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無恤:關鍵時刻還是得靠自己的人

《資治通鑑》周紀第一卷

智伯又求蔡、皋狼之地於趙襄子,襄子弗與。智伯怒,帥韓、魏之甲以攻趙氏。襄子將l出,曰:吾何走乎?從者曰:長子近,且城厚完。襄子曰:民罷力以完之,又斃死以守之,其誰與我?從者曰:邯鄲之倉庫實。襄子曰:浚民之膏澤以實之,又因而殺之,其誰與我?其晉陽乎,先主之所屬也,尹鐸之所寬也,民必和矣。乃走晉陽。

譯文::智瑤得寸進尺,又向趙襄子家索要蔡和皋狼萬人處地方,趙襄子斷然拒絕。智瑤勃然大怒,集合韓、魏兩家,率領甲兵前去攻打趙家。趙襄子準備出逃,問屬下:我到哪裡去呢?隨從說:長子城最近,而且城牆堅厚又完整。趙襄子說:百姓精疲力盡地剛修完城,又要他們捨生入死地為我守城,誰能和我一條心呢?隨從又說:邯鄲城裡倉庫豐盈。趙襄子仍是搖頭說:搜刮民脂民膏才使倉庫充滿糧食,現在又因戰爭讓他們送命,誰會和我同心對敵呢?還是投奔晉陽吧,那是先主曾經囑咐過的,尹鐸又待百姓寬厚,人民一定能和我們同甘共苦。於是前往晉陽。

面對智,韓,魏三軍聯合夾擊,趙無恤眾寡懸殊,雖拼力抵抗也獨木難支。決定暫時避其鋒芒,找個地方避一避。在決定在那個地方避跟下屬產生了不同的看法。事後發展的趨勢印證趙無恤的正確判斷。

一,長子城為什麼不能去?下屬給的理由是城牆堅固完整,這是單從軍事角度出發來做決定。戰爭不單單是軍事方面,涉及到方方面面,比如政治,糧草,核心力等多方面因素。不能只考慮一種優勢,要統籌兼顧。

二,邯鄲城為什麼也不行?只有糧草充實,倉庫充足的背後是執政者搜刮民脂民膏的結果,根本就沒有基本盤支援。沒有利益輸送誰肯為你送命。

三,晉陽為什麼就行。三國曹操徵張繡時,遭到了突然反叛差點丟命,心腹猛將典韋拼死保護方才保命,而典韋也掛了。這說明什麼呢?在重要的生死關頭只有嫡系才靠得住。至於到晉陽城其父趙簡子未雨綢繆,派心腹尹鐸到晉陽執政,打造了其執政的基本盤,對其百姓進行利益輸送,利益捆綁在統一戰線上。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戰爭最重要的是核心嫡系的支援。人心都是向背的,沒有實實在在的利益,人家憑啥為你拼命。

透過分析趙無恤正確地做出判斷,影響戰爭勝負的因素不僅是城牆的堅固,也不僅是糧草是否充足,更關鍵的是要基本盤的支援。要想獲取嫡系的支援就必須進行利益輸送和捆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