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昌來遊訪二徐祠

遊訪二徐祠

道學傳千古,東甌說二徐。

門前一壺水,家富五車書。

但喜青氈在,何憂白屋居。

我來君已逝,揮淚表丘墟。

宋淳熙九年(1182)春,朱熹以“提舉浙東常平茶鹽公事”之職來臺,後悔未及會面,特地到二徐墓下,大書曰“有宋高士二徐先生之墓”,並題詩表示敬仰之情。

潘昌來遊訪二徐祠

徐中行(?~1123),字德臣,臨海杜岐人。慕著名學者胡瑗之學,遂至京城,在胡瑗高足劉彝處學習,在京得到司馬光賞識,稱他將來“不為國器,必為儒宗”。遊學一年後,返家精研典籍。每有心得,抄於紙片貼上璧上,反覆揣摩。因屢試不第,道絕進取,隱居百巖山福海寺之菉猗亭,設帳課徒,自稱:育人當身體力行,為學當循序漸進。慕名求學的人很多。崇寧三年(1104),朝廷詔天下以“孝、悌、睦、姻、任、恤、忠、和”八行取士。次年,台州太守李諤保奏中行“八行”全備,至家禮請,中行終不就聘。後聞有官至,即避至委羽山。對此,有人不解,說:“世人都爭入仕,公卻退而避之。那些鑽營的人雖然可氣,但你卻退避而不要名氣?”。中行答道:“人無德行,與禽獸若何!自律治已,是份內的事。如果我以德行被封官,而別的人不被舉官,這樣不好!我不忍一己之爵命,而壞了天下之良俗,為什麼要名呢?!”於是,責難者慚愧而退。中行有三子,長庭槐,次庭蘭,皆有父風。而傳承衣缽者,唯三子庭筠。

潘昌來遊訪二徐祠

徐庭筠(1095~1179),字季節,年少有高識,時十四,即入郡庠。宣和五年(1123),父卒,且三年守孝,不言婚配,後朋友催促相強,至四十歲方娶。紹興七年(1137),庭筠再應舉,時值宋室南渡,奸相秦檜當權,科場尚阿諛舞弊之風,試題名《中興歌頌》,庭筠慨然地指出現天下大勢未足以中興者有五條。時人有的不以為然,有的在規勸,庭筠說,我卻不會妄語,而敢欺騙皇上!自此每試不利,卻堅持操守,卓然不與世俗合流。台州州學請庭筠為“學正”,庭筠以禮法率諸生。提舉王然、待制陳橐尤敬重他,政事多諮詢庭筠。紹興二十年(1150),鄭伯熊任黃岩縣尉,拜在庭筠門下。後伯熊調任婺州司戶參軍,臨行請賜教,庭筠留言:“富貴易得,名節難保。”伯熊銘記:他的話,後來官至宗正少卿、直龍圖閣,成為“永嘉學派”的主要人物。隆興元年(1163),詔天下士人上書言事。庭筠述數千言奉上,卻無迴音,即焚其稿而不以示人。不久,朝廷特頒恩旨:凡舉人曾五次到省應試而不第且與年齡相符者,給官監嶽祠。庭筠正符合條件,親戚朋友都勸他,他說:我曾說監嶽祠是冗祿的職位,心中既不認可,是不會去就職這個官的。從此布衣鄉間,不再到城府。庭筠天資剛正樸實,口無戲言。手錄聖賢格言懸於窗璧,朝夕以自警,待人和氣,無論貴賤,不輕臧否。朋友有過,當面指出,不婉轉之詞。小夫賤隸,只要一善可取,就稱歎不已。授課為職業,甚貧。所得收入除供吃穿外,還要救人之急。租房而居六十年,卻不以為憂。曾有黃岩縣令欲出資為其購置田宅,後又以官府沒收田宅相贈,他都笑而不受。他坦言道:“君子為善,無愧於心而已,也不求人知道。”淳熙六年(1179)十一月六日卒。臨終對諸子說:我少年無過,晚年自覺,以“不欺心”一語終其一生。

潘昌來遊訪二徐祠

到宋末,庭筠五世孫迪功郎徐紹先為其二祖徐中行、徐庭筠請諡於朝,朝廷賜諡中行為“真定先生”、庭筠為“溫節先生”。二徐先生的卓行,歷代受人敬仰。

元元統元年(1333),前翰林院編修兼國史院修撰、江浙儒學提舉、百巖楊氏始遷祖敬悳公(1280~?),應台州路總管王居敬之囑修《赤城元統志》,因有感於徐真定先生為臺學開道賢哲,可惜《嘉定赤城志》的略而不詳,遂親自探訪二徐遺蹤於百巖山福海禪院。拜墓之後,對二徐先生的事蹟,敬仰不已,且遊訪周邊山水村莊後,慨嘆道:“我若為子孫謀富貴,不如為子孫謀賢哲!”於是在元統二年(1334)秋冬之際,當修竣《赤城元統志》後,即遷居至百巖,並遺囑子孫後代不念遷居之本意。

潘昌來遊訪二徐祠

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倭寇侵入,徐氏後人四散,福海寺遭毀,菉猗亭及朱熹所立二徐先生墓碑,皆同毀。

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敬悳公的十六世孫楊雅(1753~1823)在山上採藥時,聽村民楊安常指出二徐先生的墓址廓形,遂出資購其地,後與村人楊安志一起同修墓地。

嘉慶十三年(1808)十二月,楊雅朋友屠倬請時任浙江巡撫阮元再題二徐先生墓表。

光緒六年(1880)三月,時任壽昌縣縣學訓導的路橋楊友聲(1824~1890)有感於敬悳公的遺訓,且二徐先生為臺學之首而沒有專祠奉祀,遂上書檯州知府徐士鑾,提出募資修建二徐書院,內設二徐先生祠並重建菉猗亭。但是,響應募資者寥寥,遂獨自於光緒六年秋始建二徐祠,以致積勞成疾。後在其子前國史館協修、翰林院編纂、山東道監察御史楊晨(1845~1922)的協助下,至光緒七年春,耗費銀洋3000餘元,建成二徐祠七楹、門房三楹。原規劃的兩廂房及菉猗亭未能修建。二徐祠奉祀二徐先生,並設二徐書院義塾。光緒二十九年(1903),楊晨先生又奉徐真定弟子陳公輔、徐溫節弟子鄭伯熊以及楊敬悳、楊友聲神主入祠配享。

潘昌來遊訪二徐祠

自二徐祠建成後,一時名公巨卿,如孫衣言、王棻、李慈銘、邵友濂、陳彝、王廷訓、郭階、翁同龢、洪良品、潘衍桐、張澐卿、陳璚等,先後撰文題聯,繪圖吟詩,詠誦不綴。民國陳懋森先生曾言:“當日名公巨卿,佳章妙制,萃聚一區,未有如此盛!遐想先生講學在此,埋骨於此,期為此山川靈氣所鍾,使諸名流應運而求,以光於其身後,至今近千年矣!”這些建祠及之前修墓的相關詩文,皆由楊晨先生編為《二徐祠墓錄》一卷,民國廿四年(1935)由其孫楊紹翰刊為《崇雅堂叢書》之六。

光緒十七(1891)冬,楊晨、蔡福同等主持申報廟山後至王家嶼、東岑至西岑一帶的沿江沙塗作為二徐祠產,以地租收入作為義塾辦學之資和祠墓祭掃及師生膏火之費。光緒十九(1893)春,二徐書院義塾延師開學。楊晨委託里人楊茂盈先生為義塾經理。後因西岑天主堂教士勾結“劣紳”為爭奪沙塗而糾纏不已。至光緒三十年(1904)五月,曾士瀛先生深感沙塗產權與租費收入攸關鄉村公益、義塾存亡,遂與村人楊茂春生生上書臨海縣知縣張介祿,而特飭重新丈量複核,確定界址,紛爭得以平復。

光緒三十二年(1906)秋,臨海縣勸學所委託鄉董陳爾常接管祠產租冊,義塾改名為“二徐初等小學堂”。自義塾開辦至民國時期,二徐小學一直是本村及十里方圓的村童免費就學的場所,至今流傳著“二徐小學,嘸銅錢白讀”這句口頭禪。這都因為有沙塗的收入得以支撐。

民國三十一年(1 942),由“臨海縣第七學區區立二徐小學”更名為“臨海縣西岐鄉中心學校”。

1950年,學校更名為“下百巖小學”由時任教師周仲仁先生以美術體書寫。

1990年,經村民楊仙土先生呼籲,由楊百林書記、周惠琴校長申報臨海市教委,於當年批准恢復校名“二徐小學”。

2003年,因鄉村學校撒並,二徐小學也撒銷了,百年曆史的學校停辦,實為可惜!

久聞二徐先生的清流逸事,時好友項海濱老師受楊世學先生的委託為《台州新建二徐祠堂碑記》書寫碑文,於是就一起去遊覽二徐祠。

潘昌來遊訪二徐祠

初夏的百巖山鬱鬱蔥蔥,煙雨空濛。

二徐祠位於百巖山北邊山腳的臺地上,坐東朝西。為青磚土瓦的傳統中式建築,由臺門,祀殿及北廂構成。

在下白巖村南邊,跨過一座小橋便是新建的菉猗亭,只見四角飛挑,既動感又端莊。四根亭柱上刻著邑人撰寫的對聯。

潘昌來遊訪二徐祠

沿著前人鋪成的山道往南,就是二徐祠的臺門,上掛鄭鳴謙書寫的“二徐書院”匾額,門聯為“道學說東甌當日親題朱子筆,祠堂仍舊館高風共仰菉猗亭”邊上還注有“光緒庚辰,先大夫於二徐先生墓前,購福海寺廢址,建祠立塾,草創書院,即二徐先生之舊基也。辛卯春日,後學黃岩楊晨敬撰並識”。進門即為祀殿,五間樓屋,為清代建築。特別是遊廊的雕工技藝,精緻而傳神,柱礎上雕梅蘭竹菊,牛腿為竹節形和松樹形,枋上福祿壽喜的象形圖案,北牆還立民國六年(1917)“永垂不朽”碑,記錄二徐祠墓的歷史淵源。北廂為五間樓屋,名為“孔文樓”,紀念民國校長周孔文先生。

出臺門往西百步之遙的山坡上,為二徐先生墓,背靠百巖山,面朝靈江。墓表為嘉慶十三年(1808)浙江巡撫阮元題的“宋徐貞定先生暨子溫節先生之墓”。

潘昌來遊訪二徐祠

高山仰止,大江蕩蕩。站在墓前,感嘆良多。二徐先生的“律身治已”,“唯不欺心”等名利觀,歷久彌新,雖然過去八百多年,至今仍有教化意義。正如百巖楊氏始祖敬悳公所說的“為子孫謀富貴,不如與子孫傳賢哲”。楊氏子孫牢記祖囑,身體力行而薪火相傳。

作者簡介:潘昌來,筆名,杜川潘氏,生於1968年,臨海杜橋人,喜好文史,為台州市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台州市業餘文保員,臨海市作家協會會員,杜橋義警隊隊員,現就職台州日報發行公司。

潘昌來遊訪二徐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