,宇文直的叛軍湧到門外,砍斷了尉遲運的手指,尉遲運勉強將肅章門關上。叛軍無法攻進門去,遂縱火焚燒大門,尉遲運擔心大火熄滅後,叛軍會闖進宮來,遂下令將宮中的木材、床板等投入火中,並澆灌上原油,讓火燒得越來越大。過了很久,大火仍未熄滅,宇文直只好退去。尉遲運見狀,趁機率領留守部隊追擊,大破叛軍,宇文直率領一百多名騎兵挑出長安,逃亡荊州。

宇文邕第一次伐齊之戰:錯誤的戰略指揮,守舊的戰術導致無功而返

七月三十日,宇文邕回到長安,八月三日,他派人抓獲了宇文直,將其廢為平民,囚禁起來,不久,又把他殺掉了。

處理宇文直之變後,宇文邕馬不停蹄,前往同州(今陝西省大荔縣)、蒲州(今山西省永濟市),視察邊境防務,他還下令邊境各城要加強戰備,增加糧食儲備,擴充兵力。北齊人聽說後,也相應地增加了防禦。柱國於翼建議說∶“在邊境上小打小鬧,雙方互有勝負,無關大局。不如解除戒嚴,與之恢復友好關係,等到對方放鬆警惕後,我們再趁著他們沒有防備,出其不意,才能一舉將他們消滅。”宇文邕聽從了。

勳州刺史韋孝寬上書提出了滅齊的三個方案:

上策是自軹關東下,與陳軍互為椅角,同時。令廣州(今河南省魯山縣)方向的軍隊從三鴉(今河南省魯山縣西南)關出擊;招募山南(伏牛山以南)的精銳,沿著黃河順流而下;另外派遣北山(指今陝北)的匈奴族部眾切斷北齊幷州(今山西省太原市)、晉州(今山西省臨汾市)之間的交通要道。除了這幾支部隊外,還要招募北齊境內的勇士,以高官厚祿為誘餌,讓他們充當北周的先鋒。

中策是繼續等待時機,與南陳一起進一步分散敵人。從三鴉關以北一直到萬春(今山西省河津市)以南沿著兩國邊境線,要大規模進行屯田,儲備軍糧,招募將士。陳軍一旦在東南發起進攻,雙方陷於僵持時就乘虛襲擊,打破敵人的防禦陣線。北齊如果前來救援就堅壁清野,等到撤離後再捲土重來。利用邊防軍去對付北齊的中央軍,使北周不費吹灰之力卻疲勞北齊,不出一兩年,他們內部肯定會發生變亂,然後再趁機進攻,一定能一舉將其滅亡。

下策是採取與北齊和好的政策,保持通商關係,養兵蓄銳,相機行事。

宇文邕第一次伐齊之戰:錯誤的戰略指揮,守舊的戰術導致無功而返

周武帝宇文邕看了韋孝寬的奏表,將開府儀同三司尹婁謙召進內殿,說∶“我將要用兵,你看該先進攻哪個國家?”尹婁謙回答∶“北齊君主受家奴弄臣的擺佈,昏庸無能,他們的大將斛律光已經因讒言而被殺,如今,北齊上下離心離德,百姓道路以目,齊國容易被擊敗。”尹婁謙的話說到了宇文邕的心坎裡,他聽了,禁不住笑了起來。

三月二日,宇文邕派遣尹婁謙與小司寇元衛出使齊國,實地進行考察。起初,宇文邕只是與齊王宇文憲、內史王誼(王盟侄孫)一起討論伐齊事宜,又派納言盧韞前往安州(今湖北省安陸市),徵詢安州總管於翼的意見,其餘人等一概不知。到了七月二十四日,宇文邕才在大德殿召集大將軍以上的高階將領,將這一決定通知了大家。

宇文邕第一次伐齊之戰:錯誤的戰略指揮,守舊的戰術導致無功而返

七月二十五日,北周武帝宇文邕正式下詔宣佈伐齊,他任命柱國、陳王宇文純,滎陽公司馬消難,鄭公達奚震(達奚武之子)為前三軍總管,以越王宇文盛、周昌公侯莫陳崇、趙王宇文招為後三軍總管。命令齊王宇文憲率領兩萬軍隊朝黎陽(今河南省浚縣)殺來;隨公楊堅、廣寧公薛迥率領三萬水軍從渭河進入黃河,順流而下;梁公侯莫陳芮率領兩萬軍隊封鎖太行道(今河南省與山西省之間的交通);申公李穆率領三萬軍隊封鎖河陽道(今河南省孟州市的道路);常山公於翼率領兩萬軍隊向陳州(今河南省項城市)、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殺來。七月三十日,周武帝宇文邕親自率領六萬人馬直撲河陰(今河南省孟津縣)。楊素請求率領他父親的舊部擔任先鋒,宇文邕同意了。

以上兵力約為十八萬人。

宇文邕第一次伐齊之戰:錯誤的戰略指揮,守舊的戰術導致無功而返

周武帝宇文邕將率領主力直撲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內史上士宇文弓文認為北齊雖然荒亂,但不乏能人。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是北齊重要的交通樞紐,駐紮有大量的精兵,全力進攻恐難奏效。應該進攻少兵的汾曲(指晉州,今山西省臨汾市)。

遂伯下大夫鮑宏也反對直撲洛陽,應該進攻汾、潞二州,直撲晉陽(今山西省太原市),出其不意。除此之外,還有很多人主張在山西用兵,但周武帝均未聽從。

周軍進入北齊境內後,秋毫無犯,嚴禁砍伐樹木、踐踏莊稼,違者斬首。八月二十五日,宇文邕親自率軍進攻北齊河陰大城(今河南省孟津縣東),將其攻克。齊王宇文憲率部攻克了武濟(今河南省孟津縣),轉而包圍了洛口(洛水注入黃河處),又攻克了東、西二城,用火船焚燒了北齊在洛口附近架設的黃河浮橋。當晚,北齊永橋大都督傅伏從永橋(在今河南省武陟縣)火速西上,趕到中潭城(在今河南省孟州市西南黃河河心島上)增援。北周軍隊已經攻克了南城、包圍了中潭城,連續進攻了二十天,仍然無法得手。北齊洛州刺史獨孤永業固守金墉城,宇文邕親自率軍攻城,也沒有攻下。獨孤永業連夜趕製兩千個馬槽,北周人聽說後,認為北齊援軍可能很快就要到達了。

宇文邕第一次伐齊之戰:錯誤的戰略指揮,守舊的戰術導致無功而返

九月,北齊右丞相高阿那肱率軍從晉陽南下,抵禦周軍。齊軍行至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後,正巧宇文邕生病了,周軍遂開始西撤。齊軍也焚燒了自己的戰艦,傅伏對行臺乞伏貴和說∶“周軍已經疲憊,我請求率領兩千精兵前往追擊。”但乞伏貴和沒有答應。周軍其餘各路也都取得了勝利,攻克北齊三十餘座城池,也都全部丟棄西撤。只有藥王城(在今河南省濟源市境內)地勢險要,留下儀同三司韓正駐守,但不久韓正就投降了北齊。

宇文邕的第一次伐齊,歷時一個多月,可以說是無功而返。

可以說,不論是韋孝寬的第一條計策,或是宇文邕實際上採取的方案,都有不盡合理之處。韋孝寬的第一條計策的核心是∶以主力部隊從軹關東進,沿黃河北岸谷地一路殺向鄴城。這一招的前提是:北線能夠牽制住晉陽齊軍,切斷太行山南下的通道,南線又能牽制住洛陽、豫州的齊軍,但這顯然是十分冒險的,一旦南北兩線無法牽制住齊軍,則周軍主力後方以及側翼立即暴露在齊軍的夾擊之下,勢必陷於有去無回的險地,因此,韋孝寬的計策是不足取的。

宇文邕第一次伐齊之戰:錯誤的戰略指揮,守舊的戰術導致無功而返

宇文邕雖然批判地採納了韋孝寬的建議,但並沒有將首攻目標放在鄴城,而是放在了洛陽,這一方案相對於韋孝寬的建議來說要穩妥了很多。但從實戰的結果來看,原計劃以齊王宇文憲之軍前突至黎陽的設想顯然又是不現實的,也是建立在成功堵住晉陽齊軍南下的假設上,而實際情況可能是∶周軍雖然取得了一系列的勝利,但並沒有實現原初的設想,即未能完全封鎖住晉陽齊軍南下的通道,這樣一來,齊王宇文憲的區區兩萬人馬就不敢往前繼續深入了,遂加入了洛陽戰場,而這又回到了兩國曆次洛陽會戰的老路上。

史稱,周軍之所以撤兵是宇文邕病了,其實,也許並不可信。實際情況可能是∶周軍雖然總兵力不少,但由於原計劃用於堵截的部隊很多,因而極為分散,而齊軍援軍到來後,在洛陽戰場這一區域性地區,周軍已並不佔據優勢、為了防止邙山慘敗的重演,宇文邕不得不明智地主動撤離了。另外一個因素可能是∶趁著周軍東下之際,吐谷渾可能在北周西部發動了攻勢,周武帝不得不回師,對付吐谷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