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溫留下一本奇書,朱元璋窮極一生都沒找到,結果亡了明朝江山

根據民間傳言,朱元璋之所以能建立大明,除了自身的雄才偉略有關外,還與一位“軍師”有關,這個人就是劉伯溫。他不僅幫朱元璋打下了明朝江山,還將畢生所學寫成了兵書——《百戰奇謀》。正是因為這本奇書,朱元璋不惜屢次派人前去探尋,甚至,還拆掉了劉伯溫的老宅。

劉伯溫留下一本奇書,朱元璋窮極一生都沒找到,結果亡了明朝江山

那麼,這本神秘的兵書,背後到底有什麼隱情,朱元璋為何執意要搶奪劉伯溫的兵書呢?

相傳,在朱元璋立國後,劉伯溫決意告老還鄉。於是,安定下來的劉伯溫,將生平經歷的所有戰場經驗和領兵歷程都記錄了下來,使得《百戰奇謀》由此產生。

寫完兵書後沒多久劉伯溫便患了重疾,在臨終之際,他對兒子劉璟、劉璉囑咐道:“《百戰奇謀》是我一生的心血,本想將其獻給皇帝,可是,皇帝疑心重,獻上去他也不肯相信。為了避免這本兵書在我死後引發禍端,你們一定要將其燒掉,如此才可保全家平安。”

叮囑後沒多久,劉伯溫就在昏迷中去世了。正如劉伯溫預料的那般,當其死訊傳到京城後,朱元璋便立刻派出胡惟庸前來探望。說是弔唁,可胡惟庸到劉家的第一件事,卻是尋找《百戰奇謀》這本兵書。搜尋無果後,胡惟庸只好直接詢問劉璉兄弟倆,劉璉如實轉告了兵書已被焚燬的事情。

劉伯溫留下一本奇書,朱元璋窮極一生都沒找到,結果亡了明朝江山

當時,胡惟庸知道劉氏兄弟的為人,他們根本不敢欺瞞朝廷。所以,喪事結束後,他便帶著《百戰奇謀》焚燬後的殘存稿件,以及劉伯溫要其轉交給朱元璋的一本《郁離子》和一封信返回了京城。朱元璋一看胡惟庸帶來的只是《郁離子》和劉伯溫的遺書,便索性將所有書信稿件都扔在了一邊。

回到寢宮後,朱元璋越想越不安,畢竟,劉伯溫寫成的那部兵書彙集了其畢生智慧,若是被有心之人拿了去,肯定會威脅到明朝的江山穩定。況且,朱元璋十分了解劉伯溫的為人,他將兵書視作生命,怎麼會捨得燒掉。即使現在劉家沒有了理想的傳人,可是,劉家有子,子會生孫,難保以後不會出現能撼動朱家江山的後人。想到這,朱元璋坐立難安。

之後,經過一番思慮,他終於想出了一個能找出兵書的計謀。

話說,到了劉伯溫“三七”那天,胡惟庸再次奉朱元璋之命來到劉家,並稱其是奉皇帝之命取走劉軍師生前的所有書信稿件。這次,胡惟庸的陣勢像抄家一樣,他將劉伯溫家中的全部書籍、書信稿件都拿走了。可即便如此,他還是沒有找到那本兵書。

劉伯溫留下一本奇書,朱元璋窮極一生都沒找到,結果亡了明朝江山

於是,胡惟庸向朱元璋彙報後,又在“五七”那天來到了劉家。

他對劉璉兄弟傳達了皇上的詔令:因劉伯溫有功於朝廷,故皇帝決定在劉家老宅的基礎上,為其建造“劉意伯府”。這樣一來,劉璉兄弟就要到臨時小屋中守孝,朝廷也可藉機查詢劉家老屋中可能隱藏的兵書。拆老屋的過程十分漫長,但直至結束,胡惟庸都沒有找到所謂的兵書,任務就此作罷。

到了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患病去世,終年七十一歲。相傳,他在臨終前曾叮囑皇太孫朱允炆:“定要找到劉伯溫藏匿的那本兵書,切不可讓其落入外姓人手中。”可到底,朱允炆都沒有找到所謂的兵書。或許,這本奇書是在等待它的有緣人。

直到崇禎十七年,“闖王”李自成率兵攻入北京,在宮中搜出的書籍中,李自成發現了當年劉伯溫書寫的《郁離子》。李自成曾拜讀過這本書的刻本,如今看到作者本人的手寫稿自然是愛不釋手。在翻閱這本書的過程中,李自成發現一些書頁的摺疊處出現了自然斷裂。

之後,他再仔細一看,竟然發現摺頁裡寫了字。

劉伯溫留下一本奇書,朱元璋窮極一生都沒找到,結果亡了明朝江山

於是,他好奇地讀了幾行後發現,裡邊居然是劉伯溫寫的兵書《百戰奇謀》。

看了書中的“料敵”、“用計”以及“佈陣”等幾章內容後,李自成激動地落了淚。從那以後,無論走到哪裡,李自成都會帶著這本兵書。從李自成的反應來看,劉伯溫的《百戰奇謀》應該是本兵書中的奇書。可是,寫出如此著作的劉伯溫,果真如影視作品渲染的那般“神通廣大”嗎,歷史上真實存在的劉伯溫,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呢?

在智謀文化早熟、發達的中國,人們總是喜歡崇拜智慧人物。而在這眾多的智慧領袖中,當屬三國時期的諸葛孔明與元明之際的劉伯溫,最具代表性。在古人的筆下,這兩位智者不僅神機妙算,甚至,可以“呼風喚雨”。不得不說,這樣的描繪太誇張,使得諸葛亮和劉伯溫都成了“多智而近妖”的存在。也難怪魯迅會在其《中國小說史略》中,特意批評神化諸葛亮的小說《三國演義》。

劉伯溫留下一本奇書,朱元璋窮極一生都沒找到,結果亡了明朝江山

其實,在史料的記載中,劉伯溫是青田縣武陽村人。按照元代的行政區劃,劉伯溫的老家應在如今浙江省處州路附近。

因為,江浙一帶人文氣息濃厚,再加之劉家祖上還曾在宋朝為官,故到了劉伯溫父親這一代,劉家依然保持著讀書及第的風氣。根據《明史》記載,劉伯溫自幼聰穎異常,私塾老師還曾親自對其父親說,劉伯溫並非池中之物,將來必定會成為光宗耀祖的大人物。

據史書記載,劉伯溫從小飽受儒家文化的薰陶,“尤精象緯之學”。在《明史》中,劉伯溫的人生被勾畫出了兩條軌跡:

一個、是深受儒家文化薰陶的“儒者”劉伯溫;

一個、是手搖鵝毛扇的“謀臣”劉伯溫。

兩者並不偏廢,然而,經過民間野史的一番渲染後,“謀臣”劉伯溫顯然壓倒了作為“儒者”的劉伯溫。於是乎,本來不無悲劇色彩的英雄人物,在各種光怪陸離的傳說中,成了一個”滑稽多智“的江湖術士,全不復傳統知識分子應有的氣度和風範。

劉伯溫留下一本奇書,朱元璋窮極一生都沒找到,結果亡了明朝江山

元朝至元二年,進士劉伯溫正式走上仕途,身任江西高安縣縣丞,官階不高,大抵屬於正八品。官階高低倒是無所謂,畢竟,有才之人終是會遇到伯樂的。

但是,真正令劉伯溫心灰意冷的是,自己當前效力的元朝已經是大廈將傾的局面。眾所周知,元朝是一個少數民族政權,其江山完全是在馬背上打下來的。正因為如此,元朝統治者普遍重武輕文,仍然奉行“馬上治國”的方針。

一開始,朝廷尚能穩固大局。可是,因為沒有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元朝統治的執行漸漸變得遲鈍和腐朽,直至元順帝時徹底崩潰。面對這樣一個衰世,劉伯溫無奈又失望。他作為飽讀詩書的儒家知識分子,自然是極其希望實現“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抱負。

可是,當他在江西做了五年小官後,一切願望都化為了泡影。在史書的記載中,劉伯溫在江西做官時“政嚴而有惠愛”,當地老百姓都將其視作慈父,想來是幹出了一番政績的。可史書中也有記述“豪強數欲陷之”,即:劉伯溫在江西做官時,當地豪強處處與他作對。

劉伯溫留下一本奇書,朱元璋窮極一生都沒找到,結果亡了明朝江山

或許是內心過於失望,劉伯溫於1340年辭官回到了老家。當然,這段經歷還是未能徹底打消其對元廷的期待。從那之後,他做了江浙儒學副提督,官至從七品。即使如此,劉伯溫也無法對現狀滿意。至正十二年,他再次以身體不適為由辭官還鄉。

其實,對於劉伯溫的兩次辭官之舉,後世眾說紛紜。可是,無論其是否患病,劉伯溫對元朝政權到底是越來越失望,這一點從其辭官後所著的《郁離子》中可以得到答案。

參考資料:

【《明史紀事本末》、《明史·卷一百二十八·列傳第十六》、《明史·太祖本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