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地與誠信,楚襄王的艱難選擇

割地與誠信,楚襄王的艱難選擇

楚襄王即位前曾經以太子的身份在齊國做人質。被秦國拘押的楚懷王去世了,他請求齊閔王,想要歸國。楚懷王可能此時還羈押在秦國。楚國大臣為避免秦國的壓力,急於另立新王,保證楚國的穩定,增加秦國放還楚懷王的可能性。

太子著急,齊王不急,趁機索取利益。齊閔王為難他,說:“給予我東地五百里,就放您回去。不給地,不能放您。”太子說:“我有老師,請讓我回去問問他。”太子的老師傅慎子說:“給齊王土地。為了您自己給他。吝惜土地而不能為父王送葬,不仁義,所以我說獻地為好。”於是太子回覆齊王,同意割讓土地,齊王放他回國。

太子繼位不久,齊王派車五十乘,向楚國索要東地。楚襄王問傅慎子說:“齊王派使者來索要土地,怎麼辦呢?”傅慎子說:“大王明天召叢集臣,讓他們獻上自己的計策。”太子可能忘了承諾,齊王不會忘。傅慎子當初沒想好對策,還是當初的許諾只為了應急?

上柱國子良入宮覲見楚王。楚王說:“我能夠回國來繼位、庇護群臣、主持國事的原因,是允諾給予齊國東地五百里。現在齊王派使者來索要土地,怎麼辦呢?” 子良說:“大王不可以不給!大王一言九鼎,許諾非常強大的齊國但是又食言,不講誠信,將來不可以與諸侯結為盟友。請您先進獻土地然後再攻佔回來。給予是講求信用,攻佔是展現武力,所以我說給予齊國。”

子良以為君王必須誠信,但是可以用武力奪回,趁機顯示楚國的實力。

子良離開後,昭常入宮覲見楚王。楚王說:“齊王派使者來索要東地五百里,怎麼辦呢?”昭常說:“大王不可以給!萬乘大國,是因為國土廣大。現在割讓東地五百里,就是減去楚國的一半,有著萬乘大國的名號卻沒有千乘國家的國力,不可以的。所以我說不可以給齊國。我請求去守護東地。”

昭良以為如果兌現承諾,楚國將有名無實,不能守衛國家,不能抵抗諸侯。

昭常離開後,景鯉入宮覲見楚王。楚王說:“齊王派使者來索要東地五百里,怎麼辦呢?”景鯉說:“大王不可以給!儘管楚國沒有能力獨自防守。大王一言九鼎,許諾非常強大的齊國但是又食言,會失信於天下。既然楚國沒有能力獨自防守,我願意向西求救於秦國。”

景鯉認為楚國無力迎戰齊國,但是可以求得秦國的幫助。

割地與誠信,楚襄王的艱難選擇

景鯉離開後,傅慎子入宮覲見,楚王把三位大臣的計策簡潔地告訴傅慎子。他問傅慎子,應該採用誰的計策呢?傅慎子說:“大王採用他們三人的計策。”

傅慎子說:“大王派遣子良用車五十乘,向北進獻東地五百里給齊國。第二天,大王任命昭常為大司馬,派他去守護東地。第三天,派遣景鯉用車五十乘,向西求救於秦國。” 傅慎子綜合三人的辦法。楚王照辦。

子良到了齊國,齊王派人帶兵去接受東地。昭常回應齊國使者說:“我主管守護東地,將要與它同生共死。我已經徵發老幼三十餘萬人,儘管鎧甲破舊、武器不鋒利,願意與齊軍一戰。” 齊王問子良:“您來進獻土地,昭常卻在守護,怎麼回事?” 子良說:“我是受了國君的命令,而昭常在推託。您儘管攻打他。”

齊王大舉派兵進攻東地,討伐昭常。齊軍還沒有進入楚國,秦國就有五十萬大軍兵臨齊國的西部。秦國說:“阻礙楚國太子回國,是不仁;又想奪取東地五百里,是不義。你們撤兵就罷了,否則我們情願與齊軍一戰。”

齊王恐慌了,於是請求子良往南到楚國,往西去秦國,解除齊國的憂患。楚國沒有用一兵一卒就使得東地完整。

傅慎子聰明嗎?幾位大臣誠信、仁義嗎?既然不想給,當初的承諾就是虛偽。秦國造成了楚國的頹敗,太子的獻地問題就是因秦而起,還要到秦國搬救兵?傅慎子是怕楚國滅亡得不夠快嗎?

最值得關注的,是秦國對著齊國講起仁、義的問題,真的是最怕強盜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