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在碑文上留了一句話,竟引盜墓賊蜂擁而至,這究竟是為何?

唐太宗在碑文上留了一句話,竟引盜墓賊蜂擁而至,這究竟是為何?

在這篇文章,筆者就來跟大家聊聊這個話題。

唐太宗“薄葬”,此地無銀三百兩

貞觀十年(

636年

)六月,唐太宗最重要的女人長孫皇后在立政殿病逝,時年僅36歲,她在彌留之際留下遺言。

唐太宗在碑文上留了一句話,竟引盜墓賊蜂擁而至,這究竟是為何?

“妾生無益於人不可以死害人,願勿以丘壟勞費天下……。”

於是在她死後,唐太宗李世民昭告天下曰:“

皇后節儉,遺言薄葬

”,遂親命匠作在九嵕[

zōng

]山開鑿昭陵,“

因山為墳,器用瓦木而已

”,他甚至當著文武百官的面,對負責修建昭陵的大臣說,昭陵規模“

足容一棺矣,務必儉約

”,當時的史官也記載:“

鑿石之工才百餘人,數十日而畢

。”

唐太宗在碑文上留了一句話,竟引盜墓賊蜂擁而至,這究竟是為何?

唐太宗李世民這些言之鑿鑿的說辭,實際上有兩個意思,一是說給臣子們看的,皇帝陵寢尚且薄葬,臣子們就沒必要披金戴銀的厚葬了,為國家節約財富。二是說給盜墓賊們聽的,意思以薄葬之名打消盜墓賊對他們陵墓的覬覦之心。

貞觀十一年(

637年

),唐太宗李世民甚至為昭陵的神道碑親自撰文,他在碑文中這樣說。

唐太宗在碑文上留了一句話,竟引盜墓賊蜂擁而至,這究竟是為何?

“王者以天下為家,何必物在陵中,乃為己有。今因九嵕山為陵,不藏金玉、人、馬、器皿,皆用土木形具而已。庶幾奸盜息心,存沒無累。”

意思是說裡面沒有什麼陪葬品,你們就不要惦記了,想從昭陵盜財寶,死心吧,裡面全是些破泥土爛木頭而已!唐太宗這幾句話顯然心口不一,尤其在真正的盜墓大賊面前,那簡直是立下了“

此地無銀三百兩

”的標杆,明擺著財寶無數。

唐太宗是否真的實施了薄葬呢?

那必然是假的,他在天下人面前撒下一個大謊,他所修建的昭陵內其實珍寶無數,引起了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一個盜墓者溫韜的注意。

唐太宗在碑文上留了一句話,竟引盜墓賊蜂擁而至,這究竟是為何?

溫韜盜盡唐朝帝王墓。

溫韜何許人也?他似乎是天生為了盜掘唐帝王墓而生,傳說其出生之時,有彗星隕落在嵯峨[

cuó é

]山,這在古代預示著災禍發生,又因為距離唐皇陵比較近,所以星象家們都判斷有人會對唐皇陵不利,實際上呢溫韜的確算得上是唐陵的“

災星

”。

他在關中做了七年節度使,有資源也有能力盜掘唐陵,《資治通鑑》記載:“

華原賊帥溫韜聚眾嵯峨山,暴掠雍州諸縣,唐帝諸陵發之殆遍

”,結合各種史料來看,溫韜盜唐陵,自己曾親身進入昭陵地宮,時間應該在後梁開平二年(

908年

)十月左右。其外甥鄭玄素曾隨同其共進昭陵,並記下所見所聞,此事記錄在宋人筆記《江南餘載》中。

唐太宗在碑文上留了一句話,竟引盜墓賊蜂擁而至,這究竟是為何?

溫韜亂時,玄素隨之,多發關中陵墓,嘗入昭陵,見太宗散發以玉架衛之,兩廂皆置石榻,有金匣五,藏鍾、王墨跡,《蘭亭》亦在其中。

溫韜對昭陵的盜掘行動是毀滅性的,幾乎將陵墓內陪葬品席捲一空,但即便這樣,歷朝歷代因為李世民在神道碑上寫的那段話,一直引盜墓賊不斷,金人蒙人甚至是民間盜墓賊,明知昭陵被溫韜席捲一空,但還是紛紛潛入昭陵地宮尋找寶藏,直到明朝朱元璋為其重新修建並派兵鎮守,對昭陵的盜墓活動才算逐漸減少。

唐太宗在碑文上留了一句話,竟引盜墓賊蜂擁而至,這究竟是為何?

結語

歷代王朝的帝王陵寢,無不想方設法在地宮的防盜措施上想辦法,而像唐太宗這樣掩耳盜鈴之術,前無古人,也後無來者,如果不是神道碑上幾句自作聰明的話,恐怕昭陵也不會如此受盜墓賊青睞吧?真可謂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參考資料:《舊五代史》《資治通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