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面對八國聯軍,“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是何意思?

“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這是令所有華夏同胞深感恥辱的一句話。說這句話的人,正是晚清實際上的執政者慈禧太后,她也因此被國人大罵崽賣爺田心不疼,真活了個沒心沒肺啊!

可這話也太卑微了,好歹人家是太后啊,於是很多朋友可能以為是臆造的,是想當然地給慈禧太后加一層罪。可事實上,慈禧的確這麼說過,還冠冕堂皇地釋出在上諭中。

此話何意呢?很好理解,衡量中國的物力財力,能給就給,只要能討得列強的開心就行。

慈禧面對八國聯軍,“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是何意思?

近來據某些歷史學家考證,說慈禧的本意並不是窮盡一切可能去給帝國主義各方面最大的優惠,而是在確保其政治統治的前提下,以最小的代價、儘可能少的“中華物力”,去換得列強的歡心。

但就算真是如此,也不能證明什麼其中有什麼本質的變化,晚清政府的軟骨頭、沒骨氣,那是板上釘釘的。不管慈禧本意如何,都不影響學術界認定此後清廷已經成了“洋人的朝廷”,是洋人欺負百姓的走狗和工具。

站在慈禧的角度,中華財富都是她家的,當然希望付出的代價越小越好。可如果不行的話,那她也不介意多出籌碼,列強要多少,她就給多少,只要盤踞在北京城裡的八國聯軍肯退兵。

國家、民族的利益和尊嚴,在慈禧眼裡,根本無法和她自己的人身安全相比。也許她認為,她就是這個國家的代表。可事實會證明,她是她,國家是國家。

聊到這裡,就不得不提到慈禧是在什麼情況下說出這句臭名昭著的話。

1900年5月,發生了一件震驚世界的事情,以英國、美國、法國、德國、俄國、日本、義大利、奧匈帝國等八個主要國家為首的侵略者,組成聯軍向清朝發動進攻。

其中人數最多的是日本,派出了戰艦20艘,海軍陸戰隊540人,陸軍20300人;最少的是義大利,派出戰艦2艘,海軍陸戰隊80人,陸軍5人,還大部分是水手,彷彿打醬油的,但人雖不多,乾的壞事可不少。

慈禧面對八國聯軍,“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是何意思?

此戰的導火索是義和團運動,而義和團的起源,又跟愈演愈烈的中外矛盾有關。

近代以來,依託不平等條約,洋人的教會勢力深入內地,逐漸形成一幫依附教會的“教民勢力”,這些二腿子與其他百姓發生爭執時,總能得到教會的庇護,就連清朝地方政府也不敢幹預。

有壓迫就有反抗,再加上山東、河北一帶歷來就有民間秘密會社的傳統,於是大批貧苦農民、手工業者、城市貧民、小商販和運輸工人等下層人民,便集合在了一起形成了組織。

義和團的宗旨原來是“反清復明”,但在和清朝的對抗中,義和團發現當前的主要矛盾不是清廷,而是正在欺壓、瓜分中國的列強,於是改宗旨為“扶清滅洋”。

這裡說明一點,義和團從反清改為扶清,很重要的一個因素是得到了滿清部分權貴的認可。例如慈禧的心腹端王載漪,是義和團最大的支持者,正是在他的勸說下,慈禧才對義和團轉變了態度,從剿滅變為安撫。

但要說載漪和慈禧有多相信義和團,倒也不見得。載漪是想借義和團提高自家的價值,好讓兒子溥儁在光緒之後繼任皇帝,慈禧則是打算利用義和團對抗列強。

義和團極為痛恨洋人洋物,凡是落在他們手裡的洋人都沒有好下場,還曾破壞洋人的教堂、商行等,給洋人造成了一定的損失。列強因此大怒,要求清廷取締義和團。

這時的慈禧,內心中是極為反感洋人欺壓的,正想給列強上點眼藥,讓他們不痛快呢,因而一開始採取了置之不理的態度。隨後,列強便以鎮壓義和團、保護公使為名,強行出兵北京。

在此說明一點,列強早對中華垂涎三尺,義和團運動只是一個藉口,哪怕沒有義和團,該發生的一樣會發生。

慈禧面對八國聯軍,“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是何意思?

面對列強的入侵,慈禧感到害怕,想要退讓議和。但很想讓義和團大展神威的載漪,命人偽造了一份列強給清廷的外交照令,大意是讓慈禧還政於光緒。

要動權力蛋糕,這是慈禧無法容忍的,於是馬上召集御前會議,下詔宣撫國民,於6月20日正式向11個處於當時世界最前沿的列強國家同時宣戰。

光緒極力阻止,認為清朝無力與各國一戰,但怒火中燒的慈禧壓根不聽,為表決心,還斬了好幾名主張答應列強的要求、剿滅義和團的官員。

但是,被慈禧寄予厚望的義和團,註定承擔不起這份重擔,鬆散的組織,光憑一腔熱情的血肉之軀,如何對抗八國聯軍的洋槍洋炮?

另一方面,手握重兵的東南漢人督撫們早已看清了形勢,認為慈禧宣戰是亂命,並不出兵,和列強簽訂了互不侵犯的協議,史稱“東南互保”,甚至做了些清廷玩完後收拾殘局的準備。

本來應該是慈禧手中重器的八旗軍,那會兒已經腐化得沒啥戰力了,根本靠不住。各方因素加起來,這場戰爭清廷敗得毫無懸念。

慈禧面對八國聯軍,“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是何意思?

慈禧逃往西安,指定李鴻章為與列強議和的全權代表,併發布徹底剷除義和團的命令,這是她給列強呈上的第一個誠意。第二個誠意,就是“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是這句話最直觀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