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建國:北宋儒士董正封,不畏神怪推禮儀

【建國說史】

董正封(約1050—1132年),北宋晚期東平須城人(今山東省東平縣州城街道辦事處),名臣龍圖閣學士董沔之子,他出生在尊崇禮樂的東平須城,有著嚴明的家風家規,在其父的嚴格培育下,他逐漸成長為一名向道儒士。

董正封青年之時,鄆州文廟經過王曾、錢明逸、邵亢等數位重視儒學的京東西路安撫使兼鄆州知州地建設,已經成為北方儒學重鎮;孫復、石介、士熙道開創的宋初理學已經在全國開花結果,其父董沔、其兄董文和就是其中知行合一的骨幹,在這樣濃郁的儒學氛圍裡,董正封打牢了儒學修為與為政根基。

由於深厚的儒學基礎和家庭淵源,再加上是宰相梁適的孫女婿,因此董正封在仕途上發展比較順利,他不是參加科舉入仕的平民子弟,而是因為地方官員舉薦進入官僚隊伍的。1098年,當他岳父梁彥通在朝議大夫、權知兗州軍州事任上以68歲之齡去世時,作為長婿的董正封就已經是承議郎兼歙州(今安徽省休寧縣)知州了,雖然僅僅是從七品,但是他此時還不到40歲,屬於比較年輕的實力派,可見宋朝士族子弟晉升的優越條件,也可見應董正封在地方治理上的不俗業績。

顏建國:北宋儒士董正封,不畏神怪推禮儀

(董正封書丹東平梯門靈泉寺遊記碑刻)

培養人才,推崇禮制。董正封在儒學發達的須城長大,因此每到一個地方,都十分重視文廟建設,推崇用儒學經典培養學子。他在歙州任職期滿後,1102年陰曆四月二十日以直龍圖閣的官銜任濟州(今山東省鉅野縣)知州,曾對州廟學予以休整;後來又曾到青州、蘇州、鄆州、杭州任職,也是這些教育和文化事業的推動者,比如1115年董正封以徽猷閣待制的從四品身份任杭州知州,就特別重視對有才學品德好的學子予以推薦,杭州儒士崔貢就是經過他的推薦參了貢舉考試,以後曾任密州文學一職 ,是密州興學的助力者,造就了一批優秀學子,成為人們尊敬的“八行先生”。

對於孔子倡樹的禮制,董正封更是尊崇且加以推行。1118年他在任鄆州(今山東省東平縣州城街道辦事處)知州和1119年任永興軍路(今陝西省西安市)安撫使期間,不僅重視百姓生活和抵抗西夏的襲擾,還走遍了屬下的4府15州6軍的大部分地方,主持對路城的繼續修建工作,倡導轄域內對祭祀之事的規範統一,為了節儉崇禮,他把文廟祭祀用的器具改銅器為木器,大大節約了成本和地方財政支出壓力。對於董正封提出的改革措施,一向講究奢華的宋徽宗竟然表示贊同,專門安排朝廷禮制局畫出統一圖示,下令全國諸路州軍依圖製造祭祀用品,為各地減輕了一筆龐大的祭祀開支,受到士民擁護與讚揚。

理財能手,勁直典範。1107年陰曆二月初九日到十月初四這段時間,董正封曾任兩浙東路提刑官,負責紹興府一帶的治安案件審理工作;到年底,他轉任淮南發運副使,執掌朝廷糧食購買工作,認真貫徹朝廷的糴米之法,維護了國家的糧食安全和百姓平價買糧的利益,還為朝廷提高了稅收收入。北南宋之交的名相翟汝文和董正封意氣相投,對年長自己一輩且青年時有過栽培之恩的董正封一直心存敬畏,當他做中書舍人的時候,正好董正封由發運副使改任集賢殿修撰蘇州知州,翟汝文在詔書中讚揚董正封是有徳君子,說他管理蘇州士民以制度規範以道德感化,一定會改變過去奢華的鄉俗變成樸實為美的風氣,由此實現一方治理的長治久安。

顏建國:北宋儒士董正封,不畏神怪推禮儀

1120年左右,已經接近退休年齡的董正封到大西南的榮州(今四川省容縣)任知州,他不顧年老體弱,奔走於鄉間體察民情,向比較迷信的少數民族宣傳儒學之道,號召百姓致富報國。在榮州官衙前面,有一棵高大的梧桐樹,擋住了瞭望樓的視線,董正封下令把它砍去。但官吏們一聽,都馬上跪下磕頭,請求留下這棵梧桐,說:“這棵樹是我們榮州鎮風水的寶物,已經歷時二百年之久,有神物住在上面,很有靈驗。如果砍掉它,一定給州人給帶災難。”董正封看到屬下們這麼迷信,於是叱退眾人,親自率領工匠,揮動斧頭,從早晨幹到中午,這棵老梧桐樹終於被他們砍倒了。

這時,忽然一陣狂風迷霧從樹根而起,把屋頂上的瓦席捲而去,天昏地暗,暴雨傾盆。董正封和家裡人聚集在一間屋裡避雨,只聽得房上好似有賓士的烈馬狂奔,又彷彿猛獸惡鳥伸出蹄爪掀扒屋頂。全家老小都很恐懼,哭叫聲響成一片,董正封卻神情自若、安然不動,到下午終於風平雷息,日出雲散。榮州人這才讚歎董正封的膽識與決斷英明,把他看成救世的神人。

靖康之難後,年邁的董正封寓居江南,被朝廷任命為顯謨閣待制提舉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太平觀之閒職。在故土難還的思念中,他一直活到八十多歲,臨去世都還念念不忘數代居住的須城。他的後人開始定居江南,為了紀念故土,他們經常還以“汶陽董”稱自己的籍貫,可見這些南下東平學子的未了情與懷鄉心。

顏建國:北宋儒士董正封,不畏神怪推禮儀

(作者,顏建國,著名作家,文化學者,宋元文化研究專家,系中國散文學家會員,山東省作家協會會員,數家報刊專欄作家,著有《元朝東平學派》《蘇軾與東平文士考析》《文宗義脈》《春風有約》《家鄉的石板坡》等專著。本文由作者獨家授權釋出,轉載請註明作者和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