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實話的致命冤屈

一句實話的致命冤屈

文/景志祥

看明史,我們只知道傅友德死得冤(事實上確實很冤),卻忘記了另一個同樣冤的人。

這個人叫王弼,大明的定遠侯。

《劍橋中國明代史》稱他:勇敢善戰,卓著戰績。

常遇春則說:軍中皆稱爾為猛將。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猛人,猛得連史書都找不到另外一個詞來形容他。

他投奔朱元璋的時間並不早(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王弼率領鄉里投奔在濟江歸順於朱元璋)這個時候朱元璋的公司已經初見規模,骨幹徐達、湯和、周德興,常遇春、馮勝已經跟著他在他身後打了很多年,差的是一個將公司規模擴大到張士誠地盤上的機會,有他無他朱元璋都會將公司擴大。

可以說,這個時候的朱元璋已經不差一個他這樣的猛人。

但王弼投奔的點剛剛好,幾乎所有的惡戰、關鍵戰他都參與了,剛來的那會兒,朱元璋正和元軍搶奪婺源州,得知訊息的他立馬報名參戰了,戰爭剛一開始,他一點都不客氣,絲毫不懼對方是橫掃一切的蒙古鐵騎,揮舞著兩把三十斤的大刀一馬當先砍死了元朝大將鐵木爾不花,一舉取得了此戰的勝利。

如果說,這一戰只是小露身手。

那麼下面一戰絕對是重量級的,公元1363年(至正二十三年)朱元璋解決了重量級對手陳友諒後,便開始謀劃另外一個重量級對手張士誠了。

開戰之前,朱元璋已經剪斷了對手張士誠兩翼,再斷兩臂後,對平江已形成北、西、南合圍之勢,為貫徹其圍困平江,攻其腹心的戰略方針,朱元璋決定對張士誠發動最後的攻擊。

大老闆朱元璋親自制定了圍困平江的戰略部署:徐達屯葑門、常遇春屯虎丘、郭興屯婁門,華雲龍屯胥門,湯和屯閶門,王弼屯盤門,張溫屯西門,康茂才屯北門,耿秉文屯城東北,仇成屯城西門,何文輝屯城西北。

整個部署中,一點差錯都沒有,最終徐達相繼在鯰魚口(今江蘇吳江縣西北)、尹山橋(今江蘇吳縣南)擊敗張士誠外圍軍,並在官瀆(今蘇州婁門外官瀆橋)燒燬了張士誠的戰船,至此松江(今江蘇松江)府、嘉定(今江蘇嘉定)州,相繼投降,使平江更加孤立。

在這麼多神人的光環下,王弼非但沒有被他們的光芒所掩蓋,反而打出了自己猛人的特色。

當時被圍困的張士誠親自率領精兵從西門突圍,這是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打法,突圍成功了就是活路,突圍失敗,那就是死路。

所以,戰況如何可想而知。

張士誠計程車兵每個人都帶著亡命之徒的氣勢在西門突破常遇春的防線,大明頭號猛人常遇春分兵北濠截斷了張士誠的後衛部隊後,另外派了一批將士與張士誠廝殺,但張士誠拼死搏鬥,常遇春的兄弟根本頂不住,眼看再這麼搞下去,弄不好會被張士誠給突圍成功了。

這個時候,常遇春找到了負責屯盤門的王弼,拉著他帶血的手臂說:“兄弟,軍中的將士都說,你是老闆手下最猛的人,不知道能為我解決眼下這個麻煩麼?”

王弼看著常遇春誠懇的眼神,點了點頭說:“放心,有我在,張士誠跑不了!”說完,也不看常遇春,直接翻身上馬,揮舞著雙刀就往張士誠人堆裡殺了過去。

這一戰,王弼沒有辜負自己“猛人”的稱號。

一直以突圍為目的的張士誠愣是沒有突破王弼的防守,反而被王弼打出了反攻的模式。

一看王弼一頓操作猛如虎,張士誠怕了——退兵。

趁著張士誠退兵的時刻,常遇春抓住了機會,率兵乘勝前進,張士誠軍大敗,人馬多溺死在沙盆潭中。張士誠也落水,險些身亡,倉惶逃入城中,從此不敢再出城作戰。

張士誠被平定後,王弼脫穎而出的表現贏得了朱元璋的賞識,並且給出了一個十分肯定的評語:“這是一個可以獨當一面的人。”

有了大老闆這句評語,此後的歲月裡,王弼的人生之路是順風順水,在沒有碰到藍玉之前,他一直是單幹,充分發揚了朱元璋的那句“獨當一面”的軍事能力,所以軍功很顯眼,洪武十二年封賞的時候搞了一個侯爵,後來藍玉成為大明最火熱的將帥,他一直跟著藍玉幹。

公元1388年,藍玉出塞,他作為副手跟著藍玉出塞,軍隊到達慶州後,打探到了北元后主在捕魚兒海(貝加爾湖的訊息,藍玉便抄近路星夜兼程趕到百眼井,只是趕到的時候沒看到人,藍玉打算回去,關鍵時刻王弼站出來了,他給藍玉的建議只有一句話:“大軍十幾萬深入漠北,若是一點收穫都沒有就回去,還不被人笑死。”

愛面子的藍玉把這句話聽進去了,於是繼續行軍,到達捕魚兒海後,找到了元軍,這一戰藍玉大獲全勝。

可以說藍玉的軍功章上,有一半是王弼的。

(公元1393年)二月,朱元璋將王弼、馮勝、傅友德三人一同召回北京,不巧的是這一年爆發了藍玉案,藍玉三族被殺,王弼知道後前去找到了同在京城的傅友德喝酒,酒過三巡之後,帶著酒氣的王弼說了幾句心裡話,大概的意思是說:“皇上殺的人太多了,我們這些為他賣命的人,沒剩下幾個了,應該聯合起來找點其他的出路。”(定遠侯王弼謂友德:‘上春秋高,行且旦夕盡我輩,我輩當合縱連橫。——《石匱書》)

就是這幾句心裡話,一字不差地被錦衣衛聽到了,錦衣衛沒跟王弼、傅友德客氣,以最快的速度將王弼的話一字不落的告知了朱元璋。

沒多久不,傅友德就在朱元璋面前自刎而死,訊息送到王弼的府上,這位仁兄立馬知道自己好日子算是到頭了,他找到自己的兒子,開始交代後事,他一臉無奈的告訴兒子,接下來不管發生了什麼事,都不要想著報仇,想著去造反!

說完,他就去見了朱元璋,面對大老闆,明知必死的王弼對朱元璋提了個小要求:“皇上所忌諱的不過是我們的這些驕兵悍將的軍事才能,這個末將能理解,只是末將死後,求皇上放過我的兒子們,他們還年輕,而且還很有才能,還可以繼續為大明效力”

這個要求,朱元璋沒理由不答應。

當晚,王弼就在家中揮劍自殺了。(有史料記載是被賜死)

平心而論,王弼的死是冤的,但結果卻並不算太壞,相比傅友德,藍玉、馮勝,他的結果算是最好的。

王弼死後,朱元璋沒有牽連他的家人,甚至還給他立了一個神道碑,他的兒子也繼承了他安遠侯的爵位,一直受到重用,如此看,他的結局算是不錯的。

-完-