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晁錯三疏”

前言:斯者已逝,來者可追,只要聖賢的光芒不曾黯淡,中華民族就永遠不會沉淪。

讀“晁錯三疏”

“晁錯三疏”指《言兵事疏》、《守邊勸農疏》、《論貴粟疏》。

把這三封奏疏放到一塊來談感想,是因為我透過這三者,看到了漢朝由初建時期的困頓、疲弱,到武帝時期外逐匈奴、內安漢民的發展方向。

漢初,高祖率軍三十二萬北擊匈奴,而受困於白登山,演繹了一場屈辱的白登求和後,才在四十萬匈奴騎兵組成的夾道之內,灰溜溜地撤回長安。

其後,和親之使歲歲不絕,進貢之臣絡繹於道。對此,匈奴安然受之,而後年年入寇。

大漢邊境漫長,軍力疲弱,匈奴小寇小獲,大寇大獲,“攻城屠邑,驅略畜產”,漢之邊民,心氣盡喪,長久不復。這還是大秦之時,“卻匈奴七百餘里”的華夏子孫嗎?才幾十年而已。而就在幾十年前,還被秦軍打得一潰千里的匈奴人,何時竟強大如斯?

01.

解對手

不過,聰明的華夏子孫,在傷痛過後,總會認真思考。

在眾多的思考者中,晁錯的《言兵事疏》無疑綻放出了最明亮的思想光輝,使眾人的心裡都亮堂了起來。晁錯講匈奴的長技有三:

一、匈奴的馬好,能在山阪、溪澗等諸多複雜地形中賓士,漢朝的馬比不上

二、匈奴的騎兵強,在陡坡窄道上疾馳,還能同時射箭,漢朝的騎兵比不上

三、匈奴計程車兵耐勞,不避風雨,耐飢耐渴,在北疆寒風中作戰,漢朝計程車兵比不上

針對漢初的屈辱,相比於漢朝初建、國弱民疲、百廢待興這樣的解釋,晁錯的分析真是戳到了大漢君臣的痛處。

但歷史證明,只有敢於正視殘酷現實的人,才能痛定思痛,思考得更深刻,革新得更徹底,發展得更堅定,打造出一個強盛的國家。

而宋朝擺明就是一個反例。

倘若宋朝對國防能力思考得夠深刻,那麼就不會在扭轉了五代時期重武輕文的風氣之後,依然任由武備鬆弛,軍人低人一等。不會任由不合理的制度繼續存在,不會偏信了李德明的奴顏卑恭,而放棄了武力收回西北地區的計劃,放棄了重要的西部馬場,最終養虎為患,終其一朝處於戰略劣勢。

02.

瞭解自己

轉回晁錯的奏疏,接下來他又為大漢君臣分析了漢軍的優勢:

一、漢軍的車騎兵在平原上很有戰鬥力,若能善加利用有利地形,匈奴騎兵是抵擋不住的

二、諸如強弓硬弩、堅甲利刃,這類工藝複雜的軍械,匈奴是造不出來了

三、披堅執銳,長戟如林,軍陣嚴整,散騎遊弋,什伍為基本作戰單位,兵種協同,各展絕技,匈奴是抵擋不住的

四、選拔能在疾馳中射擊的漢軍騎士為軍官,待日後諸如義渠等遊牧民族內附漸多,選優裁弱,組建遊牧騎兵,對匈作戰

五、匈奴人下馬步戰,發揮不出騎兵優勢,也沒有漢軍高質量的兵器和默契的陣法,也是必敗無疑

這五條不僅給大漢君臣打了一劑強心針,也明確了日後漢軍的發展方向,即

大力養馬、訓練士兵、培養良將、督造利器、收納異族

03.

治世良藥

但這一切都需要時間,一段用來培養、發展的時間。因此,晁錯又寫就了《守邊勸農疏》。

其中,以秦為鏡,條陳將士長年守邊之苦,吏民千里輸糧之難。

建議以尊重百姓意願為前提,分田分地,給衣給食為條件,鼓勵廣大百姓遷居邊塞;以拜爵免罪為條件,鼓勵富戶遷徙家丁奴僕;以邊塞築城,團練自保的方式固守邊疆;百姓屯墾戍邊,自給自足。

雖說計劃很美好,但實行起來還是有問題。問題就是中央缺錢少糧,無法給付百姓遷居邊塞、定居開荒所需的物資。就算是發展軍力,也苦於沒錢沒糧而進展緩慢。

但是,晁錯似乎總有辦法,這次他又上呈了《論貴粟疏》。

其中,他著重強調了農業為立國之本,發展農業就是強國富民。主體在於“貴粟”,提高社會對糧食的重視程度、需求程度,從而使作為國家納稅主體的自耕農增產增收。

具體辦法是,以授爵免罪為條件,鼓勵百姓中的富戶,向邊塞輸糧,以糧之多寡授爵,待邊塞充實,轉向郡縣輸糧,則國庫充盈,賦稅降低,農民種糧熱情極大提高。如此,邊塞鞏固,國家強盛,富戶得爵,農人得錢,互利共贏。

同時,養一匹馬,免除三人徭役,比輸糧還要划算。積極調動百姓,把國家發展,對外作戰,與民眾的切身利益相結合。

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正發生著的事,都證明敢於放手發動廣大百姓的頂層設計者,一定是一心為公的,而且一定會成功。

至此,一盤事關大漢國運的棋局已經布好,在各個領域緊鑼密鼓地展開,直至武帝時,河西、漠南、漠北三次大戰,使曾經不可一世的匈奴遠遁漠北,漠南再無王庭。

04.

以身為引

此刻的大漢,走上了她的巔峰,而當初那個設計師晁錯,卻已經在幾十年前被腰斬於長安城。巧合的是,孕育出強秦的商君,也死在了自己親自選址,標誌著大秦輝煌的咸陽城。

或許,正如名劍出世前,需以人血淬火一樣,一番徹底的改革,其前進的車輪總會碾過改革者自身。但聖賢的光芒,在歷史的長河中永遠不會熄滅,幾百年後,盛唐的崛起,不是像極了當初的漢朝嗎?以史為鏡的人,總會獲得歷史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