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宋時輪守漢江,韓先楚打砥平裡,是否能改寫第四次戰役的結局

抗美援朝戰爭是新中國的立國之戰,一共進行了五次大型戰役,我國剛剛從戰爭的泥沼中掙扎出來,百廢待興,對面的敵人卻是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武器裝備精良,戰鬥能力強悍,所以這五次戰役每一次都打得十分艱難。第四次戰役裡的橫城反擊戰是一場大勝,美軍公佈的戰時資料裡表示,聯合國軍在這次戰鬥中傷亡11862人,這在整個抗美援朝戰爭中都是極為少見的。

但是還沒等志願軍將士歡呼雀躍,橫城反擊戰的光輝就被緊隨其後的砥平裡攻堅戰失利所掩蓋。美軍堅守陣地,不僅成功守住砥平裡,還將戰線繼續向北部推進了一大截。因為第四次戰役中的錯誤指揮,身為志願軍前線總指揮長官的

彭老總無奈之下決定開展第五次戰役,雖然取得了最終的勝利,但我軍也付出了相當慘痛的代價,這也導致不少人在戰後爭論起一個問題:到底是應該先打橫城還是先打砥平裡。

如果宋時輪守漢江,韓先楚打砥平裡,能否改寫第四次戰役的結局。

如果宋時輪守漢江,韓先楚打砥平裡,是否能改寫第四次戰役的結局

抗美援朝戰爭

志願軍在經過三次大規模進攻後,部隊兵力在一定程度上產生損耗,不得不回到大後方進行休整。據有關資料統計,此時在朝鮮前線的志願軍部隊僅剩6個軍,士兵人數合計21萬,從旁協助的北朝鮮人民軍還有7萬人。數字看起來倒是不少,但敵軍可是由16個國家組成的聯合國軍,兵強馬壯,部隊還配備殺傷力極大的現代化軍事武器,而我軍這邊都是歷經三次戰役沒有補充的疲憊之師,很難在戰場上佔據優勢地位。彭老總一直希望能讓部隊得到充分的補充和休整,最好是等到國內新兵團入朝後再發起進攻,但戰事的發展哪裡會盡如人意,美軍在第三次戰役還沒有徹底結束的時候就發起新一輪進攻,導致第四次戰役爆發。

第四次戰役本質上是第三次戰役的延續,是志願軍在各種條件都不具備的情況下被迫發起的。

此時聯合國軍的最高指揮長官已經換人了,從驕傲自大的麥克阿瑟換成了心思縝密的李奇微,李奇微已經洞悉我軍戰鬥特點,也發現了我軍的後勤保障體系存在問題,對症下藥地發明出禮拜攻勢、月圓攻勢等作戰方法,兜著圈子消耗志願軍戰士的精力。第三次戰役還沒有停止,李奇微就制定出全新的作戰計劃,組織了16個師加3個旅、總兵力高達25萬人的反攻部隊,從正面戰場上展開全線反攻。敵軍不按套路出牌的做法讓彭老總很是吃驚,

聯合國軍的反擊速度實在是太快,志願軍只能採取兵分兩路的戰鬥策略,按照東西方向分成兩個集團,抗擊來勢洶洶的侵略者。

如果宋時輪守漢江,韓先楚打砥平裡,是否能改寫第四次戰役的結局

中間為李奇微

西集團由韓先楚指揮,主要的作戰地點在漢江以南,東集團由志願軍副指揮鄧華統領,負責在橫城地區誘敵深入,尋找機會突破美軍的封鎖戰線。

這個兵分兩路的戰鬥策略有兩個重點問題,一個是韓先楚的西集團能否守住南部戰線,一個是鄧華的東集團能否成功突破美軍防線。一旦東集團作戰成功,就可以迂迴到敵軍後方給美軍致命一擊,整個戰場形勢也可以盤活。如果東西兩個集團都可以實現作戰目標,那第四次戰役就可以完美復刻第二次戰役的戰鬥經過,順利將對面的聯合國軍擊退,這樣一來戰線就會再次南移,美軍喪失優勢,志願軍也可以在朝鮮戰場佔據絕對的主動。

戰役初期,美軍被韓先楚的西集團軍襲擊,準備不足接連戰敗,14天的時間裡僅僅向前推進了18公里,算是被徹底擋住。但美軍畢竟實力強勁,出戰的還都是坦克裝甲車等鋼鐵洪流,所以西集團軍也損失慘重,部隊減員甚大。不過西集團軍的有效阻擊也給東集團發起反擊創造了機會,東部戰場上有聯合國軍的8個師,但

鄧華部隊的誘敵深入戰術實施順利,美軍的側翼暴露出來,在砥平裡、橫城一帶形成一個突出部。

彭老總當即命令部隊發起反擊,開展運動戰消滅敵軍,但是在決定戰役突破口的時候,一向橫刀立馬、敢作敢為的彭大將軍卻犯了難,因為他的兩個左膀右臂分別提出了不同的意見,讓他非常難以抉擇。

如果宋時輪守漢江,韓先楚打砥平裡,是否能改寫第四次戰役的結局

鄧華

統帥東集團軍的鄧華提議先打橫城,因為守衛橫城的基本上都是南韓軍隊,戰鬥力弱,軍事素養差,打勝仗的可能性更高,而且可以快速殲滅

;相反守衛砥平裡的是美國軍隊,雖然人數不多,但是戰鬥力不容小覷,打起來太費力氣,如果不能在短時間內拿下,就很難形成戰役突破口。鄧華的想法也可以理解,畢竟這樣的事情之前就有先例,解放戰爭時期我軍攻打四平,因為沒能抓住時機快速拿下敵軍陣地,導致戰役演變成攻堅戰,四戰四平。鄧華擔心貿然出擊砥平裡也會發生這樣的情況,所以才建議先弱後強,先打橫城,最後再逐一擊破。

不過韓先楚的看法正好和他相反,

韓先楚認為應該將砥平裡確定為戰役突破口,因為這裡既是樞紐也是打點,戰略意義十分重要,

一旦攻下就可以徹底掌握敵軍西線部隊的側翼,威脅到聯合國軍的整個防守陣線。而打橫城確實是萬無一失,但拿下橫城除了能消滅一些南韓軍隊外,對戰事的發展起不到多大的推進作用,只是一時的突破,平白浪費時間,還會引起美軍的警惕和防備,不能從根本上動搖敵聯合國軍的部署。

如果宋時輪守漢江,韓先楚打砥平裡,是否能改寫第四次戰役的結局

宋時輪

兩位部隊將領對戰役理解不同,各自的指揮風格也不同,提出的建議和看法更是大相徑庭,讓彭老總十分頭疼,他知道這是關乎後期戰役發展甚至勝負的重要決定,所以一時之間難以做出決斷。

彭老總左思右想來回糾結,最後直接電令鄧華,讓他自己做出決斷,因為他認為鄧華身在前線,應該比他更瞭解戰場上的情況。

鄧華收到彭老總的電令,還是決定堅持自己的想法,以橫城作為戰役突破口開展進攻。

戰役的結果是沒有懸念的,志願軍將韓軍第八師幾乎全殲,殲敵一萬二千餘人,其中僅俘虜就有七千多人。拿下橫城後,鄧華率領軍隊攻打砥平裡,砥平裡位於橫城以西30公里處的一個小盆地中,內部有多條公路線和一條鐵路線匯合交通,是朝鮮半島上難得一見的交通樞紐,對於機動能力差、離開交通線就不能活的美軍來說更是至關重要。

如果宋時輪守漢江,韓先楚打砥平裡,是否能改寫第四次戰役的結局

韓先楚

美軍相當重視砥平裡,最開始時就在這裡駐紮了兩個營的兵力,

橫城戰役爆發後,美軍感覺到威脅,將防守力量增強,派遣來美軍23步兵團、一個法軍營以及一個高射炮連,整體的防守防守兵力達到6000多人。

得知志願軍準備襲擊砥平裡,李奇微也嚴陣以待,命令駐守部隊死守陣地。李奇微的想法和韓先楚是一樣的,他認為砥平裡戰略位置極其重要,絕對不能放棄,一旦有個閃失,美軍整條戰線都將為之動搖。李奇微不準駐守砥平裡的美軍後撤,同時調動美第2師第38團和英24旅急行軍前去支援,但是他的作戰行動被我方得知,志願軍迅速出擊,將這兩支支援部隊攔截在半路上。但是李奇微並不放棄,又派遣美騎1師第5團起來,要求他們不惜一切代價恢復跟砥平裡的聯絡。

其實志願軍這邊的人數是佔優勢的,足足有兩萬多人,但由於對敵情判斷失誤,再加上各部隊沒有統一指揮,一直在自顧自地開展戰鬥,力量分散

,所以並沒有取得什麼實質性的突破。美軍帶來了轟炸機,我軍沒有制空權,白天只能躲進防空洞裡,晚上才能出來作戰,而且部隊火力不足,拿得出手的火力武器就是迫擊炮和手榴彈,和敵軍比起來完全就是小巫見大巫,很難突破敵軍的陣地。

如果宋時輪守漢江,韓先楚打砥平裡,是否能改寫第四次戰役的結局

抗美援朝

部隊將領吳信泉和溫玉成看到了戰場上的情況,明白這樣的仗繼續打下去根本沒有效果,美軍有飛機重炮,陣地佈置得如同鐵桶一般,志願軍這邊已經失去先機,再怎麼努力也不過是白費力氣,白白消耗戰爭資源,因此向上級領導提議撤退。

彭老總收到他們的加急電報,也知道這一次是志願軍判斷失誤,當機立斷做出決定,命令部隊後撤。

其實鄧華和韓先楚的提議都是各有千秋,很難說出高下之別,但如果能趁著美軍沒有防備之際率先拿下砥平裡,可能第四次戰役也不會輸得這樣慘,整個的戰爭局勢也會發生改變,停戰的時間說不定還會提前。此戰之後,鄧華多次對自己的錯誤進行檢討,韓先楚也表示十分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