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年間詐騙第一大案

宋太宗年間詐騙第一大案

各位看官,咱們今天要聊的這事,堪稱宋太宗年間第一大詐騙案,毫不誇張說,差一點就造成另立中央的嚴重後果。咋回事呢?您聽老尼克我慢慢道來。

當時秦州節度判官李若愚有個兒子叫李飛雄,典型官二代,幹啥啥不行,論吃喝嫖賭,那絕對是第一名。

《續資治通鑑長編》是這麼說的:“飛雄,兇險無行,不為其家所容,常客遊京師、魏、博間,與無賴惡少年縱酒蒱博。”

宋太宗年間詐騙第一大案

這樣的官二代富二代現在依然有很多,時不時地就能上熱搜頭條,自己鬧騰鬧騰就算了,關鍵還坑爹啊!有個chang ge的,他兒子,坑爹不?還有個叫啥gang的,被兒子坑慘了!但這位李飛雄啊,直接要了他爹的命,不僅如此,還被誅三族。

咱們接著說。

這李飛雄在京城玩夠了,可能覺得玩得沒意思了,想玩更刺激的,就從京城開封到盩厔去看望他老丈人,他老丈人在盩厔做縣尉。

宋太宗年間詐騙第一大案

盩厔,就是現今陝西西安周至縣,古人說“南不識盩厔,北不識盱眙”的典故,說的就是這個盩厔,讀作zhou zhi。意思是“山曲曰盩,水曲曰厔”。

看望了他老丈人,他就走了,沒空手走,順了匹官馬,類似於現今開走了縣政府一輛政府公務用車,是不是寶馬7系咱不知道,最次是寶馬X1吧。

那時候官馬身上都是有牌號的,全國惟一的身份證號,洛陽的都是予C——001這類的,西安都是陝A——002,反正就這意思吧。

出了盩厔一路向西,晚上到了驛站,李飛雄氣勢洶洶就讓驛卒給他安排吃喝,換馬。

官二代比老百姓氣勢大,就因為他打小看他爹,和他爹接觸的官員,在那個環境中長大,對官場的禮儀和對上級對下級的態度,分寸拿捏得死死的,所以,出去糊弄人,成功率很高。

看官您想啊,小小的驛卒什麼身份?李飛雄自稱皇上特使,奉旨巡邊,駕駛的還真是公車,小驛卒哪敢得罪?一一照辦。

第二天一早,吃過早飯,他跟驛卒說,把你們頭叫來,有要事。巡驛殿直姚承遂一聽是欽差來了,就急忙出來迎接。李飛雄就讓這姚承遂和自己一起出趟公差,又找來一個老兵當嚮導,說要去攏州。

姚承遂不敢拒絕,三人就一起出發,到了攏州(現今寶雞市隴縣),隴州監軍供奉官王守定也被忽悠著跟李飛雄一起走,路上又裹挾了吳山縣尉盧贊,一隊人馬浩浩蕩蕩直奔清水縣。

(還有一說是關山,老尼克我檢視地圖,從攏州到清水縣,中間要經過關山,繞道吳山,明顯是走了個大“V”字,所以我個人覺得關山更合理,但《宋史》說是吳山,《續資治通鑑長編》此處是個“”,這個關鍵字居然遺漏了。)

老尼克我把地圖貼出來,看官您判斷下,從攏州去清水縣,經過關山、吳山哪個更合理?

宋太宗年間詐騙第一大案

李飛雄帶領著這一眾人馬一到清水縣,就以口傳密旨的方式,下令將駐軍將領田仁朗和劉文裕等人抓起來。

罪名是“停軍數日終不克無還”。意思是說遼國軍隊都到邊境了,當地駐軍都沒有正面迎戰遼國軍隊。

駐軍將士們雖然懷疑,但因為李飛雄的氣勢和口諭太逼真。再加上他的隨從和排場都不小,更何況其中有些人,像隴州監軍供奉官王守定、縣尉盧贊,他們也都認識,壓根就沒有懷疑這裡面有啥問題,於是這幾位將領就被抓了起來。

這幫人被抓了,也不是都不敢說話,比如田仁朗就不服,說,抓我可以,讓我看看皇上詔書!

宋太宗年間詐騙第一大案

李飛雄大聲說:“豈不聞封州殺李鶴耶,詔書豈得見也?”這是啥意思呢?說趙光義剛即位時候,嶺南使者說封州李鶴要謀反,直接殺了,殺完了才和趙光義說,趙光義“不問狀”,根本就不問,這話一說,田仁朗不敢再說啥了。

到了這個時候,李飛雄就有些膨脹了,手裡有這麼多兵,自立為王多好?

這一大幫子人不知道他是啥貨色,都巴結著,李飛雄一高興,就喝得有點多,人一喝多吧,話就不大把門,千不該萬不該的他說了一句要了他命的話。

他說啥話?他說趙光義沒當皇上時,還是晉王,他就在晉王府裡當差,是晉王身邊紅人。說巧不巧,被抓的劉文裕,之前還真是晉王府出來的人,一聽他這麼說,心裡有點懷疑了,我咋沒見過他呢?

這劉文裕也是比較鬼,他沒直接戳透,而是和李飛雄說,咱倆都是晉王府出來的,“使者忍不營救之乎?”

李飛雄一聽這話,心想壞了,遇上真李逵了,趕緊把其他人打發走,單獨問劉文裕:“汝能與我同富貴否?”

劉文裕趕緊說:“能!必須能!咱倆誰跟誰啊?”

李飛雄智商明顯該充值了,沒趕緊殺了劉文裕,反而真把劉文裕放了。這劉文裕一自由,第一時間就去解放田仁朗,然後帶著自己親信就抓了李飛雄,一頓胖揍,李飛雄啥都招了。

這事一傳到朝廷,可把趙光義氣壞了,李飛雄,誅三族,他爹李若愚就這麼被兒子坑死了。

宋太宗年間詐騙第一大案

最先給李飛雄馬的那個驛卒,殺全家。姚承遂、王守定、盧贊這幫人,腰斬。當時和李飛雄一起胡作非為的那些浪蕩公子們,全殺頭。

這還沒完,下詔,通令全國,讓這些有權的有錢的人家,都管好自己孩子,有不法行為的,嚴懲不貸。

“以飛雄事佈告天下,令中外臣庶家子弟或懷兇險,有乖檢率,屢加教戒,曾不悛改,許其尊長聞於州縣,錮送闕下,當配隸遠惡處。容隱不以聞者,儙功以上親坐之。”

宋太宗年間詐騙第一大案

公務出差的制度也得改革。

從那之後想在驛站換馬,就必須有樞密院下發的銀牌,這個制度一直沿用到北宋末年。

《續資治通鑑長編》:“詔自今乘驛者皆給銀牌。先是,五代以來,庶事草創,凡乘驛奉使於外,但樞密院給牒。”

《宋史》是這麼說的:“符券。唐有銀牌,發驛遣使,則門下省給之。其制,闊一寸半,長五寸,面刻隸字曰“敕走馬銀牌”,凡五字。首為竅,貫以韋帶。其後罷之。宋初,令樞密院給券,謂之“頭子”。太宗太平興國三年,李飛雄詐乘驛謀亂,伏誅。詔罷樞密院券,乘驛者複製銀牌,闊二寸半,長六寸。易以八分書,上鈒二飛鳳,下鈒二麒麟,兩邊年月,貫以紅絲絛。端拱中,以使臣護邊兵多遺失,又罷銀牌,復給樞密院券。”

這事到這裡應該算是完結了,可有個外人卻因此倒了大黴。

宋太宗年間詐騙第一大案

咋回事呢?右贊善大夫李若拙了,與犯罪分子李飛雄的父親李若愚名字很像,趙光義就懷疑倆人是兄弟,也抓了,一通審問,結果不是啥親戚,對於李飛雄所犯之罪,一點都不知道,雖然沒殺他,但依然被流放沙門島。

有關李若拙的故事,老尼克曾寫過一篇文章叫《躺平也中槍的李若拙:論起名字的重要性》。有興趣您可以看看。

全文完。

寫作不易,還望點贊加關注!您的支援是我老尼克繼續創作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