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古人的年終獎,我有點酸|週末讀書

每當年關將近,辛苦一年的職場人就將目光聚焦在“年終獎”這個大紅包上。

那麼,年終獎究竟經歷了怎樣的歷史變遷?

看到古人的年終獎,我有點酸|週末讀書

漢代“臘賜”相當厚

年終獎在我國很早就有。

東漢

在東漢時期,一到臘月,皇帝就開始給文武百官發年終獎。《漢官儀》中記載“臘賜”一項為:

大將軍、三公各錢二十萬、牛肉二百斤、粳米二百斛,特進、侯十五萬,卿十萬,校尉五萬,尚書三萬,侍中、將、大夫各二萬, 千石、六百石各七千,虎賁郎、羽林郎二人共三千。

/

據說當時三公和大將軍的月薪只有一萬七千五百錢,領這一回年終獎,相當於一年的工資了。

宋代

宋代官員的俸祿包括正俸(錢)、祿粟(米)、職錢、公用錢、職田、茶湯錢、給卷(差旅費)、廚料、薪炭等許多令人眼花繚亂的名目,工資雖然很高,但年終獎卻很少。

每年冬至,皇帝給高階官員們發年終獎,宰相、樞密使以及曾經封王的大臣,每人只有五隻羊、五石面、兩石米、兩罈子黃酒而已。

清朝時期

清朝皇帝年底多用荷包賞賜大臣。

《嘯亭續錄》載:

乾嘉時期“歲暮時諸王公大臣皆有賜予;御前大臣皆賜‘歲歲平安’荷包一”。

/

這賞賜的荷包裡究竟會裝著多少錢呢?

歲末皇帝賜給蒙古親王的那對大荷包裡,一般裝有各色玉石八寶一份;

小荷包四對,內裝金銀八寶各一份;

又小荷包一個,內裝金銀錢四枚,金銀錁四枚。

這也算是挺豐厚的“年終獎”了。

民國時期

民國時期,商店的夥計、公司的職員一般也都有年終獎。

年終獎有多有少。

掌櫃或者經理可能有個上千塊或者幾百塊大洋的年終獎;夥計和普通工人有個幾十塊或者幾塊大洋的年終獎已經很不錯了。

商鋪和作坊都有一批學徒,學徒一般是沒有工錢的,可是卻有年終獎。

大方的老闆會給個二三十塊大洋的紅包,小氣的老闆會管學徒一頓好飯,這頓好飯也可以算是年終獎。

那時候一年三百六十日(陰曆),地主家的長工吃肉的日子大概有二十多天。

這些日子多數集中在正月,地主家給長工吃肉則是一種拉攏鼓勵的表示,而正月沒有給長工加肉的東家,會蒙上慳吝的惡名。這吃肉也可算是長工的年終獎了。

新中國成立後

新中國成立後,計劃經濟時代的工廠和機關單位實行實物發放的福利制度,快過年的時候不發年終獎金,而是發食物或者票券。

最典型的是凍帶魚、大塊的凍肉,或者讓大家排隊輪流獲得腳踏車票、縫紉機票。

因為發了錢也沒用,大家有錢沒票買不了什麼好東西。

大家的年終收穫取決於單位是不是“利害部門”,廠長或者局長有沒有“本事”和“魄力”。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市場上商品極大豐富,實物獎勵逐漸取消,單位開始在年底發放年終獎金了。

看到古人的年終獎,我有點酸|週末讀書

年終獎從哪裡來

在我國古代,高階官員的年終獎由朝廷發放。

小官和小吏的年終獎,則需要他們自己想辦法創收。

秦漢魏晉時期

秦漢魏晉時期,公文寫在竹簡上,公文傳達過程中,用口袋把公文裝起來,再糊上膠泥,蓋上公章。

另一個部門收到這個口袋,剝掉膠泥,把公文倒出來,裝公文的這個口袋就成了廢品。

那時候裝竹簡的口袋有皮質的、有絲織的,也有麻布的,都能賣錢。

攢的口袋多了,到年底運到市場上賣掉,年終獎就有了。

唐宋時期

唐朝和宋朝有一段時間允許各州府衙門向民間放高利貸。

高利貸的本金,有朝廷撥付的“本錢”和“公用錢”,也有官員們自己湊的集資款。獲得的利潤,國家財政抽小頭,地方留大頭,大部分利息都存進了小金庫,其中一些錢用以歲尾發年貨、發紅包。

明清時期

明清時期官員的俸祿很低,京官的年終獎金不是朝廷發,而是來自地方官員。當時地方官員來錢渠道多,而京官就比較窮困一些。

地方官員為獲取資訊和得到京官的照應,每當冬日降臨,往往以為京官購置取暖木炭為名,向六部司官孝敬錢財,此謂“炭敬”。有詩證曰:

瑞雪逍遙下九重,

行衙吏部掛彩燈。

頻叩朱門獻暖爐,

玉做火塘熔炭紅。

/

實際上,炭敬就是春節過節費,在地方上叫節敬。

炭敬是“饋歲”(新年禮物)的意思,所以地方官員贈送所附的信裡一般不直接說數目,而以梅花詩八韻、十韻或數十韻來代替。

如果是四十兩銀子就說是“四十賢人”,三百兩就說“毛詩一部”,顯得很儒雅。

有人送貝勒載濤,也就是溥儀的叔叔一千兩銀子,信封上寫的是“千佛名經”四個字。

可是這個花花公子連這個意思都不懂,還拿給別人看。

後來拆開,才發現裡面是一千兩的銀票。

BOOK 信 息

《萬物有意思中國篇上。下》

母冰 /著

北京日報出版社

《萬物》編寫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